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重磅曝光:疑似11吨级“涡扇19”参数流出,歼-35换发在即?

最近这几天,一张模糊得看不出真假的发动机参数表,在网上炸开了锅。 没写型号,只标了个“某型”。 就是这么一张表,把外媒的

最近这几天,一张模糊得看不出真假的发动机参数表,在网上炸开了锅。 没写型号,只标了个“某型”。 就是这么一张表,把外媒的想象力全点燃了。

他们说——这十有八九是中国的涡扇19,给歼35准备的。 一句话,又把目光重新拉回了那架被称为“中国隐身舰载机”的灰色战机。

可我第一反应不是“哇,中国又突破了”,而是“怎么又被外媒猜了个遍”。 航空发动机这玩意儿,永远是中国军工的痛点,也是如今最接近被攻克的堡垒。

回头看十几年前,那时候咱还在拼命进口俄罗斯的AL-31。 那发动机虽然推力够,但寿命短、油耗高,飞起来就像“喝油的怪兽”。 歼10、歼11、歼15全靠它们撑场面。 没有它们,天上的阵型都得少一半。

后来,涡扇10系列慢慢长大了。 第一次装上国产发动机的那一刻,很多老工程师都哭了。 他们知道,那不只是个机械件在转,而是几十年的耻辱在喘气。 涡扇10C现在成了歼20的“临时心脏”,真正的“目标心脏”——涡扇15,也快定型。

但问题从来不是一个。 大推力搞出来了,中推力就卡着脖子。 小推力的涡扇17连影子都没见全,中推力这边一度靠俄罗斯的RD93凑合。 那台发动机的毛病多得能写本书:黑烟、震动、漏油。 每次启动,战机后面都是一团乌云。 可没它,枭龙飞不起来。 这就是现实。

直到后来,涡扇13出现。 9.5吨的推力,比RD93那老伙计强了一截。 可当歼35问世,新的问题又来了——“够不够?”

歼35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五代中型隐身机。 两台中等推力发动机,是它的生命线。 可到底是哪型?没人敢确定。 一说是涡扇21,13的升级版,临时顶用。 一说涡扇19已定型,直接装机。

我更信第一种。 中国军工一向稳,先让飞机飞,再让它完美。 歼20等涡扇15那几年,谁都明白这个套路。 所以歼35用“过渡动力”再正常不过。

那份所谓的“某型”发动机数据——中间推力7吨,最大推力11吨,油耗率0.8到1.9。 怎么看都像是中推力发动机。 外媒据此喊“这就是涡扇19”,但他们其实比谁都清楚:这类数据是机密。 网上的所谓泄露,十条里有九条是猜。

他们拿F414来比。 的确,F414是世界中推力发动机的标杆。 推力10吨、寿命长、油耗低。 最新的F414-EPE更是干到11.9吨。 一台发动机,带着美国FA-18E/F、韩国KF-21、瑞典鹰狮飞遍半个地球。 这就是人家的积累。

可比有什么意义?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战术体系。 中国的歼35不需要在推力上死磕,它更讲求隐身、信息融合、短距起降能力。 两台11吨推力的发动机,已经足够让它完成战斗巡航、舰载起飞。 这就是战略取舍。

说到底,发动机这玩意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美国人花了半个世纪,苏联人摔了上千架飞机。 中国用二十多年追上他们的脚步,本身已经是奇迹。

有时候我会想,这一路走来,多少项目死在实验台上,多少人盯着燃烧室看了一辈子。 发动机喷口的火光,其实是中国航空工业最真实的血色。

歼35飞起来那天,很多人只看见它的外形。 可真正懂的人,看的是那尾焰——稳不稳、亮不亮、推力曲线漂不漂亮。 那是几十年工程师手里抠出来的细节。

所以,这场关于“某型发动机”的猜测,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说明我们已经让世界开始猜。 从“被动模仿”到“主动保密”,这中间的意义,外人未必懂。

航发这条路,永远是刀尖上走钢丝。 歼35、涡扇19、涡扇21,只是路上的一个个坐标点。 也许再过五年,这些名字都会被更新的型号替代。 可那张被晒出来的参数表,无论真假,都在提醒—— 中国的天空,正在一点点靠自己变亮。

评论列表

微凉的夏日210
微凉的夏日210 4
2025-10-10 18:06
央视都报道了歼35已换装涡扇19,你还在这里瞎逼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