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宋祖儿主演的《无忧渡》在爱奇艺“空降”播出,首日上线6集,总播放期17天。该剧因宋祖儿2023年税务风波被压近两年,此次零宣发突袭引发关注。
《无忧渡》首播数据非常亮眼:开播2小时登顶猫眼热度榜,首播6集热度破6000,然而热度过后,评分迅速跌破6分,这种“高热低分”反差也实在是少见。从剧情上来说,网友的热议集中于题材创新(单元剧唐风志怪)与制作质感(无滤镜写实画面),相比之下,《无忧渡》的负面争议更突出:宋祖儿被批台词含糊、演技单一,剧情改编弱化原著女主性格,首集节奏拖沓。

相较于剧的问题,这里面最大的争议仍围绕在宋祖儿的税务问题——2023年8月被前公司员工实名举报偷税漏税4500万元,举报称其通过拆分合同、私人账户收款及注销公司等方式避税。税务部门介入调查后,宋祖儿工作室于2024年8月声明称,经核查“无偷逃税款行为”,且举报内容系“恶意歪曲事实”,强调其主动排查前公司遗留问题并完成自查自纠。虽补税并归咎前公司,但公众对“补税免责”分歧巨大:粉丝力挺“法律澄清”,反对者斥“道德失格”,认为《无忧渡》空降播出是资本运作的结果,质疑“补缴即洗白”的行业潜规则,批评“金钱赎罪”现象,抵制其复出。

尽管网友质疑其“补缴即洗白”,但其主演的《无忧渡》为S+级项目,平台需回收数亿元投资成本,这部剧成为宋祖儿形象修复试金石,其市场接受度将直接影响《折腰》等积压剧命运,为这些剧的复出提供筹码。

宋祖儿若能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复出,那同样有着税务问题的袁冰妍是不是也可以复出?都是税务问题,但仔细复盘一下会发现袁冰妍的性质跟宋祖儿有所不同,她复出的机会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袁冰妍在2023年9月因存在少缴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等问题,被追缴税款、滞纳金及罚款总计约430万元。与宋祖儿不同,袁冰妍的税务问题已获官方实锤,由国家税务总局直接通报。通报指出,袁冰妍在多次提醒后仍未彻底整改,最终导致其微博禁言。她的问题被官方定性为“知法犯法”,且缺乏有效澄清空间。就连她参演的剧集《倾城亦清欢》已面临换角或AI换脸的境况。

在危机公关处理方面,宋祖儿团队通过“天选古人”造型营销、CP向剪辑等手法转移焦点,负面舆情在72小时内断崖式下跌,袁冰妍的税务问题导致其微博禁言后,资本方迅速切割。即便粉丝以“宋祖儿复出”为由喊冤,但官方通报明确其“屡教不改”,行业将其视为负面典型,更重要的是她缺乏宋祖儿的多部待播剧作为谈判筹码,复出缺乏商业价值支撑。
粉丝在这件事里,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宋祖儿的粉丝在事件初期迅速整理拍摄花絮、税务声明等证据,强调其“清白”与敬业,并积极宣传《无忧渡》以挽回口碑,部分粉丝转为“事业粉”,呼吁公众关注作品而非旧闻,称“法律已还她公道”。袁冰妍虽说也有少数死忠粉仍坚持“等待反转”,但声量微弱,多数粉丝对官方通报感到震惊,直言“脱粉回踩”,批评其“自毁前程”。袁冰妍超话中出现“纳税教育帖”,呼吁其他艺人引以为戒。

简单来说,宋祖儿的复出本质是资本与监管博弈的结果——税务问题被归咎于“公司交接”,资本深度介入(如爱奇艺、腾讯等平台与其作品绑定),平台为保项目投入,借“自查自纠”名义将其风险降级,让她成为“可挽救”案例;而袁冰妍因官方定性与资本撤离,官方定性+整改态度恶劣+无资本兜底,使其复出可能性趋近于零。即便粉丝呼吁“公平”,但行业对“二次实锤”艺人容忍度极低,成为行业“杀鸡儆猴”的典型。

两人案例折射出文娱行业的两条铁律:一、资本力量可局部改写规则,但需以“不触犯官方底线”为前提;二、公众记忆短暂,但官方通报的权威性不可逆,尤其对“屡教不改”的人。袁冰妍目前的处境更接近范冰冰、邓伦等“封杀型”艺人;而宋祖儿的“成功”仅是资本与舆论操控下的特例,难以复制。
一种事件,两种结果,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