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A+H”双资本平台赋能,赛力斯全面夯实“新豪华”硬实力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突围”的关键阶段,赛力斯港股上市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融资扩产”动作,而是一次聚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突围”的关键阶段,赛力斯港股上市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融资扩产”动作,而是一次聚焦自身能力升级的战略布局。

赛力斯此次IPO的底层逻辑非常清晰:将资金精准投向技术研发、产品迭代与服务升级等“能跑起来”的关键领域,筑牢自身核心竞争力,为企业走上更高更大的舞台做好准确。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赛力斯登陆港股的价值,也不在创造了多大的资本神话,而是为行业提供了“以实力谋突破”的高质量发展样本。

1、133倍超额认购、22家基石投资者:市场用“真金白银”验证赛力斯“含金量”

11月5日,赛力斯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引发强烈关注,外界的注意力集中在高达140.16亿港元的募资净额上,这使赛力斯此次上市成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中国车企IPO,也是2025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整车企业IPO。同时,赛力斯也是首家实现“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

透过现象看本质,赛力斯港股IPO的市场热度,反映的是行业对其技术实力、产品价值与发展逻辑的全面认可,其中有两个细节尤其值得注意。

其一是此次IPO公开发售阶段斩获133倍超额认购,这相当于市场用“真金白银”投出的信任票,信心来自企业实打实的业绩。

2016年赛力斯全面转型新能源汽车领域,2021年与华为跨界合作发布问界品牌,确立了智慧重塑豪华的品牌理念。截至目前,问界品牌已推出问界M9、问界M8、问界M7、问界M5四款车型,累计交付超过80万辆。在刚刚过去的10月,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冲上51,456辆,同比增长42.89%,创历史新高;今年1~10月累计销量达356,085辆。

与很多中国车企“以价换量”的模式不同,问界实现了“量价齐飞”:问界M9上市21个月累计交付超25万辆,一举创下50万级车型交付新纪录;问界M8累计交付量突破11万辆,稳坐40万级豪华车市场销量标杆;全新问界M7更是妥妥的“爆款”,上市36天交付便突破2万辆。可以毫不客气地说,问界系列以“新豪华”成功改写了传统豪华品牌长期制霸的市场格局。

高端智能新能源产品销量增长,驱动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最新发布的三季报显示,赛力斯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05.3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12亿元,同比增长31.56%。

第二点值得注意的是,有多达22家知名投资机构参与了本次基石投资,包括重庆产业母基金、林园基金、广发基金、施罗德、中邮理财、星宇香港等,涵盖了地方产业基金、公募基金、国际知名投资机构及产业链合作伙伴。基石投资者合计申购占比高达48.73%。

众所周知,基石投资者作为企业IPO进程中专业且稳健的长期资本代表,其阵容规格直接反映企业的行业认可度与核心价值。基石阵容越“高大上”,越说明上市企业具备强劲竞争力与独特的技术壁垒,拥有清晰且可持续的盈利增长逻辑,在所属赛道占据稀缺地位,能够凭借扎实的基本面与发展潜力获得顶尖资本的深度信赖。

具体到赛力斯,回溯其发展历程,从零部件供应到整车制造,从转型新能源到携手华为共创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企业的每一次重大战略布局,都展现出了极强的行业前瞻性与行动魄力。

进入智电融合时代,赛力斯秉持“软件定义汽车”技术路线与“用户定义汽车”市场导向,始终以技术创新为引擎: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51.98亿元,同比激增154.9%,研发人员占比高达36%,高强度投入催生出赛力斯魔方技术平台、赛力斯超级增程、赛力斯智能安全等一系列创新技术成果,为问界产品的持续迭代和领先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赛力斯在智能电动、辅助驾驶、智能安全、智能制造等方面,均走在行业前沿。举两个例子,问界辅助驾驶行驶总里程突破40亿公里,累计避免潜在碰撞200余万次,在业内稳居“辅助驾驶第一梯队”。赛力斯的三座超级工厂具备高效、智能、尖端、绿色四大特质,实现了关键生产工序100%自动化,质量数据100%自动采集,为问界系列产品的高质量、大规模、快速交付,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果说IPO高倍认购是市场热度与短期认可的直观体现,那么优质基石阵容的重磅加持,便是对赛力斯长期战略价值、技术研发实力与产业生态布局的权威背书,彰显了专业资本对其高质量发展与未来成长性的深度认可。

2、超140亿募资:筑牢“加速跑”根基,开启行业新叙事

资本对赛力斯青眼相看,而赛力斯对资本也有不一样的诉求。从招股书规划可知,赛力斯跳出了传统“融资扩产”的思维惯性,准备将超140亿港元募资精准投向技术研发、产品迭代与服务生态建设三大核心领域。

换句话说,赛力斯要把钱用在“能跑起来”的关键领域,在强化“单项优势”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构建“系统能力”,向全球一流科技企业跃迁。

首先,技术是最重要的护城河,此次港股IPO募资所得约七成都将用于研发投入,主攻方向包括:魔方技术平台升级,提升平台架构能力与性能等;智能座舱及辅助驾驶技术迭代,未来两年企业将加大AI技术投入,提升系统智能化水平与可靠性。此外,赛力斯还将探索人工智能对汽车产业的全方位赋能。

技术的持续突破,需要通过产品传递给用户。目前,问界陆续推出的问界M5、问界M7、问界M8、问界M9系列车型,构建起满足不同场景需求的高端产品矩阵,持续巩固其作为“中国新豪华”品牌领军者的市场地位。

除汽车业务之外,赛力斯的触角也在向更前沿更多元化的领域延伸。10月9日,赛力斯子公司重庆凤凰技术有限公司与火山引擎签署协议,双方将双方围绕“面向多模态云边协同的智能机器人决策、控制与人机增强技术”项目协同攻关,构建“技术研发-场景验证”闭环机制,同时聚焦汽车产业生态数智化升级需求,打造“技术+场景”融合新模式。由此可见,赛力斯并不满足于只做汽车制造商,未来将深度探索“人工智能+”移动智能体的产业化应用落地,将产品打造为有情感、更智慧、更安全、可信赖的移动智能体和生活伙伴,推动公司向技术科技型企业转型。

其次,产品力的升级,也离不开服务生态的同步跟进。赛力斯计划将20%的募资用于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价值。企业将继续深耕服务网络覆盖,增补渠道密度,持续拓展高端用户触达范围,构建“一线引领、多点联动”的销售服务网络,搭建总部到区域到店端的精细化零售管理体系,持续提升终端零售力。

从技术创新到产品迭代,从市场认可到用户信赖,赛力斯正构建起可持续的价值闭环:技术创新赋能产品力跃升,优质产品赢得用户口碑,用户与资本的双重支持助推研发与服务体系升级,形成“技术、产品、用户、市场、再创新”的良性循环。

而赛力斯的成长,不仅惠及用户,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生着深远影响:问界品牌持续扩大30~50万元区间市场份额,改变了消费者对中国汽车的旧有认知,为自主品牌的集体向上扫除障碍;在产业链层面,带动50余家国内供应商技术升级,推动SiC芯片、高压电池等核心部件国产化替代,强化产业链韧性。此外,赛力斯“以技术谋利润,以服务固用户”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也成为行业借鉴学习的范本,助力行业走出“以价换量”的内卷困境。

写在最后:

赛力斯港股上市,是“资本赋能技术,技术驱动发展”的生动实践,更是其从“行业追随者”向“价值引领者”转型的新起点。随着“A+H”双资本平台效能的持续释放,赛力斯将在技术研发、产品迭代、服务生态上持续突破,不仅为用户带来更极致的智慧出行体验,也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树立技术定义、服务标准、生态构建的新标杆。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价格优势”到“价值优势”,赛力斯的进阶之路,正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转型的缩影。未来,依托全维度升级的核心能力,赛力斯将持续推动“中国智造”实现全球价值突围,让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豪华范式”走向世界。

作者|武卫强

编辑|王 磊

责编|祁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