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第一瑰宝”“亚洲现存最早的唐代木构建筑”——在山西忻州五台县豆村镇佛光山腰,一座被苍松翠柏环抱的古寺,因梁思成、林徽因1937年的惊世发现,从尘封的历史中苏醒。这里不仅有“殿堂级”的唐代木构东大殿,更有北魏以来的千年遗存,被誉“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活化石”。今年中秋,佛光寺单日接待研学团队超50组,“寻唐构、探古建”的文化之旅,成为山西文旅新热点。
从“深山隐寺”到“国之重宝”:一座寺庙的千年传奇佛光寺的故事,始于一场跨越千年的“相遇”。
据《清凉山志》记载,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因“峰峦环抱,佛光映照”得名。唐武宗“会昌灭佛”(845年)时,寺院遭严重损毁;宣宗大中年间(847-859年)重建,现存东大殿即为此时遗存。此后千余年,佛光寺虽屡经修缮,却因偏居五台山北麓、山路险峻,长期不为外界所知。
1937年6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带着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敦煌图录》中的线索——“五台山有大佛光寺,唐末画壁甚佳”,跋涉三天抵达佛光山。当他们推开东大殿斑驳的殿门,看到“斗拱雄大,出檐深远”的唐代木构,以及殿内“唐代壁画、彩塑、题记”三绝时,梁思成激动地在笔记本上写下:“中国建筑史的研究,从此进入新纪元!”
“佛光寺的价值,在于它是‘四绝合一’的孤例。”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研究员王军介绍,东大殿不仅保存了唐代木构建筑的“原始状态”(无后世大规模改造),殿内还存有唐代壁画(仅存6平方米,却是中国寺观壁画中罕见的唐代原作)、35尊唐代彩塑(与敦煌莫高窟同期造像同源),以及殿梁上的“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题记(印证建殿年代)。1961年,佛光寺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作为“五台山”申遗核心要素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佛光寺虽面积不大(核心区仅0.5公顷),却“一步一历史”。根据游客兴趣,推荐三条主题游览线:
【建筑探秘线】:看懂“中国第一唐构”的细节之美东大殿(核心C位):
东大殿坐东朝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是中国现存4座唐代木构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必看细节:
斗拱:殿内斗拱占柱高一半以上(“斗拱雄大”是唐代木构典型特征),每朵斗拱向外伸出近4米,如巨鸟展翼,既承重又抗震;
出檐:屋檐挑出近4米(“出檐深远”),雨天可在檐下避雨,晴日则投下大片阴凉,体现“实用与美学”的完美平衡;
题记与彩塑:抬头看殿梁,有“大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墨书题记;殿内35尊彩塑,佛、菩萨、弟子、供养人姿态各异,衣纹流畅如“曹衣出水”,是研究唐代雕塑艺术的“活标本”。
文殊殿(金代精品):
与东大殿形成“唐金对话”。这座金代建筑采用“减柱法”(减少内柱数量),扩大殿内空间,是早期木构技术革新的代表。殿内7尊金代彩塑,风格更趋写实,衣饰纹样可见辽金时期民族融合的痕迹。
祖师塔(北魏遗韵):
寺内最古老的建筑,建于北魏(约5世纪)。塔高约12米,呈六角形,塔身雕刻莲瓣、卷草纹,顶部残存的火焰纹券洞,保留了印度犍陀罗艺术的影响,是研究南北朝佛教建筑的重要实物。
【文化研学线】:跟着梁林二人的脚步“考古”梁思成纪念馆(寺外):
距佛光寺500米的“梁林旧居”,复原了夫妇二人当年考察时的工作场景:土炕、煤油灯、测绘仪器,墙上挂着《佛光寺东大殿测绘图》。馆内陈列梁思成手稿《中国建筑史》(佛光寺专章)、林徽因拍摄的东大殿黑白照片,还原“中国建筑史奠基时刻”。
壁画临摹体验(需预约):
在寺内文创中心,跟随非遗画师用矿物颜料临摹东大殿唐代壁画残片(如“说法图”“供养人”),作品可装裱带走(80元/次)。
古建课堂(每日10:30):
由五台山古建筑研究所专家讲解“唐代木构的营造技艺”,内容包括斗拱类型(柱头铺作、补间铺作)、屋顶举折(坡度计算)等,适合建筑专业学生或深度爱好者。
【自然禅意线】:在古寺里感受“禅意时光”香樟步道:从山门到东大殿的108级台阶,两侧百年香樟遮阴,秋季落叶铺地如金毯。沿途可见“唐槐”(与寺同龄)、“宋碑”(记载寺院修缮史)。
后山观景台:登寺后海拔1200米的“佛光顶”,俯瞰整座寺院“藏于山坳”的格局,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佛国秘境”。最佳拍摄时间:清晨6:30-7:30(薄雾未散)或黄昏17:30-18:30(夕阳染红殿顶)。
禅茶体验:寺内“佛光茶寮”提供五台山野生台蘑茶、黄芥茶,配“五台山素斋”(莜面窝窝、台蘑炖豆腐),静听僧人诵经,感受“茶禅一味”。
交通:
高铁:各地至“忻州西站”,出站后乘大巴至“五台县汽车站”(票价30元,1小时),再转乘中巴至“佛光寺”(票价15元,40分钟);或打车直达(约120元,50分钟)。
自驾:导航“佛光寺景区”,太原出发约2.5小时(二广高速→沧榆高速→五保高速→豆村出口),北京出发约4小时(京昆高速→沧榆高速→豆村出口)。景区停车场免费,车位有限(旺季建议早8点前到达)。
内部交通:寺内无观光车,需步行登山(台阶约200级,穿舒适运动鞋)。
住宿:
寺旁民宿:“佛光人家”(农家院改造,推窗见山,提供五台山特色早餐:莜面糊糊、豆腐脑,房价150-200元/晚);
五台县城:“五峰宾馆”(三星级,距景区40分钟车程,设施齐全,适合次日游览五爷庙、显通寺,房价300-400元/晚);
高端选择:“五台山金莲花禅文化主题酒店”(距景区1小时车程,禅意设计,含早课体验,房价800-1200元/晚)。
美食地图:
必尝:五台“台蘑炖土鸡”(野生台蘑鲜香浓郁)、“五台莜面栲栳栳”(配羊肉臊子,筋道入味)、“炸油糕”(内包枣泥,外脆里甜);
推荐:“佛光素斋馆”(寺内,人均30元,推荐“罗汉斋”“凉拌台蘑”);“豆村老王家刀削面”(山下,24小时营业,臊子汤头醇厚)。
温馨提示:
门票:佛光寺门票15元/人(含讲解器租赁),学生、60岁以上老人免票(需持证件);
最佳时间:春秋季(4-5月山花烂漫,9-10月层林尽染);夏季凉爽但蚊虫多,需备防蚊液;冬季人少,雪后古寺更显静谧;
文化尊重:殿内禁止拍照、触摸彩塑;登山时勿大声喧哗,以免惊扰寺内修行者;
周边联动:可与五台山核心景区(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串联游览(车程均在1小时内),或前往南禅寺(中国现存最早的唐代木构,距佛光寺约20公里)。
“触摸东大殿的斗拱,就像触到了盛唐的脉搏。”从西安来的建筑系学生小吴说,他在测绘图上标注每一处构件,“梁先生他们当年没有三维扫描,全靠尺子和画笔记录,这种‘匠人精神’比建筑本身更震撼。”
暮色中,佛光寺的飞檐在山雾里若隐若现。山风掠过松涛,仿佛传来千年前工匠的锤凿声、画工的调色声,以及梁思成夫妇惊叹的低语。这座藏在深山里的“国之重宝”,不仅是木构建筑的巅峰,更是一个民族对文明传承的执着——有些东西,值得用一生去寻找;有些光芒,永远不会被岁月掩埋。
这个秋天,不妨来佛光寺走一走:数一数斗拱的层数,看一看唐代的壁画残片,听一听梁林二人的故事——你会懂得,为什么有人说“不到佛光寺,不懂中国古建的魂”。
(注:具体开放时间、活动信息以景区官方公众号“五台佛光寺”最新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