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2025年深秋,全球能源转型的步伐正在加快,中国在其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在此背景下,光伏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吸引了全球业界的目光。
10月29日,在江苏昆山举办的第三届国际钙钛矿光伏产业大会上,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了其GW级产线生产的首片全尺寸钙钛矿组件。这一尺寸达1150×2400mm的组件,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量产商业化产品,标志着中国钙钛矿产业完成了从前沿探索到规模化落地的关键一跃,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注入了强劲的“中国动能”。

01 尺寸与效率的巅峰:十年研发铸就产业里程碑
任何一项颠覆性技术的诞生,都离不开长期的坚持与积累。协鑫光电此次的成功,是其团队十年如一日深耕的结果。
回顾其发展历程,协鑫光电实现了三次历史性的跨越。最初是从实验室里2048平方厘米的样品起步,随后迈向了2平方米百兆瓦中试线的规模化验证。
如今,面积达到2.76平方米的GW级量产组件正式下线,这不仅是尺寸上的巨大飞跃,更是产业成熟度的有力证明。
这一成果的背后,是协鑫光电对一系列核心技术瓶颈的成功突破。钙钛矿技术产业化的主要挑战在于大面积制备的均匀性、效率和长期稳定性。
协鑫通过在技术集成与制造工艺上的重大创新,攻克了大面积均匀涂布、缺陷精准控制以及封装长期可靠性等一系列难题,在转换效率、稳定性与制造成本三大核心指标上均取得突破。
02 技术融合的智慧:协同晶硅开辟光伏新赛道
此次亮相的钙钛矿组件,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尺寸和效率,更在于它为整个光伏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该组件采用了创新的四端叠层架构。这一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它能够与现有的主流晶硅技术生产线(如TOPCon、BC及HJT)实现无缝兼容与协同。
这意味着,钙钛矿技术并非要完全取代传统晶硅技术,而是可以通过叠层的方式,在现有产业链基础上进行升级,大幅提升光电转换效率。
这种融合策略极大地降低了新技术的应用门槛,避免了对现有庞大产能的颠覆性冲击。
通过提升单位面积的发电功率,大尺寸组件能有效降低电站建设中的土地、支架等系统成本,从而进一步推动度电成本的下降,重新定义了光伏产业的降本逻辑。
03昆山沃土的远见:产业生态与百亿目标
一项新技术的成功产业化,离不开肥沃的产业土壤和地方政府的远见卓识。协鑫集团与昆山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02年,深厚的合作基础为协鑫光电的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昆山市的大力扶持下,协鑫光电的钙钛矿项目顺利完成了从科技成果孵化到产业化的全过程。
目前,协鑫光电正在昆山紧锣密鼓地建设全球首条2GW大规格钙钛矿生产线。该项目总投资高达50亿元,预计到2027年,产值有望突破百亿元大关,成为当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面向未来,协鑫光电制定了清晰的发展蓝图。公司将加速GW级产线的全面运行以释放产能,并持续优化工艺,提升良率与效率。
同时,公司将致力于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通过携手上下游合作伙伴,完善从原材料供应、核心设备制造到系统集成等各个环节,推动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巩固其在全球钙钛矿领域的领先地位。
协鑫光电全球最大尺寸钙钛矿组件的问世,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乃至全球光伏产业迈向新时代的一个缩影。它证明了钙钛矿技术作为下一代光伏主流技术的巨大潜力,也展示了中国企业在全球新能源赛道上的创新实力和雄心。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产业链的日益完善,一个由钙钛矿驱动的、更高效、更经济的绿色能源未来正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