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乍一看,潘志远的书法,线条如剑,结体如钟,很爽利、很结实,又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却无半点剑拔弩张之感,更无半点金刚怒目之气。
细品,潘志远的书法,含蓄,又醇厚,隽永,亦磅礴。古朴交叠着雄放,恰到好处,节奏与韵律互生,跌宕起伏。字里行间似若带着磁性,荡起无声的频率,以超强的穿透力,在感观与心底之间激荡,久久不绝。
潘志远的书法古法很浓,如王羲之的遒劲、柳公权的筋骨、赵孟頫的妍美,还带一点王铎的气势、傅山的纵逸,却不泥古,而是融众家之妙,而成自己风貌,个性十足,特点鲜明。
潘志远1967年出生,广西来宾忻城人,正值当打之年,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也曾兼任多家文化单位职务。潘志远先后多次参加国家级展览,获奖丰厚,殊荣众多,也先后出版多种画集,备受赞誉。其作品被多家艺术殿堂悬挂,亦有很多作品被社会文化机构收藏,并视若珍宝。一切好评、一切殊荣都是对一位书法家追逐纯粹性的嘉奖,而收藏潘志远的作品则是对一位真力弥满的书法家取得瞩目成就的最佳肯定。
也许血脉中天生流淌着艺术基因,也许受成长环境的影响,潘志远青少年时期就喜欢传统文化、喜欢书法。几十年物换星移、几十年砚边春秋,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潘志远临碑摩帖,心摩手追传统书法之法,从一笔一画到一字一形再到章法布局,皆勤学苦练,笔耕不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加上多年离批点画,经心著目,妙悟书理书论,潘志远对书法有着独特的思辨意识。当他确立“以书法为乐”时,书法也就成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时光转换中,有意无意之间,把书法当成人生的“最大快乐”而不懈追求,为此潘志远曾以“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并在实践中找规律,在笔画里找经验。智慧伴随着汗水,困惑伴随着希望,潘志远从中悟出很多理法,也以深厚的书写功力拉近了与古人之间的距离,并在“古人之法”上形成了自己的“书法之艺”,风姿绰约于当代书坛,引人瞩目。
真、草、篆、隶、行,潘志远五体通释,而在行书、行草书之中,潘志远用情很浓,用功很勤,也最为得意,并以此成为名世之本。
“书法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没有深厚的书法功力,书法艺术就流于肤浅,然而,如果书法家学传统,却泥古不化,情感则没有抒发的出口,亦“有法无艺”,也就很难走进新时代大众的内心。显然,潘志远在“传统书法”方面有着扎实的 “童子功”,但是,潘志远并没有因循守旧于某家某派,更没有陈陈相因于一体一法,而是来回穿梭于古今书法之中,通过思辨的书法意识,深研传统诸体,学古而融今,因古今之变而变,聚时代之变而变,不断拓展自己书法风格的内涵和外延,从而以其行书、行草书诠释出一个渐入佳境的实践者,并由此法功大成。
纵观潘志远的行书、行草书,可以看到,他的行书、行草书既符合古意,如古之风神、古之内蕴、古之法度,又符合新时代大众的审美特征,如温润情感的装饰性、如悄无声息的才气、如润物无声的新意,尤其“新意”,他并刻意“革新”“创新”, 也没有大张旗鼓地为此宣传造势,却洋溢着强烈的个人风格,很灵动、很自然,如浅吟低唱的心语,“风景独好”“当随时代”。
潘志远的线条总能在转使之间给人一种既古既新的视觉美感。入笔、行笔、收笔,或轻、或重、或急、或徐、或平、或缓,凸显着线条的变化,呈现出强烈的力量感。纵横交错的线条波折取势,字体也显得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浑朴雄放之中彰显一种烂漫隽逸的笔意,比如对“竖”与“竖勾”笔画的运用,潘志远着重强调行笔的力度,以此使字体显得酣畅淋漓,又方圆浑融,劲韧爽朗,又和谐自然,而且笔力也显得挺劲峭拔,柔逸韵畅。
而多变的点画交融着跌宕的线条所呈现的章法也刚柔相济、方圆相合、静动相映、虚实相生,对立之中,保持着和谐,丰富之中,彰显着个性,飘逸而严守法度,洒脱而彰显真功,险绝又不失端庄。字形、字意、字态,有王羲之的华美之姿、有赵孟頫的隽美之韵、有文证明的温婉之秀,还有傅山、董其昌的雄卓之貌,以及“颠张醉素”的潇洒之品。远观品质洁美,细品字字珠玑,观之入心,品之有味,如春风含馨一般,沁人心脾,似秋水视底一样,怡人心智。无疑,这是“技法之器”与“艺术之道”的结晶,也是人格品质孕育书艺书品的结果,彰显着深厚扎实的书写功力,也彰显着蓄素守中的人生状态,多种因素统合一体,融成精妙,而绽放光芒。
在浮躁的当代书坛,吼书、怪书,弹冠相庆,粉墨登场,不断挑战着大众的视觉,而大众对书法家的要求也日趋挑剔、苛刻,由此,书法家一味泥古,已经难以契合大众的审美需求,追求“变”则是书法家不停歇的探索过程,而随着审美的变化,书法家的艺术旨趣也在发生改变,但是,不管书法的样式怎么“变”,“功夫”则是不变的永恒。潘志远正是在“变”与“不变”中,探索传统与当代,深挖共性与个性的忠诚实践者,他在筑基“功夫”之时,又在“功夫”之上,结合性情、才情,而形成独特的行书、行草书的新面貌,以不变之变,立于时代潮头,为自己代言。
由于潘志远是一位低调而淡泊的书法家,他不善于钻营,更不善于巴结、交际,所以,“潘志远”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是,以追求“真功为本”的潘志远从不因“名利”而摇摆,更不因“金钱”而逢迎,他只是扎实修书,认真写字,他纯粹、他喜欢、他陶醉、他执着、他专注,也正因如此,他心静,也正是因为心静,才能秉持恒心,求索修远。
渐进、渐悟、渐变,潘志远写出了成绩,也独上了高楼。
(文/桑干)

潘志远,广西来宾忻城人,1967年生,1987年入党,现为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美院客座教授,中央艺术名家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央电视台《艺术传承》栏目客座教授,cctv华夏之声书画艺术顾问,,高级工艺美术设计师,高级艺术品鉴赏师,中国东方艺术研究会美育高级艺术顾问。荣获中国当代杰出艺术家,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德艺双馨书画名家,北京机场《文化中国》艺术品代言人,大国巨匠一代宗师,世界艺术巅峰十大领袖人物等荣誉称号。主习柳体,喜好行草书和工笔画。从事书画流动作业和神像制作。擅长牌匾书写,其艺术风格获得领导和专家赞美和美评。曾在当地举行过个体书画展,颇受欢迎与好评。2019年书法作品《神》被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收藏。书法作品《常乐》在2022年“贺新春迎两会”全国优秀艺术作品评选活动中入选并被推荐纳入国家博物馆收藏。同年获得“墨颂江山杯”原创书画全国征稿活动优秀奖,2022年9月作品在北京地铁8条主线路展播,穿越长安街向祖国致敬。2022年被授予“21世纪一代艺术大师”称号,作品入编《艺术里的中国名家典籍》,10月份书法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纳入收藏。同年12月被授予《闪耀中国荣耀艺术家》荣誉称号。2023年作品参加《承古开新》全国书画名家展和《复兴之路》新时代书画名家展,以及《全国书画名家丝路艺术大展》,受到社会各界人士一致好评。2024年7月参加法国巴黎奥运会文化交流,荣获金奖和奥运会文化形象大使荣誉称号。9月作品被世界第二大美院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和莫斯科国立工艺美术学院收藏并颁发收藏证书。同时作品刊登《从北京到巴黎》中法书画名家集,《中国书画报》特刊,《大道之行》艺术名家精品典藏,《时代风华》当代艺坛名家集等。2025年人民日报专题报道。2025年5月作品在世界皇家园林圆明园展出,收到领导专家各部门全部好评。2025年6月作品在美国世界日报盛大展出,并授予中美文化交流大使。2025年7月出版世界高等院校教材。2025年作品在第三届和第四届一带一路国际出海论坛亮相,并授予第三届和第四届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形象大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