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方不放一枪,菲全面败退南海

据报道,菲律宾4艘渔政船未经允许擅闯南海,试图以“迂回战术”从黄岩岛西侧突袭领海,中国海警6艘执法舰艇迅速出动,通过喊话

据报道,菲律宾4艘渔政船未经允许擅闯南海,试图以“迂回战术”从黄岩岛西侧突袭领海,中国海警6艘执法舰艇迅速出动,通过喊话警告、跟监外逼、水炮警示等措施依法驱离,让菲船未占得半点便宜便全面败退。这场未放一枪的海上对峙,不仅展现了中国维护主权的坚定决心与战略定力,更折射出菲律宾政坛在外交战略上的深刻分歧——当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公开批评总统马科斯的亲美政策时,这个身处南海要冲的国家,正站在“亲美还是亲华”的关键抉择路口。

菲律宾渔业和水产资源局组织的“坦伯特拿督”号等4艘30米级渔政船,在6月20日的行动中改变以往从黄岩岛以东正面冲击的路线,转而绕行西侧实施“突袭”,这种战术调整被视为马科斯政府在南海挑衅中的新动向。但中国海警3502舰、3305舰等舰艇快速响应,以合法合规的手段完成驱离,印证了区域海上执法能力的差距。而在此前,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刚与美日在日本海域完成为期5天的联合演习,科目直指“应对船只碰撞救援”,时间节点与战术指向的针对性,暗示着马科斯政府的动作背后有域外势力撑腰。正如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指出的,南海部分区域的紧张局势并非中方造成,美国等域外势力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菲船此番败退,实则是对“借外力谋私利”策略的现实反讽。

海上交锋的同时,菲律宾政坛博弈也愈发激烈。6月22日,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公开抨击马科斯“允许美方部署导弹”的亲美政策,直言“没有理由偏向美国”,强调菲律宾应在中美间保持中立,这是她迄今对马科斯外交路线最尖锐的批评,也被视为对其父杜特尔特对华友好政策的延续。她特别指出“南海问题不代表中菲关系全部”,呼吁以务实态度处理双边关系,这与黄溪连大使6月17日专访中的观点形成呼应——大使强调中菲关系的“天命”是顺应民意,南海问题应摆在“适当位置”,而非成为选边站队的筹码。值得注意的是,莎拉发声时,马科斯阵营正推动对她的弹劾。5月17日菲律宾中期选举结果显示,马科斯阵营选情未达预期,而杜特尔特家族在达沃市连获胜选,这种政治格局下,莎拉对亲美政策的批评,既包含对国家战略的担忧,也暗含以“中立外交”凝聚国内质疑声浪、反击政治对手的意图。

马科斯政府的亲美倾向,正让菲律宾付出双重代价。军事上,允许美军部署导弹、与美日开展针对性演习,使菲律宾成为区域博弈前沿,安全风险陡增;经济上,对华关系紧张可能冲击务实合作——作为菲律宾重要贸易伙伴,中国与菲方的任何政治波动都可能影响民生。而莎拉倡导的“中立外交”更符合菲律宾地缘现实。中菲建交50周年之际,民间友好根基从未动摇,正如黄溪连大使所言,“两国民间往来从未间断,人民友好是民心所向”。杜特尔特执政时期,中菲通过“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实现关系缓和,这种务实路径为当前僵局提供了破局思路。当莎拉强调“和美国是朋友,和中国也是朋友”时,她实则在重申小国在大国间求生存的逻辑:中立而非依附,才是长久之道。

从6月20日的南海对峙到22日的政坛交锋,菲律宾在一周内经历了外交战略的具象化考验。马科斯政府借外力逞强却遭实力碾压,莎拉以“中立”为武器批判迷途、重塑政治形象,而中国始终以“不放一枪”的克制与坚定维护主权。站在中菲建交50周年节点,黄溪连大使呼吁“重温建交初心”,实则是在提醒菲律宾:背离中立原则的外交投机,终将让国家陷入被动。南海波涛之下,考验的不仅是海上力量对比,更是一个国家对自身定位的清醒认知——莎拉给马科斯的“中立课”,或许正是菲律宾在大国博弈中自保的必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