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青岛网红打卡地,要建颐养中心!为何强调“不含临终关怀”?

金色夕阳映照在橘子海上,青岛金茂湾的网红打卡地,即将迎来一栋高端养老服务中心,规划文件里特别强调的“不含临终关怀”,引发

金色夕阳映照在橘子海上,青岛金茂湾的网红打卡地,即将迎来一栋高端养老服务中心,规划文件里特别强调的“不含临终关怀”,引发了无数猜想。

▲金茂湾颐养服务中心,实景合成和效果图

1、

商业地块为何变“颐养”?

11月3日,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市南区西片区控规SN0102-19-1地块建设工程项目规划许可批前公示》:市南金茂湾C2公寓以东的那块地,要盖一栋综合型颐养服务中心。

▲金茂湾颐养服务中心总平面图

这块地原本在老控规里是商业商务混合用地,但在2024年进行了控规调整,土地性质突然改为了社会福利设施用地,要建设一所300个床位的养老院。当时调整一出,就遭到金茂湾业主的强烈反对,如今一年过去,规划局终于公布了具体的建设方案,居然以“不含临终关怀”这样的退一步方式。

▲去年底公布的市南区西片区控规

按照公示,这座养老服务中心规划建筑面积约27174.9㎡,容积率2.0,绿地率35%,配置机动车停车位180个。项目定位以高端养老服务为主体,兼备社区养老服务的综合型颐养服务中心,既有面向自理老人的高端养老公寓,又配套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助餐点等功能。

有意思的是,官方特地强调了一句“不含临终关怀”。这一点瞬间引起大家关注——规划文件里一般很少直接写“不含某某”,这回把“不含临终关怀”点出来,明显是怕大家误会这是个临终安养院。

从政策层面看,在城市核心区筹建养老设施也并非心血来潮。青岛早就进入中度老龄化。为应对银发浪潮,青岛市发布过《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全市人均养老设施用地不低于0.25㎡。在老城区为老人建个高端颐养中心,其实是大方向使然:城市核心也需要养老服务,不能全把老人撵郊区去。

不过,道理是这样,但当这个“高端养老中心”,真的选址在人气爆棚的金茂湾时,难免觉得违和,业主们心理上一时转不过弯,争议由此而生。

2、

网红打卡地是如何炼成的?

要说金茂湾业主们为啥反应这么大,得先了解金茂湾这地方有多“出圈”。几年前,金茂湾还只是青岛市南区西部一个新开发的滨海片区,位置不错但名气一般。谁能想到,这两年金茂湾摇身一变,成了青岛西部沿海的新晋网红打卡地。其走红招牌就是大名鼎鼎的“橘子海”——当夕阳缓缓沉入胶州湾,天空和海面逐渐被染成橘红色,仿佛把橘子汁泼洒在海天之间,美得不真实。

▲金茂湾的“橘子海”

这种壮丽又温柔的日落美景,很快通过游客的镜头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传播开来——“橘子海”成了某某书、某博上的热搜词,关于金茂湾的日落vlog,在某音收获了成千上万点赞。可以说,现在的金茂湾不仅是网红,而且正在成为青岛西部滨海的新地标。正因为如此,当大家听说这么个宝藏湾区要建一座大型养老院时,才会炸开了锅。

3、

临终关怀为啥成了“雷区”?

金茂湾业主们的反对意见,主要集中在心理预期落差和生活氛围改变上。有人直言,当初售楼宣传的配套可是江苏路小学分校,买房时都冲着学区和繁华前景去的,如今说改就改,谁不质疑?

▲拟建颐养服务中心的地块

更现实的担忧是生活品质和房产价值。“在网红打卡地建养老院,是否妥当?”这是业主们质疑最多的问题。尽管官方已强调新颐养中心“不含临终关怀”,但很多人仍将信将疑。

▲金茂湾颐养服务中心合成效果图

除了情感层面,业主们也从实际需求角度提出了质疑:这一带养老院是否已经够多了?有反对者列出一串数据:在金茂湾周边半径1公里范围内,目前就有11家养老公寓,5公里内更有44家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不到三成。业主们据此发问:“周围这么多养老院都没住满,为啥还要新建?”他们认为,不如按原规划建设商业或文体设施,更契合片区定位。

业主的焦虑可以理解,但站在更高视角,这场争议折射出,城市核心区如何适配公共养老设施的普遍困境。老龄化趋势严峻,大城市中心的老人也需要就近享受养老服务,总不能把市区的老年人都送到郊外去吧?把养老院建在市区,老人在医疗、探视、生活便利度上都有优势,这是人性化选择。

▲拟建颐养服务中心的地块

青岛金茂湾的情况是如此典型:养老需求撞上了旅游红利,引发各方角力。这也提醒城市规划部门:在推进“补足养老短板”时,既要有前瞻性,更需要充分听取民意、精细设计。毕竟,社区美好生活和老年友好社会,二者并不矛盾,关键是怎样布局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