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将头戴式耳机攥在掌中」详评aune AC55 耳挂式耳机

当aune宣布推出AC45与AC55时,我第一时间是感到意外,随后便是困惑。作为独立于平头、入耳、头戴式耳机之外的另一种

当aune宣布推出AC45与AC55时,我第一时间是感到意外,随后便是困惑。

作为独立于平头、入耳、头戴式耳机之外的另一种形态,耳挂式耳机曾在耳机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也涌现过许多知名型号,比如 Koss KSC75、铁三角 “女王” EW9,包括国产的宇音G1等等。但近年来随着入耳式耳机技术迎来爆发式发展,混合多单元结构和各种新技术的涌现,加之天然的密封优势,使其在低频表现、声音密度和结像精准度上全面超越耳挂式耳机,这也导致耳挂式耳机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

正因如此,aune在2025年重启这一早已被市场边缘化的产品形态,确实令人感到意外。但令我困惑的是,aune将这次推出的耳挂式耳机称为「耳机新物种」。既然耳挂式耳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新物种”这个说法又从何谈起呢?直到我亲自体验了 AC55,所有的疑问才终于有了答案。

如果用一句话作为概括,那就是:将头戴式耳机攥在掌中。

AC55 是我上手过最大的耳挂式耳机。

它的直径约 45mm,覆盖耳廓的面积几乎与压耳式头戴耳机相当。不过得益于耳挂式设计无需头梁夹持,aune 还特别为其定制了一对亲肤材质的半记忆合金耳挂,长时间佩戴后耳廓也不会产生不适感。外观方面,AC55 以黑色类火山岩的浮点工艺为基底,后滤网边框和接口连接处点缀着玫瑰金色。看过 AC55 详情页的人估计会发现,外壳的浮点工艺其实与振膜的样式相呼应。这种设计既丰富了 AC55 的设计内涵,又让它更具现代感,与传统耳挂式耳机的古董感形成鲜明对比。

为契合耳机外观,AC55 的线缆也采用了玫瑰金作为配色。其线材采用高纯度无氧铜 Litz 编制结构制成,配备 0.78 插针和模块化插头,可自由切换 3.5mm 单端或 4.4mm 平衡接口。需要提醒的是, 连接线缆时要注意插座的小缺角对准插针的小凸点,避免接反正负极。

大是大了点,不过AC55大得自有其道理。

入耳式耳机既能实现小巧尺寸又能保证出色低频,关键在于直接将出音孔置入耳道,再利用耳塞套形成密闭环境,让更多低频能量被 “封” 在耳道中。而耳挂式耳机只能贴合耳廓,无法形成密闭空间,大量低频能量在抵达耳膜前就会散失。所以耳挂式耳机险些被入耳式耳机淘汰,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出在物理结构上。那如何让耳挂式耳机也拥有更出色的低频?只需让能量散失后仍能保留足够存量就好了嘛。

正因如此,我们看到奥莱尔在AC55这款耳挂式耳机上应用了通常见于头戴式耳机、直径达40mm的超大尺寸单元。这个基本与HD600、Focal Clear单元尺寸相近的振膜采用了奥莱尔自研的生物纤维复合材料,兼顾轻盈与高刚性,配合对称磁路设计,进一步提升了振膜响应速度,避免分割振动。与之作为对比,“女王”EW9的振膜直径仅有28mm,而普通入耳式耳机的振膜直径则多在10到15mm之间;

其次,AC55配备了特质的超弹性长冲程折环。振膜更大、冲程更长,意味着AC55的振膜能推动更多空气,对低频的提升效果自然就立竿见影。

但 AC55 本质仍是耳挂式耳机,它的腔体无法做到头戴式耳机那样大、那样深。要在如此有限的腔体内放置大尺寸动圈单元并采用封闭式结构,后腔的声学处理确实面临巨大挑战。

aune的解决办法相当干脆,他们直接将全开放式头戴式耳机的设计思路移植了过来。我们可以看到AC55的面板上布满了大面积的镂空。这种开放式后腔结构能够让声音自由扩散,有效避免了声波来回反射。再加上其耳挂式的佩戴方式也让发声单元与耳膜的距离更远,可以说,虽然AC55的外形是耳挂式耳机,但无论是单元还是腔体设计,都更贴近全开放式头戴式耳机的设计逻辑。

因此,它的诸多声音特点,也完全契合了头戴式耳机的特征。

反馈到声音上,AC55呈现了同价位入耳式耳机很难达到的、极度弥散且开阔的声场。当你戴上AC55聆听音乐时,会感觉声音从远处传来,声波密度逐步汇聚至头部四周。一方面,这种声音更具临场感,你会更容易沉浸在音乐中;另一方面,自然传播的声音也让AC55的纵向声场变得更加优秀,呈现出由远、及近,层次分明的纵深声音定位,使AC55能够更好地理清乐器前后距离的关系。但这也会让 AC55 的隔音性几乎为零,因此在需要保持安静的环境中使用时,还是要注意控制音量大小。

AC55的临场感不单单来自于它的声场表现,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因素来自它的低频表现力。

如前文所述,AC55 振膜大、冲程长,能推动更多空气,进而提高整体声压,所以AC55拥有极深的低频下潜。其次,大振膜也为低频赋予了更多共振,让低频下潜能被清晰捕捉。但与部分入耳式耳机通过 “密封” 实现的高密度聚拢型低频不同,AC55 的前腔佩戴方式与后腔镂空结构均为开放设计,因此其低频既能量感与质感兼备,又能像听音箱一般自然舒展、空气感十足。无论是低频下潜能力还是低频整体质量,这都是以往所有耳挂式耳机从未曾达到的水准。

这样的低频还有一个相当值得称赞的优点,就是低频到中频所在的频段跨度非常宽广,这意味着听者能够更精准地辨别各类低频乐器的声音特征,同时低频也不会对中频空间造成干扰和侵占。因此在使用AC55聆听低频占比较高的音乐时,其他频段依旧有着足够的空间去展现自己的细节,不会让声音变得一团乱麻。

但 AC55 又不像头戴式耳机那样难推,只需搭配小尾巴,就能展现出出色的声场和低频表现。对于担心推不好头戴式耳机的玩家来说,AC55 是一个很完美的替代品;而 AC55 便携的特性,也让其成为出行时最方便的体验头戴式声音的选择。

中频上,AC55仍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开放式头戴式耳机的特质。开放式结构之所以让人感觉声音更自然弥散,除了声场空间会变得更广阔,声音的结像点会自发地向四周扩散蔓延,好似水面的涟漪,不会像封闭那样边界清晰如“点”。

而且由于频段之间分离度更高,所以 AC55聆听人声的口型也相对较大。定位上,它对人声位置的处理稍微偏近,且近场声音密度更高,因此器乐与人声分离度极佳,同时人声厚度也会比器乐更厚一些,歌手嗓音的细节也会更加清晰,人声存在感更强,歌手的唱功表现更加彻底。AC55 演绎男声的表现十分出色,原因是因为男声频段能量普遍集中在下盘,AC55 的低频下潜又相当到位,能为男声提供更坚实的基底,让喉音与鼻腔共鸣得到更充分地呈现。AC55特别适合表现富有叙事感的男声演绎,我个人更偏爱用它聆听宋冬野、齐秦和陈奕迅等歌手的作品。温暖厚实的音色搭配扎实的声底,加上饱满的中低频表现,能够精准捕捉嗓音中的磁性特质和细腻情感;而AC55柔和、羽化的线条,也会让人声的听感更为流畅润泽。

在高频调校方面,AC55与那些强调解析力的耳机相比就显得不那么锋芒毕露了。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AC55的下潜实在过于出色了,使得高频延伸与之相比略显逊色;二是它对齿音处理更柔和,同时适度下调了高频亮度。这样的调音让它在演绎小提琴、铜管类乐器时减少了金属质感,女声表现也更加含蓄内敛。但是AC55的高频透明性很好,高频空气感灵动,泛音表现也十分丰富。这使得它尤其擅长表现巴洛克小提琴、羽管键琴和竖琴这类音色细腻典雅的乐器,对弗拉门戈吉他的演绎同样可圈可点。

回到文章开篇,何为耳机新物种?

40mm 超大尺寸振膜、全开放式腔体结构,让 AC55 带来了越级的、堪比头戴式耳机的低频质量与声场表现,它的声音是过去耳挂式耳机从未有过、也无法超越的。所谓新物种,强调的是 AC55 在声学架构与声音理念上的创新突破,最终让这一早已被时代淘汰的产品形态,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声音表现力。它确实为耳挂式耳机开辟了全新的发展方向。

但更重要的,我认为是aune敢想、敢干的精神。

在耳机市场陷入 “堆单元、拼参数” 的同质化内卷时,太多品牌扎堆在成熟赛道里挤独木桥,却鲜有人愿意回头看看那些被时代遗忘的产品。aune 没有被 “耳挂式已被淘汰” 的固有认知束缚,反而用开放式头戴耳机的声学逻辑重构其骨架,让看似过时的形态焕发新生。这份敢于挑战常规的勇气,恰恰是推动行业持续向前的核心动力。愿这样的 “敢想敢干” 能被更多品牌看见,也愿未来的音频市场,能涌现出更多像 AC55 这样,用创新打破常规、让经典重获新生的 “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