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他就是跪着不走...”:那位撵不走的前男友,最终要了她的命

22岁的女医学生李群的人生画卷正徐徐展开,却在一瞬间被那个曾说过爱她的人彻底撕裂。“我活着的每一天就是等凶手死。”面对镜

22岁的女医学生李群的人生画卷正徐徐展开,却在一瞬间被那个曾说过爱她的人彻底撕裂。

“我活着的每一天就是等凶手死。”面对镜头,43岁的林女士强忍病痛带来的虚弱,声音里是刻骨的绝望。2023年10月,她确诊鼻咽癌晚期,本希望看着女儿穿上婚纱,却等来了2024年11月1日女儿被前男友林伟强杀害的噩耗。

那个曾让她骄傲的女儿——李群,一个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安徽医科大学护理专业、正备战考研的22岁女大学生,梦想着未来能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

然而这一切都在2024年11月1日戛然而止。据安庆市检察院起诉书,林伟强因无法接受分手,购买了三棱军刺、电击枪等工具,在一处出租屋内将李群掐死。

01 美好生命的陨落

李群的生命篇章写满了奋斗与进取。从中专起点一路向上,她先后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安徽医科大学护理专业,并在联合培养点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就读。

“读完大专出来上班,一个月挣三四千块钱”,这是母亲曾经的劝说。但李群不同意,她不仅考上了本科,2024年又投入数月时间备战考研。

她的梦想是未来当老师。

除了学业,李群还展现出惊人的创业精神。从中学就开始研究电商,先后卖过彩妆、护肤、减肥、服装等产品。

为了“做自己的品牌”,她常常早上五六点起床,一边备战专升本,一边经营自己的事业。

2022年,她甚至注册了自己的电商公司,曾买下一辆40多万的奔驰,虽然后来因生意亏损,汽车被银行扣押。

在家人眼中,她是一个报喜不报忧的孩子。为了让患癌母亲的治疗有保障,她把自己的公司、银行账户等都转入了林伟强名下。

殊不知,这个决定日后将她置于无法挣脱的财务困境。

02 “撵不走”的前男友

在李群努力向上攀登的人生道路上,林伟强却逐渐成为她“撵不走”的沉重负担。

他们于2018年通过网络认识,2022年年底确定恋爱关系,后因感情纠纷于2024年8月底分手。

在张某——李群2019年因电商业务认识的合作伙伴——看来,李群总是隐瞒林伟强的缺点,“营造出一种男朋友有工作、把她照顾得很好的假象”。

真相是,两人在一起那几年,林伟强始终没有工作,基本都是李群赚钱,养活、照顾他。

李群曾向张某倾诉:“他就是赖在我家,跪着不走。一直跪,说会改。然后我好了,他就又是一样。”

更令人心痛的是李群的抱怨:“我对象还天天要我养。他肚子饿了就找我,说饿了。一千块都拿不出来,昨天还找我要钱。”

她尝试过许多借口,但“撵不走”,“上次分手他就是不走,天天吃我的喝我的,动不动就跪着。”

下跪、自扇嘴巴、扬言自杀——这是林伟强在每次李群提分手时的反应。

2023年6月,林伟强为了和好,曾写下一张“200万欠条”,称“用于结婚”,但李群告诉张某,她想借此刺激林伟强努力工作,“实际上一分钱也没见到。”

03 致命的分手

2024年8月,李群与林伟强分手。为了让母亲看到自己穿婚纱的样子,李群在2024年6月开始接受家人安排的相亲。

8月,她认识了一位有正式工作的男生。10月1日,双方互见了家长。没想到,一个月后就出了事。

2024年11月1日早上,李群还在微信上与妈妈交谈,说正在操作考研报名确认,让妈妈帮忙拍下户口本首页、本人页。

她告诉妈妈,还有49天考试,准备报辅导班。

当天,林伟强以“讨论经营网店”为由约见李群。晚8点左右,李群乘车从安庆医专出发,来到林伟强位于安庆市宜秀区光彩大市场一处出租屋内。

起诉书描述,因李群与现男友有约而着急离开,林伟强与其发生争执不让其离开,将其书包拽下,扔至客厅。

当李群拾取书包时,林伟强用右手将她拽倒,随后用左手将李群头部按压在地上,右手掐住李群颈部。李群激烈反抗,林伟强用双手用力掐住李群颈部,直至李群死亡。

随后,林伟强将李群尸体拖拽至侧卧房间床下藏匿,并将空调调至制冷16℃,后前往附近及江堤丢弃李群的手机、手表和其购买的三棱军刺、电击枪等物品。

网友声音(部分)

04 危险的失衡

从犯罪心理学角度看,李群与林伟强的关系充满了危险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经济上的单方面依赖。根据李群向闺蜜的吐槽,林伟强“两年没工作了,去年一年靠他爸妈养,今年一年全靠我”。

这种经济上的完全依赖会扭曲恋爱关系中的权力平衡,使一方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和怨恨。

控制与反控制的拉锯。林伟强曾告诉李群,只要不分手,“不介意当小三。”这种“撵不走”的特质,暴露了他对这段关系的极端控制欲。

精神科医师杨聪财指出,恐怖情人常表现出“强烈控制欲:对您的行踪、交友、穿着等都想掌控,甚至要求您远离朋友或家人”。

自我价值的巨大落差。李群不断进步的人生轨迹与林伟强停滞不前的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个努力向上专升本、考研、创业的女孩,与一个“什么都没做,就是天天吃我的喝我的”男友——这种日益扩大的差距可能激发了男方的自卑与毁灭心理。

05 得不到就毁灭的心理机制

“难道爱不到,就非得拚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吗?”

这不仅是公众的疑问,更是这起悲剧最令人心寒之处。

从犯罪心理角度分析,极端占有欲是导致此类罪行的关键因素。当一方将伴侣视为私有财产而非独立个体时,分手就会被体验为“财产被剥夺”。

林伟强购买三棱军刺、电击枪等工具的行为表明,这起凶杀并非完全冲动,而是带有预谋性质。

他的“我得不到别人也休想得到”的心理,是亲密关系暴力中最危险的思维模式。

司法鉴定指出,林伟强无精神病,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这意味着他的行为出于清醒的恶意,而非精神症状导致的失控。

06 触目惊心的相似案例

类似的悲剧在香港也曾发生。28岁的香港名媛蔡天凤,因协助前夫一家财务问题,却于2023年2月被前夫一家合谋杀害并碎尸,震惊社会。

2025年10月28日,蔡天凤前婆婆李瑞香因妨碍司法公正罪名成立,被判入狱18个月。

在这起案件中,蔡天凤前夫、前夫父亲、前夫哥哥被控谋杀罪还押候审。

法官判刑时表示,“李瑞香的行为是对司法制度和社会公义的冲击和蔑视,护子心切不应是求情理由,也不是犯案的辩解。”

这些案件共同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当一段关系结束时,那个你曾经爱过的人,可能变得异常危险。

07 如何识别亲密关系中的危险信号

如何在一段关系中辨别出潜在的危险?专家和研究指出了一些警示信号:

情绪不稳定且有强烈控制欲。精神科医师杨聪财表示,恐怖情人常表现出“情绪起伏大且难以控制:经常因为小事暴怒、摔东西,或是情绪化地威胁、恐吓”。

缺乏尊重与界限。当对方不尊重你的选择,甚至使用下跪、自残等方式挽留你时,这并非爱的表现,而是情感操控的伎俩。

李群曾向朋友吐槽,林伟强“动不动就跪着”,这正是这种操控的典型表现。

经济依赖与心理依赖并存。当一方完全依赖另一方生活,且没有自我改善的动力时,这种不平衡容易滋生怨恨。

分手后的纠缠不休。杨聪财医师建议,“分手后切断所有联系:分手后彻底删除对方的联络方式,包括社群媒体,避免对方有机会持续骚扰”。

08 安全结束关系的自我保护策略

从这些悲剧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安全结束关系的自我保护策略:

循序渐进,避免刺激对方。如果对方情绪不稳,可以考虑循序渐进地表达分手的意愿,避免一次性地刺激对方。

寻求支持系统。杨聪财医师强调,“寻求协助,不孤单面对:如果你发现对方有恐怖情人的倾向,务必告知你的家人、朋友或信任的师长,让他们知道你的状况”。

李群正是因为“报喜不报忧”的性格,独自承受了太多压力,最终导致无人能及时干预。

切断所有联系。分手后彻底删除对方的联络方式,包括社群媒体,避免对方有机会持续骚扰。

必要时更换环境。杨聪财医师建议,“更换门锁或搬家:如果对方知道你的住处,考虑更换门锁,甚至搬家”。

在分手过程中,确保有人陪同,避免单独会见,尤其是在私密空间。

李群的遗体至今存放在殡仪馆。“她才22岁,本该有美好的人生。”林女士说。“我愿意放弃民事赔偿,就希望林伟强偿命,判死刑。”

可再严厉的刑罚,也换不回那个清晨五六点起床备战考试、怀揣教师梦的年轻生命。

面对亲密关系中的危机,唯有清醒识别、果断行动、有效求助,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