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澜的名字可能并不响亮,他是《中国日报》总编辑助理,一生都在摄影领域深耕。可真正让他被大众所知的,却是因为和倪萍的感情、婚姻以及两人的亲生儿子。

王文澜的前半生其实非常顺遂,谁也没有想到,他会在爱情上跌一个大跟头。
他是在机关大院度过的童年,军人家庭的出身,让他在成长过程中从未行差将错。而在这个环境中酝酿出来的,是他的儒雅和沉稳气质。

他在十五岁时下乡,经历了所有青年都在经历的艰苦劳动。他不仅飞快适应了当地的环境,还举起自己带来的相机,拍下自己和乡村的生活。
后来,他因为出色的篮球技术进入了军队,又在展现出摄影特长后,被安排进入了部队的宣传科。没错,篮球踢得好在当时真的有用啊。

他在部队拍摄战士,等到转业后,又进入了中国日报,成为了摄影记者。
他的摄影技巧始终在不断提高,而他心中对祖国的热爱和关注,让他的作品融入了故事和感情,因此,他的摄影和新闻作品频繁获奖,事业不断向上。

然而令人忧愁的是,年龄逐渐变大的他,除了两段无疾而终的恋爱外,丝毫没有成家的苗头。在那个年代里,像王文澜这样的人绝对是不多见的。
正当这时,他遇到了倪萍。

倪萍在当时已经家喻户晓,她多次主持春晚,还在春晚上因为空白的贺电而即兴发挥的场景,一战封神,成为了万千主持人的榜样。
然而她在事业上发展的如火如荼的同时,感情上却遭受了重大打击。她和陈凯歌从恋爱到同居,整整五年都在围着对方打转。本以为两人会这样度过一生,却只等到了怀孕的陈红。

倪萍根本无法接受,因此愤然离婚,也就是这时,她就这样遇到了43岁还未成婚的王文澜。虽然在地位上,两人看似差距巨大,但王文澜在摄影领域也卓有成就,更不用说他帅气的样貌和儒雅的气质了。
再加上他没结过婚,还对倪萍非常痴情,两人很快就谈起恋爱,步入了婚姻。

在当时,王文澜为了实现倪萍的心愿,不惜拿出所有积蓄在北京建造了一座四合院,加了火炕,希望倪萍可以实现和姥姥一起生活的愿望。
这件事感动了倪萍,两人很快就结了婚,也一直期待着未来的生活。
然而命运并不眷顾两人。

他们在婚后的第三年生下一子,名叫虎子。这个孩子给他们两人的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然而还没有高兴多久,他们就发现了虎子的异常。于是他们连忙跑到医院进行检查,却得知孩子竟然是先天性白内障。

自此之后,他们的生活陷入了黑暗。
他们在当时果断决定为孩子治病。倪萍带着自己的孩子辗转几个权威医院,却都没有好消息。而王文澜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埋头工作,为孩子赚治病的费用。

后来在朋友的提醒下,倪萍带着孩子去了国外。然而却从医生口中,得知了对他们来说几近天价的医疗费用,大概需要13万美金,更不用说术后的修养和治疗了。
为此夫妻两人拼命努力,想要筹措这笔钱,倪萍还想卖掉两人居住的四合院,但如果真的这样做,两人就没有房子,只能去租房住。

而这笔钱对于治病的花销来说,也根本达不到目标。于是最终,她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在这样忙碌和奔波中,两人再也没有曾经的恩爱,只剩下聚少离多,和无尽的压力。于是05年,两人结婚七年后,他们离了婚,孩子给了倪萍。

倪萍后来带着孩子去了美国,好在在那里认识了导演杨亚洲,并和对方结了婚。
此后,杨亚洲积极陪伴着虎子一起治疗,还负担了虎子的医疗费用,减轻了倪萍的压力。终于倪萍在这样的分担下度过了此后的艰难岁月,并在14年成功治好了儿子的疾病。

然而因为倪萍的名声太大,这些动向被所有人关注。他们中看起来一直是女方在不断为治病尽心竭力,男方只是工作赚钱,根本没有任何分担。后来两人在孩子还没治好的时候离婚,在大家看来,无疑是王文澜抛妻弃子。
他不顾儿子的疾病,不顾奔波的倪萍,从当年一直被骂到现在,背着这样的名声生活了十几年。

然而,他真的那么不负责任吗?
王文澜的付出倪萍在节目中吐露自己多年的艰辛,没有说过王文澜。因为从治病开始到后来奔赴外国、再到完成治病,她怀揣着一腔母爱,始终没有放弃,而作为父亲的王文澜几乎是没有参与的。

可他真的完全撒手不管了吗?
在当年,两人离婚时,王文澜把自己身上的钱全都给了倪萍。而后来每个月,他在拿到工资后,也会第一时间把钱寄给倪萍,哪怕之后对方有了丈夫,有了依靠,他也依然没有停止。

当时的王文澜已经是中国日报社的部门主任,也是摄协的副主席。他的地位和独自一人的现状,也让很多人也试图为他介绍新的对象,却都被他拒绝了。
他满心都是生病的儿子,根本无法开展新的生活,更不用说结婚生子了,他自己都过不了心里那道坎。

等到孩子病治好后,王文澜也已经习惯了自己的现状,而他那时已经老了,更不用说再另结新欢。这个年纪,基本是没有爱情了,而如果找个人当老伴,对他来说似乎也没有什么意义。
如今倪萍婚姻幸福,儿子健康,和杨亚洲的感情更是平淡而温馨。

而王文澜已经七十多岁,拄着拐杖步履蹒跚,除了一些隆重的摄影活动外,他基本不出现在公众面前,可谓低调异常。这样的平静且孤独的生活,王文澜也将一直过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