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山西晚报·刻度财经
省内市场业收入下滑、省外市场进展缓慢,今世缘前三季度营收利润双下滑,董事长顾祥悦只能靠打破“大锅饭”寻求公司进一步发展。
继中报不佳后,“江苏第二大白酒企业”今世缘再度交出最弱三季报。
《刻度财经》翻看今世缘最新披露的财报发现,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88.81亿元,同比下降10.66%;归母净利润25.49亿元,同比下降17.39%。这是其自上市以来少有的明显下滑,且幅度为近年最大。
从单季度业绩来看,今世缘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9.3亿元,同比下降26.8%;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大降48.69%,几近“腰斩”。

图源:今世缘2025年三季度报告
这样的业绩似乎很难与今世缘的荣誉相匹配。
此前,今世缘旗下的国缘四开获得2025年“中度酒王年度金榜案例”,成为江苏商务用酒市场主流产品,其品牌曾获“江苏精品”认证、“全国质量奖”,且作为区域酒企,“国缘”品牌还曾被指定为外交部外交接待用酒。
然而,面临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以及激烈的行业竞争,今世缘还是未能逃脱调整期。
一边是终端需求疲软、头部品牌下沉挤压与区域竞品围剿,一边是销售费用高增侵蚀利润,省外全国化进展缓慢,高端、低端产品营收全面下滑,这使得今世缘的“全国化梦”面临严峻考验。
01
高端酒、低端酒全部崩盘
2025年1-9月份,今世缘营业收入为88.81亿元,同比下降10.66%,较上半年4.84%的降幅进一步扩大。
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9.30亿元,同比大幅下滑26.78%,反映出终端需求疲软态势加剧,且未能通过旺季(中秋国庆)实现业绩修复。
“禁酒令”的下发、“健康饮酒、理性饮酒”的消费趋势,以及头部品牌(茅台、五粮液等)的下沉和区域竞品(洋河、古井贡酒)激烈竞争,压得今世缘喘不过气。
无论是主打高端商务的“国缘”,聚焦次高端及婚宴市场的“今世缘”,还是定位大众消费的“高沟”,都没能为今世缘带来业绩提振。
报告显示,按等级划分,2025年1-9月,公司的特A+类产品(出厂指导价300元以上产品)、A类(出厂指导价50—100元价位带产品)、B类产品(出厂指导价20—50元价位带产品),C类和D类产品(出厂指导价20元以下价位带产品)的收入分别为54.35亿元、28.71亿元、3.01亿元、1.07亿元、0.42亿元。

图源:仲景食品2025年三季度报告
在这五类产品中,除A类产品外销售收入同比微增 0.32%外,其余产品收入全部下滑,同比降幅均在两位数,最高达到31%。
在营收下滑背景下,今世缘上涨的销售费用又进一步侵蚀了利润。
为提高产品销量,今世缘在央视和地方卫视等传统媒体,以及核心城市商圈、高速路牌等户外渠道投放了大量广告。同时,斥资赞助“苏超”联赛,希望借助体育营销拉升品牌热度,提高高端品牌“国缘”的曝光,强化“中国新一代高端白酒”定位。
同时,花费大量资金用于经销商开店补贴(装修补贴、首批进货返利)、终端陈列费(商超堆头、酒店专柜展示费)、乡镇网点开发奖励、省外销售团队扩充,以及针对电商等线上渠道(如天猫、京东官方旗舰店)的运营推广费用。
叠加今世缘为了去库存和打造品牌IP开展的“买赠”“满减”“宴席政策”等促销活动,以及“今世缘喜文化节”“高沟非遗酿酒工艺体验游”等活动,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合计16.10亿元,同比增长5.53%。

图源:今世缘2025年三季度报告
但是这些投入换来的收益并不高,导致今世缘2025年利润严重下滑。
2025年1-9月,今世缘归母净利润为25.49亿元,同比下降17.39%。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为3.20亿元,同比降幅达48.69%。
02
今世缘被茅台、洋河“上挤下压”
在头部酒企加速下沉的背景下,面临激烈竞争的区域酒企正在集体向全国化转型,今世缘也不例外。
在省内,今世缘面临多个品牌竞争。
同为苏酒的洋河在南京、苏南等地通过“百日攻坚”强化终端陈列;安徽口子窖通过兼香型定位渗透徐州、连云港等地;汾酒、泸州老窖等外来品牌在乡镇市场的铺货率得到提升,分食了省内300元以下价位的市场。
这使得今世缘“高端受挤、中端被抢、低端遇围剿”的局面愈发突出。
2025年1-9月份,作为今世缘基本盘的省内市场全面失守,营收79.55亿元,同比下降12.4%。

图源:今世缘2025年三季度报告
按地区分,省内六个大区中(淮安大区、南京大区、苏南大区、苏中大区、盐城大区、淮海大区),除苏中大区收入同比微增0.1%外,其余大区的收入全部呈下滑态势。淮安大区作为今世缘在江苏的“老家”,降幅高达10%以上。
这两年,今世缘持续向省外市场延伸,将其视为重要增长极,试图通过聚焦重点板块、强化品牌培育、优化渠道体系提升省外市场占有率。
该公司将“国缘”系列(尤其是国缘V9清雅酱香、国缘四开、国缘对开)作为省外拓展的核心载体,通过“与大事结缘、同成功相伴”的传播方略,在华东非江苏区域、华中部分省会城市等重点区域开展高端品鉴会、政企合作活动(如联合当地商会举办“国缘V9商务宴请论坛”),强化自身“中国新一代高端白酒”定位,适配省外高端消费场景需求。
同时,借助国缘V9“清雅酱香”的工艺差异化(为清雅酱香型白酒团体标准制定者),在省外市场打造“健康高端白酒”标签,区别于传统酱香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按照这一打法,2025年1-9月,今世缘不断在省外的线上线下渠道扩充“军队”。
在线下渠道,公司前三季度新增经销商133家,其间关闭53家,净增80家,省外经销商数冲高至695家,并通过“高端品鉴会+核心终端包场”组合策略进行用户教育。

图源:今世缘2025年三季度报告
在线上,依托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省外专属旗舰店,并针对省外消费者推出“新客首单立减”“批量订购折扣”等政策,并通过直播带货(邀请当地KOL合作)推广国缘V9、高沟标样等产品。
这些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今世缘省外市场收入的增长,但就目前来看有些杯水车薪。
数据显示,2025年1-9月份,公司省外收入为8.04亿元,同比仅增长0.06%,未能填补省内营业收入下滑缺口(省内营收同比下降12.4%),营收占比不到10%,全国化进展缓慢。
这样的业绩与高管们丰厚的薪酬形成了鲜明对比。
03
业绩越差,薪资越高?
“我们将深化内部改革,打破‘大锅饭’,推行高管薪酬与业绩强挂钩的考核机制,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在上个月的国缘V9·2025(第十二届)苏商发展大会上,苏商会联席会长,今世缘董事长顾祥悦立下了这个“军令状”。
这背后潜藏着的,是今世缘高管完不成KPI但涨薪依旧的问题,包括顾祥悦自己。
自2021年升任董事长以来,顾祥悦年薪节节高升,2022年薪酬为127万元、2023年涨薪40万元至167万元。
彼时在顾祥悦的带领下,今世缘的营收已经实现了从50亿到100亿的跨越,加薪似乎是无可厚非,更何况当时顾祥悦的薪酬还不如四位副总经理,公司排名屈居第五。
直到2024年,顾祥悦年薪再涨22万元达到189万元,成为今世缘薪酬最高的高管。在20家A股白酒企业中,其薪酬也仅次于金徽酒、舍得酒业及口子窖,排名第四。
不只是顾祥悦。2024年,今世缘管理层中有12名高管年薪超150万元,年薪总额以2173万元位列A股白酒企业第三名。
但是,今世缘当年的业绩并不出彩。
数据显示,2024年,今世缘的营收增长14.3%至115.4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8.8%至34.1亿元,虽然营收和净利润双增,但均未达成目标(总营收122亿元左右,净利润37亿元左右)。

图源:今世缘2024年年度报告
这份财务数据就像是一个预告,预示着2025年的今世缘将走上下坡路。但当时,破百亿的营收让顾祥悦以及整个高管团队认为,今世缘还可以再往前迈进一大步。
作为一家区域酒企,顾祥悦掌舵的今世缘在“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营收力争达150亿元。
结果,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增速再度下滑超10%,全年目标完成的概率极低。就连公司管理层也在最新投资者调研中坦言:“今年三、四季度仍将延续二季度趋势,降幅或略有收窄”。
危机之下,顾祥悦提出将深化内部改革,打破“大锅饭”,表示要推行高管薪酬与业绩强挂钩的考核机制,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与此同时,今世缘还设立了“3333”战略人才工程,进行人才建设相关投入(培训费用、招聘费用、激励奖金),重点投向省外团队培育与技术人才研发支持,为“3333”工程落地提供资金支撑。
在白酒行业的存量竞争已进入深水区之际,今世缘仅靠营销费用投入与品牌营销已经难以突围,只有在“上挤下压”的行业环境中守住基本盘、激活省外增长极,才能在行业洗牌中找到生存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是基于相关企业的法定信息披露义务,以其公开发布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业绩快报、定期公告、法定披露文件及指定渠道发布的公开资料)为主要研究依据的独立分析。刻度财经致力于确保分析内容的客观性与中立性,但不保证所载信息的绝对准确性与完整性,亦不保证其持续更新。本文所涉及的观点或结论仅供信息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决策依据,刻度财经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内容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来 源:刻度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