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密约:清政府与俄国的秘密同盟

知识乾坤袋 2024-06-14 11:26:00

1895年,沙俄财政大臣维特制定了关于西伯利亚铁路路线要横穿中国东北地区,连接到海参崴的方案。

该方案很快得到了沙皇的批准。

横穿中国东北地区,想要“借地修路”,这就涉及到中国领土问题,因此沙俄政府开始与清政府谈判。

当时的沙俄,为帝国主义列强之一,提供的所谓方案,其实就等同于不平等条约。

“要求中国承认民间公司铺设铁路的权利,而俄国承认中国在八十年后回购的权利。”

上述是方案中的一些条款,都不需要解读,看表面内容就知道,是类似于租界那样的租借条约,这对中国来说不就是不平等条约吗?

若是这种方案实施了,只要铁路线在,东北很可能会被控制在沙俄手中。

所以方案在最初提出来的时候,清政府就以自身也要在东北修建铁路为理由,拒绝了沙俄。

再者,在自己国土上修建铁路也不需要经过他国同意。

然而,沙俄贼心不死,借着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仪式的机会,让清政府派李鸿章作为代表出席典礼,在此期间与之进行密谈。

当时的中国,刚经历了中日甲午战争,也许战败的阴霾都还未散去,基于国内的稳定,以及防止日本的扩张,清政府内部有意寻找盟友的高层大有人在。

李鸿章或许就是其中之一,而此次他前往俄国,也不单单是去参加沙皇加冕典礼那么简单,在出发之前,慈禧太后曾召见他商谈了半日。

李鸿章到达俄都圣彼得堡后,沙俄派出的并非是外交大臣,而是财政大臣维特与其会晤。

这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有点掩人耳目的意思。

李鸿章使团访俄旧照

会谈期间,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俄国方面,西伯利亚铁路想要经过中国东北;而清政府方面,想与俄国结成同盟关系对抗日本。

双方基本围绕这两个主要问题来展开讨论,然而谈判也不是那么的顺利。

俄国表面上说保证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但提出的条件明显涉及到中国主权问题。

几天之后,沙皇尼古拉二世与李鸿章见面,双方表示一番友好后,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

期间尼古拉二世对李鸿章说了一些话,里面就有一句“对中国没有任何领土野心”。

后来有学者曾指出,正是因为听到了沙皇说的这番话,李鸿章才不顾己方权益受损,下定决心接受俄方提出来的不利条款。

不得不说,不知道当时李鸿章以及清政府高层是怎样考量的,但在现今来看,接受俄国的条件,简直就是与虎为谋,引狼入室。

就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围绕着中国东北铁路建设问题,以及中俄同盟问题而展开的谈判。

以双方是签署了《中俄密约》,以及与之配套的《东清铁路协定》而告终,并且就同盟一事要保密达成了共识。

《清俄密约》大致内容

1896年6月3日,李鸿章与俄国财政大臣维特、外交大臣洛巴诺夫签署了《中俄密约》。

1896年9月8日,中国驻德、驻俄公使许景澄在柏林签署了《东清铁路协定》,此事自此尘埃落定。

然而,防御同盟条约签署后不到几年时间,列强就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在那时候,中国东北地区彻底沦为了沙俄的势力范围,甚至已经有了占为己有的行动,所谓同盟关系,形同摆设。

1 阅读:202
评论列表
  • 2024-06-15 12:01

    请各位读者多多支持[作揖][作揖]

知识乾坤袋

简介:历史、国学、文化。在浮躁的社会里找到心中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