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2025海南餐饮标杆”出炉,这14个品牌上榜

近日,餐饮大数据研究与认证机构NCBD(餐宝典)发布“2025海南餐饮标杆品牌”榜单。榜单面向总部在当地的连锁餐饮品牌,

近日,餐饮大数据研究与认证机构NCBD(餐宝典)发布“2025海南餐饮标杆品牌”榜单。榜单面向总部在当地的连锁餐饮品牌,基于企业实力、本地门店数量、消费者满意度、好评率、差评率、门店存活率等指标,结合分析师评价综合得出。

经过评审,最终共有14个品牌上榜,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老盐季、十八碗、匠子烤鱼、椰小鸡·椰子鸡、琼州糟粕醋·海南酸汤火锅、太琼糟粕醋·海南酸汤火锅、嗲嗲的椰子鸡、新一番三文鱼寿司、莲寿司、拾味馆、虎婆香草鸭·海南大排档、东就鸭饭店、不仔客海鲜、红沙大排档。

1 海南餐饮政策红利多

2024年,海南省GDP总量为7935.7亿元,全国排名第28位,占全国比重约0.59%;2024年常住人口为1048.31万,在全国也排名第28位。与这组数据相一致的是,根据中国饭店协会的统计,2024年海南的餐饮营收排在全国所有省份的第30位,为348.21亿元,比排名第一的广东整整少了5000亿元。

从数据来看,海南经济处于全国的“角落”,就像它的地理位置一样。但实际上,海南所拥有的政策红利是内地很多省份所不具备的,它的经济潜力不小。

当前,海南正在全力建设自由贸易港,国家层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旨在将其打造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这些政策红利主要集中在税收优惠、产业扶持和消费促进三大方面,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其中,海南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措施,直接为企业纾困并激发市场活力。以海口为例,2024年10月当地发布《关于促进海口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实施细则》,对2024、2025年新纳入限额以上的餐饮企业奖励10万元,并对知名品牌开设首店给予最高300万元的奖励。同时,通过精准发放餐饮消费券、协调落实房租减免等政策,直接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拉动了消费需求。

在发展夜间经济方面,海南积极推动商场、餐饮、文化场所延长营业时间,并依托现有夜市、街区等场所建设夜间旅游休闲街区,打造多元消费场景。

总的来讲,海南致力于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在消费领域的政策创新层出不穷,其政策红利系统性强、覆盖范围广、扶持力度大。

2 上榜品牌丰富多元

海南餐饮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逐渐涌现出了一些不错的品牌,其中有14个品牌本次被选为“海南标杆”。这14个品牌种类较为丰富,涵盖7个细分品类,其中火锅有4个品牌,数量最多。

海南火锅的佼佼者,都跟当地的特产紧密相关。比如椰子鸡,它就用到了海南的两大特产——椰子和文昌鸡。这对CP的奇妙组合,在火锅界显得非常清新动人。当然,椰子鸡作为餐饮的一个细分品类,实为深圳首创,也被称为“深圳特产”。

与椰子鸡相比,糟粕醋火锅既是“海南特产”,也是“海南首创”。糟粕醋是海南非遗美食,又被称为“海南酸汤”,其主要应用场景是用作火锅锅底。近年来,海南糟粕醋火锅的热度逐渐攀升,有人将它和贵州酸汤火锅、云南酸汤火锅并称为火锅三大特色味型。一些火锅店如海底捞等,已将糟粕醋纳入菜单。

△图自餐宝典

海南糟粕醋的发展在今年迎来了新局面。一方面,海南省政府于7月召开糟粕醋专题会议,进行顶层设计;另一方面,糟粕醋的生产供应实现重大突破,当前产能最大、现代化智能化标准化程度最高的糟粕醋工厂于10月正式投入运营。该工厂隶属于年百顺旗下的一小仙科技有限公司,糟粕醋年产能达万吨,并且在院士加持之下,其生产出的糟粕醋是“五零添加”,即零防腐剂、零味精、零香精、零色素、零蔗糖。一小仙糟粕醋工厂的投产,让海南糟粕醋不仅有了高起点,更具备了高标准、高品质。

椰子、文昌鸡和糟粕醋,加上海鲜,堪称海南四大特色食材。于是我们能看到,在14个标杆品牌中,椰子鸡、糟粕醋火锅、海鲜各有2个品牌。此外,榜单上海南菜品牌有3个,日料有2个,茶饮、湘菜、烤鱼各1个。——这种分布,也充分体现了海南餐饮的丰富和包容。

3 “宰客”顽疾需彻底根除

海南餐饮丰富多彩,但是却有很多消费者敬而远之,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它“宰客”的名声太过响亮,有多响呢?在百度百科上,“三亚宰客事件”“三亚宰客门”居然有专门的百科词条。

在社交媒体上,关于“海南餐饮宰客”的话题并不鲜见。其中提到的宰客的手段和花样,令人眼花缭乱、大开眼界,包括但不限于天价海鲜、偷梁换柱、强买强卖、软性胁迫等等,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防不胜防”。

海南餐饮消费的这些乱象,让去的人窝心,让没去的人惊心。大家不敢去,或者干脆不愿去花钱买不愉快。

其实,餐厅经营存在乱象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理解的是,海南餐饮的乱象居然可以如此“高调”地存在这么多年,完全配不上当地的好山好水好风光。

很显然,监管失能是关键。以2021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海胆蒸蛋事件为例,事情上热搜后,三亚官方的首份通报自说自话且不合逻辑,遭到当事消费者的公开驳斥,激起了更猛烈的舆情。这份通报向外界充分演示了什么叫“护犊子”,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当地餐厅的宰客现象会长期存在。网友直言:“看了这个通报,更不敢去(三亚)了!”

宰客这个问题难道就无解吗?

当然不是。海南餐饮宰客乱象并非无药可救,解决的关键首先在于,监管要“支棱”起来,不让它给自贸港建设抹黑。应该说,近几年海南在整治旅游乱象方面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态度也很明确甚至强硬;但如果从结果来看,恐怕还得更加“铁腕”、更注重实效一些才行。

其次,行业自律也很重要。这次上榜的14家标杆餐饮品牌,有的就公开打出了“放心吃”的口号,这样的餐厅在当下无疑会赢得更多顾客。而当这样的餐厅一家又一家地多起来,那么那些害群之马终有一天会无处容身。

相信通过刚性法律治理和柔性行业自律,再加上消费者、媒体和平台形成的监督网络,三管齐下,海南完全能够将“宰客”这个顽疾彻底根除,让海南餐饮真正赢得口碑,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海南地理条件独特,文化和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当地餐饮和文旅资源融合发展的潜力极大。例如,海口通过培育和认定像骑楼老街—水巷口、高兴里、桫椤湾娱乐艺术风情街等特色商业街区,推动了餐饮资源的集聚和差异化发展。有餐厅则将琼剧戏台搬进店内,让顾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欣赏本土非遗文化。

与此同时,海南餐饮近年来也陆续向外发展,“北上”进入内地和“下南洋”去往东南亚,慢慢开始在省外打出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