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树,这看似寻常的乡土树种,实则是自然赋予人类的生态药箱。作为榆科朴属植物的代表,朴树(又称朴榆、沙朴)以其宽厚的叶片、坚实的木材和广泛的药用价值,在民间医药中默默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南方的村头巷尾到北方的山野林间,朴树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成为一味“接地气”的天然药材。
【形状特征】
朴树属落叶乔木,成年植株可高达 15 - 20 米。树皮灰褐色,平滑如镜,岁月沉淀下尽显古朴质感;小枝幼时有毛,后渐脱落变光滑。叶片呈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 3 - 8 厘米,先端尖,基部偏斜,边缘具浅钝锯齿,叶面浓绿有光泽,叶背淡绿,叶脉如网,托叶早落。秋季,橙红色至紫黑色的小果实挂满枝头,如繁星点缀,藏着独特生机。

【性味】
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脾、肺经 。平和之性,似温润医者,甘苦交融间,兼具健脾化湿、止咳平喘、活血散瘀之能,适配多元体质,悄然调和脏腑平衡。
【功能与药理作用】
在传统中医应用里,朴树全身是宝。
树皮可祛风解表、清热透疹,《福建药物志》载其 “治麻疹,消化不良” ;
根能散瘀止血、祛风除湿,为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提供自然疗法;
叶片清热利咽,缓解咽喉肿痛,让声音重拾清亮,是日常小恙的 “天然药箱” 。《本草拾遗》记载朴树“皮叶入药,治疮癣、消水肿”。《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称其“祛风止痒,解毒生肌”。现代研究进一步揭示其价值:
抗菌消炎
朴树皮含黄酮类、鞣质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外洗可缓解湿疹、皮炎。
抗氧化护肤
叶片提取物富含多酚,能清除自由基,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民间常用朴叶煎水洗脸以润泽肌肤。
利水消肿
树皮煎剂可促进水分代谢,辅助改善轻度水肿,尤适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下肢浮肿。
止血生肌
朴树皮捣敷可收敛伤口,减少渗出,促进愈合,是野外应急的“天然创可贴”。
【药用+妙用】
朴树不止在药罐里发光,融入生活,能化身健康小帮手。
药用价值
单方应用:取朴树鲜叶 30 克,洗净煎汤,代茶饮用,可清热利咽,缓解咽喉干痒疼痛,给咽喉 “敷冰袋” ;朴树果实 10 克,研末温水送服,能辅助健脾消食,让积食腹胀悄然消散,还脾胃轻松。
复方配伍:治风湿痹痛,朴树根配威灵仙、独活、桑枝,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似给关节 “松筋活络” ;疗跌打瘀肿,朴树皮合红花、川芎、乳香,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加速伤痛愈合,重拾行动自由。
生活妙用(非药用,辅助养生)
朴树香薰:采集朴树新鲜叶片,阴干后与艾草、薄荷等混合,制成香薰包。置于卧室、书房,淡淡草木香缓缓散开,助眠安神、舒缓压力,让生活满是自然疗愈气息。
朴树盆景:选取朴树幼株,打造微型盆景。其古朴枝干、翠绿叶片,装点书桌、窗台,养眼又养心,闲暇时赏玩,感受自然宁静,疏解身心疲惫,为生活添诗意。
朴树酵素液:收集朴树落叶、果实,经发酵制成酵素。稀释后用于浇灌花卉,可改善土壤肥力,促花草繁茂;少量外用(测试后 ),对皮肤轻微炎症有舒缓作用,变废为宝,赋能生态养生。
注意事项
朴树药用需辨证,脾胃虚寒、腹泻人群,内服朴树药材应谨慎,避免伤及脾胃阳气,加重症状,遵循医嘱,方能发挥疗愈价值;
采集朴树药用部位,应选远离污染、非保护区域植株,若为野生保护朴树,严禁私自采挖,守护生态,让 “药用宝藏” 可持续传承;
外用朴树鲜品,若皮肤有破损、过敏体质,先小范围试用,无红肿、瘙痒等不适后再用,防范过敏风险,安全享受自然馈赠。
作者: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管药师 赵翩
审稿专家: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药师 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