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王传君东京称帝,感言暗藏玄机?白百何颁奖前发文引猜测

中国电影《春树》在东京电影节连夺两奖,王传君获封影帝后的感言与白百何颁奖前发文,引发观众无限遐想。第3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中国电影《春树》在东京电影节连夺两奖,王传君获封影帝后的感言与白百何颁奖前发文,引发观众无限遐想。

第3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于11月5日落下帷幕,华语电影《春树》成为当晚最大赢家之一。导演张律荣获最佳导演奖,男主角王传君则一举拿下最佳男演员奖。

领奖时,王传君表示自己是一个“配得感”很低的人,喜欢躲在团队角落,成为焦点让他感到恐惧和压力。

他特别感谢了片中搭档:“我觉得是白百何女士和刘丹女士她们高光的表现,照亮了在角落的我。”

而就在颁奖前,白百何发文“还能这么操作……”,配以“三不”猴子表情(不看不听不说),疑似暗讽电影节入围名单,引发网友热议。

01 东京荣耀,中国电影斩获两项大奖

东京国际电影节是国际A类电影节,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本届电影节上,华语电影表现亮眼,多部作品入围主竞赛单元。

除了获奖的《春树》,还有鹏飞执导、蒋奇明和李雪琴主演的《飞行家》也入围了主竞赛单元。

《春树》由张律执导,主演包括白百何、王传君、刘丹、彭瑾等。影片讲述了白百何饰演的女主角春树北漂十年后回到老家成都的故事。

这部电影不仅获得了奖项认可,也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

王传君在领奖时坦言:“我知道我还差得很远,没想到这么大的奖会落在我的身上。我觉得是白百何女士和刘丹女士她们高光的表现,照亮了在角落的我。”

他的获奖感言既谦虚又充满对合作演员的尊重。

与此同时,导演张律也与另外两位导演共同获得了最佳导演奖的荣誉。

这是华语电影在国际影坛的又一次精彩亮相,展现了中国电影人的才华和实力。

02 争议背后,白百何发文引发猜测

电影节颁奖前夕,《春树》女主角白百何的一条微博引发了网友热议。她发文写道:“还能这么操作……”,并配上了“三不”猴子的表情(不看不听不说)。

这条微博被许多网友解读为对东京电影节入围名单的暗讽。

更引人关注的是,网络上还流传出一张疑似白百何朋友圈的截图,上面用了“得鱼忘筌”这个成语,意思是成功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被指暗示忘恩负义。

这些举动在电影节颁奖前引发了各种猜测,有网友认为这与《春树》在电影节的奖项竞争有关。

随着王传君获得最佳男演员奖,一些观众将白百何之前的表现与王传君的获奖感言联系起来,认为其中或许有更深层的含义。

对此,评委文晏在采访中正面回应了这些传闻,她否认认识和接触白百何,也没听过什么“沪圈”,更没有人向她施压。她还表示,根据规则,评奖期间不会接触任何片方及主创。

03 实至名归?王传君的演艺之路

王传君凭借在《春树》中的出色表演,荣获东京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成为东京电影节历史上第7位获得这一荣誉的华人演员。

前6位分别是张艺谋、牛振华、朱旭、王千源、王景春、段奕宏。

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表演能力的认可,也是他多年来坚持演艺道路的回报。

对于王传君的获奖,影评人又一表示:“王传君的表演可能比较受评审团主席喜欢吧,比较自然。”而评委桂纶镁则评价道:“王传君的表演非常安静、内敛,但却表达了很细微的情感,让我非常信服。”

不过,也有影评人提出不同看法。影评人黄卓坦言:“算不上大女主,我觉得这部戏的亮点本来就不算表演,而是整体的创作,所以我的预测是这片拿导演奖,而不是演员奖。”

他认为从目前情况看还是影帝选择太少,他本人更倾向于《飞行家》的蒋奇明。

04 电影节评奖机制,揭秘背后规则

东京电影节采用的是“评审团”制,与柏林、戛纳等国际电影节一样。评委们通过不断观看影片和热烈讨论,选择与奖项数量契合的影片进入“备选池”;然后再从中选取相应的获奖影片及影人。

在具体评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奖项“分猪肉”的情况。评委会注意平衡,比如不会把影帝影后同时颁给一个国家或一部影片的演员,也会让更多参展影片看到希望。

对于本届奖项,影评人又一分析道:“媒体方面,场刊分数比较平均,三部华语片最终场刊分都是给了2.4分,都不算很高,但是里面很多演员像白百何、王传君、刘丹、蒋奇明等都获得好评。”

关于男女主角的竞争,影评人又一指出:“女主角竞争确实过于激烈,一般男女主都是要给不同国家的演员,在给日本女演员的情况下,就只能在其他国家的男演员找合适的了,王传君就是最好的选择。”

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王传君能够脱颖而出。

05 中国电影,国际舞台绽放光彩

本届东京电影节上,中国电影表现强势,不仅有《春树》和《飞行家》入围主竞赛单元,还专门开辟了中国电影周金鹤奖,包括“台湾电影文艺复兴2025”特别策划。

日本观众和媒体对中国电影也表现出浓厚兴趣。据影评人黄卓观察:“首映现场几部中国电影反响都很热烈,不过也是因为现场很多都是中国观众和媒体。几个片子各有亮点。”

根据完整场刊的打分,匈牙利导演乔治·巴勒菲的《母鸡》获得3.3最高评分,三部华语片《地母》《春树》《飞行家》都是2.4分,算得上质量平均的分数。

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的精彩表现,体现了中国电影工业及文化影响力势头蓬勃,正在迅速向全世界扩散。

随着中国电影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在国际舞台上看到更多中国电影人的身影。

评委桂纶镁在颁奖后表示,王传君的表演“非常安静、内敛,但却表达了很细微的情感”,而福地桃子和河濑直美的表演则让评委“深受感动”。

走过东京电影节的展映厅,耳边不时响起的华语对白,仿佛让人置身于国内影院。中国电影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走向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