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 2026 年二建考生:备考25年的二建考生注意啦!26年二建关键时间节点参考已经帮大家整理出来了!现在还没启动备考的宝子真的要抓紧了,时间不等人!26年好好准备就能一次拿下证书,错过又要等一年!

一、关于考试时间节点
考试最忌讳的就是临时抱佛脚,现学现卖。这样其实对于整体的备考而言帮助意义不大,需要详细了解到考试的各个流程的关键时间,提前做好规划避免来不及或者不够用。

二、关于考试科目
(1)二建考试科目共3科:笔试:《法规》、《管理》、《实务》


三、关于报考须知
1)报考条件:
中专及以上学历,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具备相关工作年限满2年。
2)报名步骤:
登录各省市人事考试网/住 建厅→选择二级建造师报名→选择考试科目→选择审核地点→选择报考条件→填写个人信息→选择学历信息→选择审核地点→确认个人信息→网上缴费→报名结束
3)报名相关资料:身份证+学历证明(需填写证书编号)+电子照片
(标准证件照、大于10KB、像素296*413)

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既然要决定备考了,那么就要提前把东西给准备好,特别是各种备考工具和资料。当然这里的话建议是在精不在多,特别是资料多了反而成为负担,具体的可以参考下面这些主流的:
1.教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教材的话不用多说,备考一定要准备的,因为所有的原考点都出自教材上面,要注意别买错了买成有的机构的教辅。各大电商平台都有,认准当年的一般很少会买到假货。

2.资料——《题管佳文档》小程序
资料不用多这几样足够了:《学霸笔记》、《思维导图》、《必刷600母题》,这些都是备考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学霸笔记》总结精炼了章节的知识点,《思维导图》梳理归纳了知识框架方便随时查阅,《必刷600母题》各章节高频考点习题锻炼题感。

3.刷题——《二建刷题》小程序
刷题是备考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碎片化时间特别需要刷题工具的辅助。市场上主流的题库软件很多,反响比较不错的是《二建刷题》,其特点是:更新快、原题率高、还有知识点和押题卷功能,性价比综合对比很高。

4.网课——某鱼(低价)、小破站(免费)、网销机构(跟班高质量)
老师主要是要先听再选,不然的话很容易踩坑,不一定非得名师,适合的才最重要。因为每个人的基础和接受力不同,因此有的老师可能就不太适合自身。下面这些老师都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大家可以去试听一下选择适合自己的。

法规:陈印、王欣、刘丹、安国庆、王竹梅
管理:张君、龙炎飞、赵春晓、陈晨、宿吉南
建筑:赵爱林、金月、周超、江玲、江陵俊
市政:胡宗强、董雨佳、李四德、董祥、晁高点
机电:苏婷、唐琼、朱培浩、王克、机电小超人
公路:安慧、李洪革、凌平平、李昌春、高玲泠
矿业:赵景满、黄海刚、王强、陈辉、陈世博
水利:赵珊珊、李想、李顺顺、刘二林、吴长春
五、备考科目章节1.《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重点章节:第1、2、3、4、5、6章
第1章:组织与目标(约10分)
第2章: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约10分)
第3章:进度(约12分)
第4章:质量(约15分)
第5章:成本(约20分)
第6章:施工安全(约15分)

2.《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重点章节:第1、4、5、6、7章
第1章:基本法(约18分)
第4章:发承法(约12分)
第5章:合同法(约10分)
第6章:安全生产法(约15分)
第7章:质量法(约11分)

3.《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重点章节:第3、6、7、8、9、11章
第3章:施工技术(约28分)
第6章:资质与施工(约15分)
第7章:投标与合同(约16分)
第8章:进度管理(约15分)
第9章:质量管理(约12分)
第11章:安全管理(约14分)

核心目标:吃透教材细节(以官方教材为核心)、搭建知识框架、扫清基础盲区,配合题库小程序刷题强化,按 “法规→管理→实务” 顺序逐章突破,符合 “先易后难” 的备考逻辑。
法规科目1.每学完 1 章,参照《建设工程法律法规选编》体系,用思维导图梳理 “法规体系→基本制度→法律责任” 层级逻辑;同步刷完题库小程序里面的章节题(单选 + 多选),错题需定位教材对应法条(如《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标注,当天补漏。

2.辅助记忆:对易混点采用 “数字口诀 + 对比表格” 强化,如依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将 “投标保证金≤项目估算价 2%”“履约保证金≤合同价 10%” 编口诀;将 “建设单位安全责任(提供安全施工资料)” 与 “施工单位安全责任(编专项方案)” 制成对比表,关联法条编号。
管理科目1.逐章研读教材,聚焦 “项目组织管理(教材重点内容)、成本控制(重点内容)、进度计划(重点内容)、合同管理(重点内容)” 四大核心板块(占考试分值 70% 以上),标注核心公式(如赢得值法:CV=BCWP-ACWP)、关键表格(如 “施工成本核算对象划分表”)。

2.难点突破:对 “双代号网络图绘制”(参照《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 绘图标准)、“成本偏差分析”,先拆解例题逻辑,再通过 3-5 道同类题强化应用,总结 “公式应用场景 + 步骤模板”。
实务科目(以建筑工程专业为例)1.拆分 “技术 + 管理” 模块:技术部分(如模板工程、混凝土施工)结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工艺流程图理解,标注 “验收主控项目”;管理部分(如索赔程序、质量事故处理)联动法规 / 管理知识,明确 “教材依据(如实务教材重点内容)” 与 “答题逻辑(问题→责任判定→处理流程)”。

2.每章学完后,用思维导图梳理 “技术流程 + 管理要点”(如 “钢筋绑扎→质量检查(间距 / 锚固长度)→常见问题(漏绑 / 锈蚀处理)”);刷题库的章节案例题时,在笔记本上写出 “问题→对应知识点→答题关键词” 推导过程,贴合考试 “按点赋分” 要求。
第二阶段:强化突破期(建议 3-4 周)核心目标:抓高频考点(参考近 5 年真题)、补薄弱项、形成答题套路,以题库小程序为核心工具。快速过一遍章节习题,重点回顾错题和真题。
真题专项突破1.在《二建刷题》小程序按 “章节→套卷” 刷题:先分章节刷真题,在习题笔记下标注考点考查频率(如法规 “招标投标法” 每年考 3-5 分、实务 “屋面防水施工” 近 3 年考 2 次);再按考试时间(法规 / 管理 3 小时、实务 4 小时)完成套卷,模拟考场状态。

2.错题分析:按 “错因类型” 分类(知识点遗漏、审题偏差、计算错误、案例采分点缺失,如未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 条款答题),定位教材 / 笔记对应考点,整理 “个人薄弱点清单”。
科目针对性提升1.法规:聚焦高频易错点(如 “行政复议 vs 行政诉讼”“定金 vs 违约金”),用 “错题 + 同类题” 专项训练,总结避坑技巧(如多选题 “必须”“所有” 等绝对化表述,需对照教材原文验证)。
2.管理:针对计算题薄弱项(如赢得值法、进度偏差计算),集中练习 10-15 道典型题,归纳 “公式→代入数据→结果判定” 步骤;对表格类考点(如 “施工组织设计分类表”),用对比记忆表强化区分。
3.实务:
(1)技术模块:筛选近 3 年真题高频工艺(如防水施工、砌体工程),制 “技术考点 + 案例问法” 对照表,明确 “工艺步骤→质量要求→安全措施” 答题逻辑;
(2)管理模块:总结 “索赔、质量事故” 等案例答题模板(如索赔:“索赔事件→责任判定→证据→工期 / 费用计算”),通过 5-8 道真题案例强化应用。
4.每周复盘:周日花 1 小时用 “考点掌握度表格”(分 “熟练 / 一般 / 薄弱” 三档)复盘,对 “一般 / 薄弱” 项(如管理 “进度控制”)安排下周专项突破,避免知识死角。
第三阶段:冲刺模拟期(建议 2-3 周)核心目标:模拟实战、优化答题策略、调整身心节奏,匹配考试生物钟。
模考训练1.每周完成 2-3 套高质量卷(优先近 3 年真题套卷+题库小程序押题卷),严格按考试时间作答(法规 / 管理 9:00-12:00、实务 14:00-18:00),训练时间分配(如法规单选≤1 分钟 / 题、实务案例≤20 分钟 / 题)。

2.答题规范:实务案例用 “①②③” 分点(关键词前置,如 “①责任判定:建设单位责任,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 XX 条”);管理计算题写清 “公式 + 过程 + 结果”;法规多选题 “宁缺毋滥”,避免多选丢分。
错题与考点复盘1.模考后按 “科目→考点类型→错因” 分类(如 “实务技术→防水施工→知识点记忆模糊”),针对性回归教材 / 笔记补强。

2.考前 10 天,集中复盘 “高频考点手册” 和 “错题本”,用 “科目核心框架图”(如管理 “成本 - 进度 - 质量 - 安全” 主线)串联 3 科知识,强化跨科关联(如法规 “合同责任” 与实务 “索赔” 衔接)。
身心状态调整1.作息调整:考前 1 周固定 7:00 起床、23:00 睡觉,让大脑在考试时段(9:00-12:00、14:00-18:00)保持兴奋,符合人体生物钟节律。

2.应试技巧强化:考前 3 天复盘押题+真题总结的 “答题策略”(如实务案例先看问题再读题干、管理计算题先列公式再代入),形成条件反射。
七、二建备考关键 Tips(专业适配版)1.自我总结:自己学习时一定要做好归纳总结,网上的不管是课件还是讲义都是别人的总结,不一定就适合你自己。只有自己总结的印象才会深刻,去题库刷题时也能快速得出答案。
2.实务侧重管理模块:实务科目管理部分占分约60%(建筑工程专业),可结合法规/管理基础学习,如用“法规责任划分”对应实务“索赔判定”,效率提升50%以上。
3.刷题重“精准性”:题库高频章节重点关注(如法规“安全生产法”“合同法”);真题至少刷近3年;错题当天标注错因(如“知识点混淆:混淆施工许可证vs开工报告”),避免盲目刷劣质模拟题。
4.真题很重要:建议一定把近三年的真题搞懂,毕竟考点每年都毕竟的固定,很多都是重复考察的。另外对于没怎么考的知识点,特别是书上的那种小标题,现在越考越细越偏这些说不定就是新考点。
5.“新内容”要重视:修改和增加的内容,通常是重点,特别是重要章节的改动部分,一般新增的内容很有可能会在考试中考到。
6.碎片化时间高效用:将口诀、资料等保存电子版,利用通勤、午休记忆,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短期重复强化”规律。同时去题库刷题练习检验,方便晚上强化针对。
结语最后我想说备考二建还是需要付出时间和汗水的,请不要假装努力,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按部就班学一节课刷一节题,稳稳当当的考试自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