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特朗普怒批电磁弹射!90亿美元打水漂,美军航母被迫退回蒸汽时代

特朗普站在美军航母甲板上,亲手给电磁弹射技术判了死刑!2025年10月28日下午,日本横须贺港响起一阵惊呼——美国总统特

特朗普站在美军航母甲板上,亲手给电磁弹射技术判了死刑!

2025年10月28日下午,日本横须贺港响起一阵惊呼——美国总统特朗普乘坐“陆战队一号”降落在“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上,对着几千名水兵高声宣布:“我要签署行政命令,叫停所有电磁弹射项目,美国航母全部改回蒸汽弹射!”

这句话像一颗炸弹,把美国海军积攒多年的高科技梦想炸得粉碎。那么问题来了:电磁弹射到底有多不争气?为什么特朗普对它恨到骨子里?这场技术大倒退背后又暴露了美军怎样的困境?今天咱们就扒光这场闹剧的所有真相!

这场“技术清算”的爆发点选得极具象征意义。特朗普选择在访日期间登上亚太前线航母发声,明显是要向全球展示强硬姿态。

他当着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和美军官兵的面,毫不留情地痛批电磁弹射器“愚蠢、荒唐”,甚至直言“他们花了几十亿美元造那个愚蠢的电力系统,一旦坏了还得请麻省理工的专家修”。

更绝的是,他现场搞起民意调查,两次问水兵“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哪个更好”,当听到有人喊“蒸汽”时,立刻如获至宝地宣布回归传统。这种把重大技术决策变成街头民调的套路,把现场专家惊得目瞪口呆。

深挖就发现,特朗普的怒火并非空穴来风。电磁弹射器确实把美军坑得够呛——搭载该系统的“福特”号航母沦为故障王,弹射器严重故障率曾高达1/272,意味着每弹射几百次就可能瘫痪一次,远未达到美国海军1/4100的合格标准。

更扎心的是成本失控:项目花费超过90亿美元,但直到2025年,“福特”号仍因弹射器可靠性问题无法安全起降F-35C战机,预计要到2027年才能解决。这种“烧钱不办事”的窘境,让一贯看重性价比的特朗普直接炸毛。

电磁弹射的维护难题更让美军抓狂。特朗普嘲讽道:“蒸汽系统用锤子和喷灯就能修,而电磁弹射坏了得请麻省理工学院的天才”。

这话虽然夸张,却戳中了痛点——电磁系统需要精密电子设备和专业团队维护,而“福特”号的11部先进弹药升降机曾只有两部能正常工作,后勤人员得徒手搬运弹药。

相比之下,蒸汽弹射器用了50年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难怪特朗普怀念甲板上蒸汽喷涌的“壮观景象”。

但特朗普的“开倒车”命令可行性几乎为零。美国最后一条蒸汽弹射器生产线早在2008年随“尼米兹”级航母停产而关闭,重启需要天价投资。

更致命的是,“福特”级航母动力系统为电磁弹射量身定制,强行改蒸汽得重新设计整个舰体结构,预计耗资数十亿美元。而“肯尼迪号”等后续航母已按电磁弹射设计建造,改装工程堪比重建。这种技术断层让美军陷入两难:继续用不靠谱的电磁弹射,或倒退到更落后的蒸汽时代。

这场风波还暴露了美国军工的深层危机。“福特”号采用“并发”技术路线,边设计边建造,结果电磁弹射、弹药升降机等13项新技术集体掉链子。

反观中国,福建舰已成功应用电磁弹射,076型两栖攻击舰更实现无人机弹射起飞。当美国在技术路线上反复摇摆时,中国稳步推进全产业链升级,这种战略定力的差距远比技术本身更致命。

纵观全局,特朗普对电磁弹射的“恨”本质是对美国创新失能的愤怒。当烧钱万亿的新技术反成战力枷锁,当战略对手借机实现弯道超车,简单粗暴地回归传统成了最便捷的情绪出口。

但历史证明,技术发展没有回头路——蒸汽弹射再可靠也弹不动隐身战机,电磁革命再坎坷也代表着未来。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感叹:“当你因害怕失败而拒绝前进时,失败早已成为定局。”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