今冬不是“超级冷冬”——中国气象局给出定心丸:总体偏暖,但“过山车”式起伏会常来

10月22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近期“超级冷冬”网络热议:根据国内外数值模式综合研判,2025/2026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仍以“接近常年到偏暖”为主,出现“超级冷冬”概率低。
一、先给结论总体气温:偏暖为主,全国尺度难达“冷冬”标准;
阶段特征:冷暖起伏大,寒潮和强升温交替出现;
极端风险:东北、华北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南方需防范阶段性雨雪冰冻。

全球变暖背景不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仅出现6个全国性冷冬,且集中在2012年以前。
拉尼娜≠冷冬:赤道中东太平洋预计秋季进入拉尼娜状态,但本世纪多次出现“拉尼娜+暖冬”组合,暖化信号常压倒冷信号。

多因子。
三、民生提示供暖:北京11月15日法定启动,若连续5天日均温<5℃可提前,目前仍在“观望窗口”。
健康:12月-2月冷空气间隙,可能出现“三九升温”,乍暖乍寒易诱发心脑血管病,老人儿童注意增减衣物。
交通:东北、华北阶段性低温和南方雨雪冰冻风险仍在,春运高峰期需关注临近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