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这条对温州更重要的高铁,为什么一直没进展?原因......

01♪瓯柑楼市 OUGANLOUSHI日前,温福高铁(设计时速350km/h)开工,预计在2030年开通运营。这时候,不

01

瓯柑楼市 OUGANLOUSHI

日前,温福高铁(设计时速350km/h)开工,预计在2030年开通运营。

这时候,不少人又把目光投向了甬台温高铁。

其实,早在20年前,温福铁路(设计时速250km/h)开工后,甬台温铁路也紧接着开工,共同形成杭深铁路,于2009年同步开通。

然而这一回,当温福高铁开工后,并没有向北延伸至宁波的消息,反而设置了一条联络线连接杭温高铁。

迄今为止,甬台温高铁并没有列入相关建设计划中,依旧只是规划。

当甬台温高铁未启动建设,今后从上海至广州/深圳,将绕行杭州,或通过现甬台温铁路降速运行,成为沿海东南沿海高铁缺失的一段。

甬莞高铁示意图

当前,从温州到宁波,乘坐动车最快也要超过1小时30分(车次极少),多数车次约2小时。

前往上海,最快也要超过2小时30分(车次极少),多数车次在约3小时甚至更久。

如果甬台温高铁能建成,温州前往宁波有望缩短至1小时内,前往上海有望控制在约2小时,并与杭温高铁、温福高铁在温州形成Y字形高铁枢纽。

不过,从各方面信息来看,这依旧只是规划,短期内无法实现。

02

瓯柑楼市 OUGANLOUSHI

为什么甬台温高铁迟迟未启动?官方渠道,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不过,有这么两个说法,在网络上比较常见。

首先,温州北上的高铁线路较多,已有杭温高铁、杭绍台高铁、甬台温铁路、金温铁路。

除了时速较低的甬台温铁路可连接在建的通苏嘉甬高铁北上,其他线路全部绕经杭州。

温州北上铁路示意图

其次,各地对线路走向存在争议。比如,乐清向北直达温岭,还是绕经玉环?宁海向北直达宁波市区,还是绕经象山?

当前,台州正将杭绍台高铁向南延伸至玉环,似乎想在未来的甬台温高铁线路走向中抢占先机。

倘若今后甬台温高铁从乐清北部直达温岭,玉环将形成一条断头高铁。

而绕经玉环、象山,这条高铁将变得越来越绕,不仅总里程及投资额增加,而且因曲线过多而影响实际运行时速,导致高铁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甬台温高铁争议线路示意图

正如杭温高铁,因线路走向、曲线过多等问题,最终无法实现从温州前往约1小时的预期目标。

站在温州角度,要建甬台温高铁,线路需顺直一些。倘若线路绕来绕去,将难以实现预期目标,重蹈杭温高铁覆辙。

因此,这条高铁很可能涉及到各地之间的博弈,推进难度很大。

03

瓯柑楼市 OUGANLOUSHI

既然已有多条北上线路,为什么甬台温高铁对温州还是很重要?

因为甬台温高铁看似通往宁波,实则要连接在建的通苏嘉甬高铁,直抵上海、苏州,深入长三角核心。

该高铁还能跨过长江前往南通,并继续北上通往苏北、山东的城市。

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真正的核心与龙头,也是中国内地真正的国际大都市。

温州想要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推进对外开放,需缩短前往上海的通行时间。

长三角城市群示意图

此前,温州通过建设杭温高铁,拟实现前往杭州约1小时、前往上海与南京约2小时目标,但最终未能实现。

如今,想要实现前往上海约2小时目标,只能寄希望于甬台温高铁。

或许温州人觉得上海、杭州等长三角重点城市很近,但在他们看来,温州很远。

既然长三角核心区域有好几座不输温州的城市,为什么要前往长三角外围的温州?

上海向南到温州,高铁普遍要约3小时。而上海往北坐高铁约3小时,都能到直线700多公里外的济南了。

知名自媒体关于温州“远”的描述

当前,温州正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尽管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也有很多阻力,人才流动正是重要阻力之一。

不少长三角核心城市的优质企业与投资项目,因员工觉得温州远而不愿来,从而难以招引。即便成功招引,也出现大批员工离职、需重新招人的现象。

只有线路更直、时速更快、时间更短、效率更高的高铁,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扭转温州的区位相对劣势,形成高铁枢纽,以更好地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实现人才、物资、信息的快速流动。

04

瓯柑楼市 OUGANLOUSHI

城市的兴衰,与商道的兴衰密切相关。发达城市大多位于商道节点之上。只有扼守商道节点,才能降低成本,获得更多机会,吸引商业、产业落户。

现在,高铁就是重要商道,高铁枢纽就是商道节点。建成高铁枢纽,将是温州缩小与省会城市差距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经历过交通闭塞、发展落后的温州人,自然知道交通对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从金温铁路到杭温高铁,从争取政策支持到注入民间资本,都是温州人发扬“四千精神”的写照。

高铁

但是,仅仅杭温高铁、温福高铁,温州仍不足以支撑起一座强有力的高铁枢纽。

融入长三角,温州还需建设甬台温高铁。拓展腹地,温州还需建设温上高铁、温武吉铁路。

建成真正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温州依旧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