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30 万级豪华电车闭眼入?26 款阿维塔12:四激光雷达 + 华为 ADS

手里揣着 30 万预算看豪华电动车的朋友,多半都犯过难:想要靠谱的辅助驾驶,又怕硬件缩水用着不踏实;看重续航和补能方便,

手里揣着 30 万预算看豪华电动车的朋友,多半都犯过难:想要靠谱的辅助驾驶,又怕硬件缩水用着不踏实;看重续航和补能方便,又不想牺牲内饰的豪华感。直到 2026 款阿维塔12 四激光版上市,这种纠结好像有了新方向 —— 这款集合了长安制造、华为技术和宁德时代电池的车型,从感知硬件到座舱体验,都往日常用车的实处使劲,我近期试驾了一段时间,今天就聊聊它到底合不合家用。

先说说让人意外的辅助驾驶硬件配置。现在不少车都提辅助驾驶,但实际用起来差别不小,关键还是看硬件给得够不够。阿维塔12 四激光版实在的一点,就是把四颗激光雷达做成了全系标配,这在同价位里挺少见的。具体来说,前包围藏着一颗 96 线长距激光雷达,前翼子板两侧和后包围还各有一颗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再加上 12 颗摄像头、12 颗超声波雷达和 1 颗毫米波雷达,总共 29 颗感知元件拼起来,能实现 360 度的环境探测。

可能有人觉得激光雷达多几颗没用,实际用车时这种硬件优势真能转化成安全感。比如在地库这种光线暗的地方,它能提前 15 米就探测到下沉台阶,还会自动减速,不用我盯着地面慌神;上次下雨开高速,路边突然窜出个外卖小哥,激光雷达的响应比我踩刹车快了 0.5 秒,就这半秒时间,刚好避开了碰撞。而且不同雷达分工挺明确,前向的 96 线雷达负责看远处,150 米外的悬空消防栓这种异形障碍物都能识别;侧后方的固态雷达补盲,狭窄路段会车时,能同时盯着对向车、路边行人和后方来车,然后慢慢调整方向避让,不会突然猛刹吓着人。

有了好的 “眼睛”,还得有灵光的 “大脑”,这车搭载的华为乾崑 ADS 4.0 系统就是核心。这套系统据说是经过 10 亿公里实际道路数据训练的,不管是市区堵车还是高速巡航,都能应对。就说高速场景,它能提前 2 公里识别前方施工区域,自动减速到安全速度,还会看车流情况选车道避让。要是左侧车道有大货车,它不会硬着头皮变道,会等货车开远了再动,这点挺符合咱们平时开车的习惯。

城市道路里这套系统的表现也挺省心,升级后的 “车位到车位 2.0” 功能几乎能覆盖日常通勤。从小区地库出发,它能自己规划路线汇入主路;遇到加塞的车,会预判对方意图慢慢调车速,既不会轻易被加塞,也不会剐蹭;快到公司停车场时,还能提前找空车位自动泊进去。新增的 ETC 识别功能很贴心,过收费站不用摸卡递卡,系统自动扣费抬杆,省了不少麻烦。而且它能把激光雷达和视觉系统的信息拼起来,端到端时延缩短了 50%,急刹车的情况也少了很多。暴雨天摄像头被雨水糊住看不清,激光雷达能补位,识别距离误差不超过 10 厘米;夜间会车对方开远光灯晃眼,也能清楚分清路边的行人和电动车。

除了辅助驾驶,电动车用户在意的就是续航和补能,阿维塔12 四激光版给了 “增程 + 纯电” 两种选择,还配了 800V 高压超充技术,算是把续航焦虑考虑到了。

先看增程版,比如 26.99 万的 Max 后驱增程版,搭载 1.5T 四缸增程器,热效率能到 44.39%,配合 52.01kWh 的电池组,CLTC 纯电续航 356 公里,综合续航能到 1270 公里。像我每天通勤 50 公里,一周充一次电就够了,平时根本不用碰油;周末带家人自驾往返 600 公里,出发前满电,回来还有剩余,不用在服务区排队等充电。而且这增程器的噪音控制得不错,怠速时只有 37.7 分贝,坐在车里几乎听不见启动的声音;高速开到 120km/h,车内噪音也才 64.7 分贝,比我之前开的纯电车还安静。油耗表现也还行,WLTC 馈电油耗 5.8L/100km,还能加 92 号汽油,加一箱油比同级增程车省近百元。连续踩 25 次加速都不会没劲,之前老款增程车高速动力不足的问题总算解决了。

纯电版更适合喜欢开快车的朋友。后驱版用的是华为 DriveONE 永磁同步电机,功率可达 237kW,续航 755 公里,城市通勤一周充一次电完全够;四驱版升级成双电机,综合功率 402kW,扭矩可达 687N・m,百公里加速 3.8 秒,推背感很足。这套动力系统有个优点,华为新一代碳化硅电驱能精准控制电机转速,起步不会窜车,高速加速时动力输出很平顺,没有燃油车换挡的顿挫感。

全系标配的 800V 高压平台也很实用,不仅动力效率高,快充还非常方便。搭配全液冷超充桩,能实现 “1 秒接近 1 公里” 的补能速度,10 分钟就能充 300 公里续航,喝瓶水的功夫就够白天用了,不用再站在充电桩旁等待。

纯电版的底盘调校也值得说说,前双叉臂独立悬架加后多连杆独立悬架,再配合高性能空气悬架和 CDC 动态悬架阻尼控制,组成了阿维塔的 “魔毯底盘”。这套系统能根据路面情况实时调悬架软硬,过减速带时,悬架会快速压缩吸收震动,车身几乎不颠;高速过弯时,悬架又会变硬撑住车身,侧倾控制得挺好。不管是想踩油门体验加速乐趣,还是平稳开追求舒适,底盘都能跟上节奏,兼顾了开车和坐车的需求。

坐进车里,座舱体验让人眼前一亮,华为鸿蒙座舱 HarmonySpace 5 配合豪华材质,把科技感和舒适度捏得挺到位。显眼的是 35.4 英寸 4K 一体远端屏加 15.6 英寸悬浮中控屏组成的 “双联屏”,再加上双 6.7 英寸后视屏,四屏联动很方便。4K 分辨率的远端屏显示导航、车速这些核心信息非常清楚,就算正午强光下也不反光;中控屏负责多媒体、车辆设置这些功能,操作流畅度跟旗舰手机差不多,这得益于鸿蒙座舱 5 的底层优化,应用启动快了 30%,多任务切换也不卡。

鸿蒙系统的互联能力很实用,手机靠近车门就能自动解锁,上车后导航、音乐这些应用能无缝转到车机上;家里的智能家居状态会同步显示在中控屏上,下班路上就能提前开空调、启动扫地机器人;后排乘客用手机连上车机,还能自己控制娱乐系统,主驾看导航、副驾追剧、后排听音乐,互相不耽误。语音助手也贴心,能分清主副驾的指令,像 “打开主驾座椅加热”“把温度调低一点” 这种自然的说法都能听懂,响应速度快,准确率也高。

更难得的是,就算是入门版车型,内饰也用了 NAPPA 真皮和实木饰板,座椅填的是高回弹记忆棉,坐上去像陷进沙发里一样舒服。前排零重力座椅是全系标配,不仅能加热、通风、按摩,还能一键切换到 “休憩模式”—— 座椅放倒、空调调到合适温度、音响放轻音乐,午休时能好好歇会儿。全系标配的“英国之宝” 25 扬声器系统,声场效果不错,不管是古典音乐的细腻层次,还是摇滚歌曲的强劲节奏,都能还原得挺好,后排乘客还能通过独立控制区调音量和音效。高配车型的四温区空调很贴心,主驾、副驾、后排左右乘客都能自己设温度,再配合纳米水离子氧颜舱,既能保持空气清新,又能避免长时间坐车皮肤干。

顶配的皇家剧院版把豪华感拉得更满,VIP 四座布局让后排乘客体验更好,座椅按摩升级成 “全身 SPA 模式”,肩颈、腰背、腿部都能按到;中央扶手里有冷暖冰箱,能把饮品温度控制在 0-55℃之间;吸顶娱乐屏支持 4K 高清播放,配合降噪耳机,后排就像移动的私人影院。

仔细看阿维塔12 四激光版的产品思路,能发现它不是单纯堆参数,而是真的在解决用户痛点。长安的制造工艺保证了品质,华为的技术提升了使用体验,宁德时代的电池解决了续航顾虑。比如辅助驾驶方面,它全系标配四颗激光雷达和华为乾崑 ADS 4.0,提车就能用,不用额外加钱升级;内饰配置上,NAPPA 真皮、“英国之宝音”音响这些豪华配置都是全系标配,Ultra 四驱版还直接配了空气悬架。

这车有 4 门 4 座和 4 门 5 座两种布局可选,价格从 25.99 万到 69 万不等,能满足不同需求的用户。外观设计也挺大气,没有花里胡哨的装饰,不管是年轻人开还是家里长辈用,都能接受。

说到底,2026 款阿维塔12 四激光版在 30 万级豪华电动车里,算是把实用需求考虑得比较全的。辅助驾驶硬件扎实,日常开着省心;续航和补能不用慌,增程、纯电任选;内饰配置够豪华,坐进去舒服;底盘调校也兼顾了驾驶和乘坐体验。

它没搞太多花哨的宣传,更多是在日常用车的细节上发力,不管是上下班通勤、接送孩子,还是周末全家自驾,都挺适配。如果近期在看这个价位的豪华电动车,不妨去店里试试,坐一坐感受下座椅舒适度,开一圈体验下辅助驾驶和底盘,车合不合适,自己的感受才非常的准,说不定就能找到适合自家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