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他是国军悍将,却被蒋介石明升暗降,起义后成为开国上将

1947年6月的四平街头,一位身着褪色国民党军装的将军站在废墟上,对部下嘶吼道:“我们要与阵地共存亡!”他的对面是林彪率

1947年6月的四平街头,一位身着褪色国民党军装的将军站在废墟上,对部下嘶吼道:“我们要与阵地共存亡!”他的对面是林彪率领的10万东北民主联军,而他手中只有2万残缺不全的守军。

谁都以为这将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役,但结果却震惊了整个中国战场——这位将军创造了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唯一的亮点,也为自己后来的命运转折埋下伏笔。

他就是陈明仁,一个在国民党内不会弯腰,在共产党内获得重用的传奇将领。

黄埔骄子:从师范生到铁血战将

陈明仁1903年生于湖南醴陵,与左权、宋时轮等开国将领是同乡。1924年考入黄埔一期时,他原本是个师范毕业生,却以优异的军事天赋脱颖而出。北伐战争中,他率敢死队首先攻入惠州城,蒋介石亲自命令全军吹号向他致敬。

但真正展现他性格的是1931年的石友三叛乱。当时陈明仁率部急行军一昼夜,全歼叛军一个师。战后何应钦要给他请功,他却直言:“此战胜利全赖将士用命,非我一人之功。”这种不居功的性格,既让他获得部下爱戴,也注定他在官场难以立足。

与蒋介石的正面冲突:撕衔明志

1941年,蒋介石视察昆明时,见陈明仁部队穿着破旧,当场斥责:“你这支部队简直叫花子不如!”陈明仁竟然当场顶撞:“衣服是你发的,质量差还不够数!”更令人震惊的是,他当场撕下中将领章说:“我这个中将不当了,你要怎么办就怎么办!”

这件事在国民党高层引起震动。杜聿明后来回忆说:“当时所有人都为陈明仁捏把汗,没想到校长竟然没有重罚他。”最终陈明仁只被调任虚职,这既显示蒋介石对他的军事才能有所忌惮,也反映出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的复杂。

四平血战: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

1947年夏季攻势中,林彪集中10万兵力围攻四平。当时陈明仁的71军实际战斗人员仅1.3万人,且多是刚补充的新兵。他创造性地采用“据点式防御”,将每个大楼都变成堡垒,甚至用面粉袋堆砌工事。

最惨烈时,陈明仁的胞弟陈明信被俘,警卫排全部战死。但他始终死守铁路线核心阵地,坚持17天直至援军到来。此战东北民主联军伤亡1.3万余人,是林彪军事生涯少有的失利。战后毛泽东专门发电要求总结四平教训。

被撤职的功臣:国民党内部的倾轧

尽管取得四平大捷,陈明仁却很快被陈诚以“纵兵抢粮”罪名撤职。真正原因是陈诚想安插自己亲信,而美国军事顾问团也批评国民党军纪涣散。蒋介石为讨好美方,只得牺牲战功赫赫的陈明仁。

被明升暗降为参军闲职后,陈明仁对同乡说:“我为党国流血牺牲,竟落得如此下场!”这段经历成为他后来长沙起义的重要伏笔。

长沙起义:人生的关键转折

1948年10月,白崇禧重新启用陈明仁担任武汉警备司令。但他已对国民党彻底失望,通过黄埔同窗李明灏与中共秘密联系。1949年8月4日,他与程潜共同宣布起义,使长沙免于战火。

毛泽东对此评价:“当年四平打得那么狠,现在毅然起义,说明明仁将军是识大体的。”这种宽容态度,也体现共产党争取人才的战略眼光。

开国上将:特殊的历史地位

1955年授衔时,陈明仁作为起义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仍担任55军军长职务,这是其他起义将领少有的。周恩来曾说:“明仁将军能上能下,是真军人本色。”

晚年他驻守湛江,负责南海防务。1974年去世时,叶剑英亲自主持追悼会,称他是“中国军人楷模”。从黄埔一期到开国上将,陈明仁的人生轨迹,折射出20世纪中国历史的复杂变迁。

参考资料:《陈明仁传》(解放军出版社)《四战四平》(吉林文史出版社)《黄埔军校将帅录》(广州出版社)《毛泽东军事文集》(军事科学出版社)《程潜与陈明仁起义纪实》(中国文史出版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五军军史》《蒋介石日记》(1941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