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来自:《资治通鉴》卷八
十一月的一天,天刚蒙蒙亮,军营里还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
项羽一脸严肃,大步流星地朝着上将军宋义的营帐走去。
到了帐前,他毫不迟疑,直接闯了进去。
宋义正坐在帐中,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项羽手起刀落,干脆利落地砍下了宋义的头。
那鲜血溅了一地,宋义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惨叫,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项羽提着宋义的头,大步走出营帐,对着外面的将士们大声下令:“宋义这老贼,竟和齐国勾结,妄图谋反,背叛楚国!楚王暗中命令我项籍将他诛杀!”
这话一出口,众将士们先是一愣,紧接着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不知所措。
但看到项羽那威风凛凛、毫不畏惧的模样,又想到平日里项羽的勇猛,心里都暗暗佩服。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出声反对,更没人敢上前阻拦。
这时,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当初第一个拥立楚王的就是将军您的家族啊,如今将军您又诛杀了叛乱之人,真是大功一件!”
这话一出口,其他将士们纷纷附和。
于是,大家一拥而上,共同推举项羽为假上将军。
项羽当上假上将军后,立刻派人去追宋义的儿子。
追兵一路快马加鞭,在齐国境内追上了宋义的儿子,毫不留情地将他斩杀。
之后,又派桓楚前往楚怀王那里报告情况。
楚怀王得知事情经过后,没办法,只能正式任命项羽为上将军。
从此,项羽在楚军中的威望更高了。
1、宋义的“算盘”与项羽的“怒火”
当时战局分两线,北线秦军主力章邯、王离围着赵王歇猛打;西线刘邦带着人马一心往关中冲,想直捣咸阳。
这战略部署挺高明。
宋义是怀王重点拉拢的对象,怀王想靠他摆脱项氏家族的束缚。
宋义领着大军北上救赵,打的主意是“渔翁得利”,想着等章邯和赵王两边打得两败俱伤,自己再上去捡便宜。
所以啊,他不但不加快救援速度,还整天喝酒作乐。
到了安阳,一耗就是四十六天,死活不往前走。
这可把次将项羽急坏了,他要求宋义赶紧带兵渡河去救赵。
可宋义根本没把二十多岁的项羽当回事,在他眼里,项羽就是个毛头小伙子。
但他没想想,人家项羽叔侄可是拼着性命打下的这片天地,他这鸠占鹊巢的,还大大咧咧教训起项羽:“论冲锋陷阵,我不如你;可要论运筹帷幄,你就不如我啦。”
项羽心里那个气啊。
宋义这少爷型人物,根本不懂得揣摩别人心思,他没想到,自己这一番操作,已经把项羽逼到了爆发的边缘。
2、项羽神威
项羽杀了卿子冠军宋义后,那威名瞬间传遍楚国,人人听闻都心生敬畏。
他当机立断,派当阳君和薄将军带着两万士兵渡过黄河,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巨鹿。
刚开始打仗,进展还算顺利,楚军成功截断了章邯给王离运送粮草的甬道。
这下王离的军队可惨了,没了粮食,士兵们饿得前胸贴后背,战斗力直线下降。
陈馀一看这情况,赶紧又向项羽请求增援。
项羽那是何等人物,他当即决定率领全部兵马渡河。
渡河前,他下了一道死命令:把船都凿沉,砸破做饭的锅和蒸饭的瓦器,还把营房都烧了,只给士兵们带三天的粮食。
这是要告诉大家,此战必须拼死一战,没有退路,谁也别想着活着回去。
楚军一到巨鹿,立刻就把王离的军队围了个水泄不通。
双方一交战,那叫一个激烈,楚军战士们个个勇猛无比,以一当十,喊杀声震得天地都仿佛要裂开。
经过激烈的战斗,楚军大获全胜,章邯带着残兵败将赶紧撤退。
其他诸侯的军队原本都在一旁扎营,看到楚军和秦军打起来了,却都不敢贸然出兵。
直到楚军把秦军打得落花流水,他们才敢冲上去,一起攻击秦军。
最后,秦将苏角被杀,王离被俘,涉间不肯投降,自己放火把自己烧死了。
这一战,楚军威震诸侯。
那些诸侯将领们,之前都在营垒里观望,现在见到项羽,全都吓得膝盖跪地,爬着往前,连抬头看项羽的勇气都没有。
从此,项羽成了诸侯们的上将军,诸侯们都乖乖地归附于他。
3、 一举两得
项羽这人,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激情与力量,那股子冲劲儿,仿佛能冲破一切阻碍。
可叔父项梁的战死,就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他心上,让他在悲痛的深渊里沉寂了一阵子。
但项羽毕竟是项羽,他骨子里有着不服输、敢担当的血性。
当他意识到自己必须挑起大梁、承担责任的时候,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
项羽杀宋义这一招,那可真是高明,一举两得。
先说说这第一得,当时楚怀王和宋义结盟,隐隐有夺取领导权的架势。
项羽这一刀砍下去,直接把这潜在的威胁给排除了。
“首立楚者,将军家也。”言下之意就是,这楚军的领导权,本就是项家的,其他人别再动那些歪心思、耍那些花花肠子了。
这一招,稳住了楚军的内部局势,让大家都把心思放回打仗上。
再说说这第二得,项羽夺权之后,立刻率领楚军出击。
巨鹿之战,他下令破釜沉舟,让士兵们断了退路,只能拼死向前。
这一战,楚军以一当十,那气势,把秦军打得落花流水,成功解了赵国之围,还重创了秦军主力。
这一战,就像一场及时雨,彻底扭转了当时的战略格局。
原本秦军气势汹汹,各路诸侯都畏缩不前,可经此一役,秦军的锐气被大大削弱,诸侯们也看到了楚军的实力,纷纷有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