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姐姐在学校的视力检查结果出来了,裸眼视力只有4.8,结论是双眼视力轻度下降,存在近视。
姐姐刚上二年级,当我看到单子上的数字时,心里一紧,真是怕啥来啥。
我和孩子妈妈都是近视,深知常年戴眼镜会带来什么,所以我们也像大部分家长一样,经常担心她们的眼睛。
毕竟现在学习、娱乐都离不开屏幕,所以平时不论是玩平板,看电视还是写作业,都会刻意提醒他们,可是...
昨天我特意去同仁医院请教了一位眼科主任,他的一番解释,让我对保护视力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知。
主任说:“好多家长总把近视归咎于电子产品,真正的关键,很多人都忽略了。”
听完我才发现,预防孩子近视,不是靠简单的“少看会儿”或者“离远点”,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这3件小事。

主任告诉我:“最便宜的近视药,其实就是太阳光。”
为什么?我当时也是满脸疑问。
因为在户外,充足的自然光能促进视网膜释放多巴胺,而多巴胺能有效抑制眼轴过快变长,而眼轴变长,就是近视的根源。
姐姐已经二年级,每天功课不少,作业写完常常就窝在沙发上看书。小妹喜欢画画,在没人跟她玩的时候就一个人趴着画画。
看似都没碰电子产品,但其实,她们的眼睛一直处于近距离的紧绷状态。
我和妈妈商量,哪怕学习再忙,每天也要保证她们有至少2小时户外活动。
运动不一定多么激烈,哪怕在小区里散散步,骑骑车,看看天,都可以。
这比强行少看十分钟动画片,效果强太多了。
别总唠叨姐姐喜欢捏着笔尖头写字,说这样写可以使上劲,结果就是整个身子都趴到桌子上。
我承认,作为爸爸,我以前也常忍不住提醒:“太近了!眼睛要贴到书上了!”
但孩子听的多了,就觉得烦了,我们也容易生气。
主任教了一个方法,那就是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就要抬头远眺20英尺(6米)以外的地方,至少20秒。
我就把这件事变成了个小互动。
昨天姐姐写作业的时候,我提前设置了个闹钟,时间一到,我就说:“你看那个云现在像什么形状?”
姐姐抬头时还有点不情愿,小妹却兴奋地抢答,笑嘻嘻地说像棉花糖,姐姐忍不住也笑了。
我感觉用这种方式,比单纯地陪写作业,还时不时提醒要轻松愉快得多。
小妹现在视力还好,我会陪着她们养成习惯,最起码姐姐近视能发展地慢一些。

大多数家长都是等孩子喊看不清了,才带去医院。可那时候,往往已经发展成真性近视了。
我们家就是!
建议从3岁开始,就要每年做一次系统的视光检查。
只是在家自己测一下视力表上的1.0是完全不够的,对于孩子来说,最好带孩子去测一测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远视储备这些指标。
我是第一次知道还有个词叫远视储备!
远视储备指青少年儿童因眼球发育未完全形成的生理性远视屈光度,是评估屈光状态的重要指标。
说白了,这就像孩子每天的零花钱,不注意节省,总有一天会花光。
所以我现在和孩子妈妈也计划给姐姐和小妹各建立一份视力档案,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前干预。

保护视力,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习惯就够了。
作为爸爸,我特别希望姐姐和小妹能一直拥有明亮健康的眼睛。
所以,比起一味地焦虑,我们能做的,就是用心守护,用对方法。
不妨从今天开始,吃完晚饭,陪孩子下楼走一走,抬头看看星星。
眼睛的明亮,其实靠的是一家人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