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ICML 2026新规「避坑」指南:参会非必须、原稿将公开、互审设上限

机器之心报道 机器之心编辑部 要投 ICML 2026 顶会的小伙伴需要注意了,论文征集有了新规,包括但不限于: 论文被

机器之心报道

机器之心编辑部

要投 ICML 2026 顶会的小伙伴需要注意了,论文征集有了新规,包括但不限于:

论文被接收的作者可选择是否参会; 已接收论文的原始提交版本将被公开; 互审论文的数量有了限制。

ICML 2026 征稿新规

ICML 2026 将于 2026 年 7 月 7 日至 12 日在韩国首尔举办,届时所有论文将采用双盲审稿机制,最终被录用的论文将在大会上进行展示。

投稿须以单个文件形式提交,具体要求如下:

正文部分最多 8 页; 参考文献、影响声明和附录部分页数不限; 补充材料不再设单独提交截止日期。

注:论文被录用后,作者可在最终版本中为正文部分额外增加 1 页。

政策变更:论文被接收后,作者可选择是否参会

在论文录用通知发出后,作者需在指定日期前决定:是否选择亲自到会现场进行报告,或仅将论文收录至会议论文集(不进行现场展示)。

无论作者选择哪种方式,所有被录用的论文在论文集中的待遇完全相同,这些论文都将有资格参与 ICML 奖项评选。

对于仅选择论文收录(不参会展示)的论文,应至少有一位作者完成线上注册(virtual registration)。

政策变更:除定稿版本外,将公开论文的原始投稿版本

对于所有被录用的论文,除了最终的定稿版本之外,大会还将公开以下内容:

原始投稿版本(包括补充材料); 匿名评审意见; 元评审(meta-reviews); rebuttal; 以及评审人与作者之间的讨论记录。

此外,被拒稿的论文作者也可以选择是否公开他们的原始投稿版本、评审意见、元评审、rebuttal 以及评审讨论记录。

不仅如此,ICML 2026 还提出了其他要求:

同一个人不能被太多论文同时指定为互评人; 将更新评审过程中使用 AI 工具的相关政策(具体细节将于稍后公布)。

凡是不符合上述规定的论文,将直接拒稿且不进入评审环节。

征稿主题

ICML 2026 征稿主题包括:

通用机器学习(主动学习、聚类、在线学习、排序、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和自监督学习、时间序列分析等) 深度学习(架构、生成模型、理论等) 评估(方法论、元研究、可复现性和有效性、人机交互等) 机器学习理论(统计学习理论、多臂老虎机算法、博弈论、决策理论等) 机器学习系统(改进的实现和可扩展性、硬件、库、分布式方法等) 优化(凸优化和非凸优化、矩阵 / 张量方法、随机方法、在线方法等) 概率方法(贝叶斯方法、图模型、蒙特卡罗方法等) 强化学习(决策与控制、规划、分层强化学习、机器人学等) 可信机器学习(可靠性、因果关系、公平性等) 应用驱动型机器学习(机器学习社区感兴趣的创新技术、问题和数据集,以及最终用户在医疗保健、物理科学、生物科学、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和气候等领域的应用需求)

重要日期

首先是论文各部分的提交截止日期:

提交网站开放日期:2026 年 1 月 8 日(这也是建议的 OpenReview 账户创建截止日期,对于尚未拥有 OpenReview 账户的作者来说请提前注册,否则无法保证账户及时激活) 摘要提交截止日期:2026 年 1 月 23 日 全文提交截止日期:2026 年 1 月 28 日

提交网站:https://openreview.net/group?id=ICML.cc/2026/Conference

需要注意的是:摘要和论文提交截止日期为「严格截止」,不会有任何形式的延期。

摘要 / 标题 / 作者身份修改:

作者须在摘要提交截止前填写完整标题、作者名单和摘要; 标题与摘要可在全文提交截止前修改,但若「占位」式摘要在全文阶段被大幅改写,可能会被直接移除而不予审查; 摘要截止后,作者名单不可新增或删除,但允许调整顺序。若确需修改作者名单,须书面说明并经项目主席批准,仅在特殊情况下获准。

评审机制

互审要求:ICML 要求作者参与评审工作,设有两项要求:

1. 每篇论文的互审要求:

所有提交必须至少有一位作者同意担任 ICML 的审稿人,指定的作者应具备「同行评审常见问题解答」中定义的审稿资格; 今年新规:一位作者最多只能在其本人的 2 篇提交中被指定为互审审稿人; 例外情况:如果所有作者均不符合资格,或者所有合格作者均已担任 2 篇提交的互审审稿人,或正在担任 ICML 2026 的 SAC(Senior Area Chair,高级领域主席)、AC(Area Chair,领域主席)或其他组织职务,则该提交可豁免此要求。在提交摘要时,系统会要求指定一位作者履行该义务或声明豁免。

2. 每位作者的互审要求:

若某作者有 4 篇或以上投稿,则必须担任 ICML 评审员(可为其中两篇论文担任互评评审员); 若评审员短缺,项目主席可将此门槛降低为 3 篇,并提前通知相关作者; 例外情况:担任 AC、SAC 或其他组织角色的作者自动豁免。

需要注意的是:若未满足互评要求,投稿可能会被直接拒稿。此外,未按时或草率完成评审的评审员,其投稿亦可能被拒。

双盲评审政策:

所有投稿必须匿名化,不得包含任何有意或无意泄露作者身份的信息; 作者可以将论文发布在 arXiv 等预印本平台,也可在评审期间进行公开演讲,但不得宣传论文为「ICML 投稿中」; 若存在非匿名版本,正式提交版本不得引用或提及该版本。

禁止双重 / 并行投稿:

禁止向多个会议或期刊重复投稿或投稿实质相同的内容,违规将导致稿件被拒或移出会议论文集。不过,在未正式出版的 workshop 上展示的论文不违反该规定。

评审标准:

论文应报告原创、严谨且对机器学习领域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 所有论点必须以可复现实验或坚实的理论分析支持,并清晰说明与现有工作的关系与差异。

生成式 AI 使用规定:

允许作者使用生成式 AI(如大语言模型)辅助写作或研究,但作者须对论文内容负全部责任; LLM 不能署名为作者; 禁止任何形式的「提示注入」(prompt injection),违者直接拒稿; 评审过程中可能会使用 AI 工具辅助,但不会允许完全由 AI 执行评审。

同行评审伦理规范:作者必须遵守标准的科研与评审伦理,包括:

禁止抄袭 禁止提示注入 禁止在评审期间宣传「正在投稿至 ICML」 禁止与评审员、AC 或 SAC 串通以谋取有利或不利评审

需要注意的是,违规者可能面临制裁或拒稿,其信息也可能被通报至其他学术机构。

影响声明:

每篇论文须附带潜在社会影响说明,包括伦理及未来社会影响,该声明应置于论文末尾独立部分(与致谢同处、参考文献之前),且不计入页数限制。

若研究仅推动机器学习领域进步,可使用如下简短模板:

「本论文旨在推动机器学习领域的发展。我们认为本研究并无需特别强调的社会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评审员与 AC 可将论文标记为伦理审查对象,严重违规者可能因伦理问题被拒稿。

通俗摘要:被接收论文作者需提交简明易懂的通俗摘要,以便向公众传达研究意义。官方将提供具体示例与模板。

可选自评排名:与往年类似,多篇投稿的作者可自愿对其论文进行质量排序。

参考链接:

https://x.com/icmlconf/status/1986089104367308805

https://icml.cc/Conferences/2026/CallForPa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