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出轨的事实暴露后,许多家庭都会经历一场情感风暴。原配妻子往往会与丈夫展开一场艰难的拉锯战,要求他必须在家庭和第三者之间做出明确选择。
在大多数情况下,男人会选择"回归家庭",他们可能痛哭流涕地请求原谅,指天发誓绝不再犯,或者用"我只是玩玩"、“我只是犯了男人都会犯的错”来为自己开脱。为了表明决心,他们甚至会在妻子面前删除第三者的所有联系方式。
然而,许多妻子很快就会发现,这种表面上的断绝往来往往只是暂时的。要不了多久,丈夫又会偷偷地与第三者重新取得联系,继续这段本应结束的关系。
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的核心问题:为什么许多男人明明已经明确表示会选择回归家庭,却还是无法彻底断绝与第三者的联系?第三者的魅力真的那么大,让男人难舍难分?
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少人会简单地将此归因为"狗改不了吃屎"、“男人就是贱”,这种唾骂虽然能暂时发泄情绪,却会让人陷入消极的受害者思维,似乎原配对此只能束手无策,默默承受,而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让自己在痛苦中越陷越深。

因此,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当事人背后复杂的心理动因。
只有找到隐藏在这些行为下的具体心理动力,才能帮助我们拨开迷雾,看清问题的本质,从而做出更明智的人生选择。
男人回归家庭后仍与第三者纠缠不清,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心理现象,而是需要放到整个关系系统中考虑,这可能有关系层面的未完成情结、个人心理层面的功能性依赖作祟,也可能源于婚姻系统的隐性平衡。
1关系层面的"未完成情结"让男人想要继续
想象一下,当我们正在玩一个引人入胜的游戏,或是观看一部扣人心弦的电影,正沉浸在剧情高潮时,却突然被人强行关掉,恐怕大多数人都会感到意犹未尽,心里始终惦记着后续发展。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未完成情结":当一件事没有被充分体验和正式终结时,人们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张力,强烈渴望能够"续写"故事。
婚外情对深陷在婚姻琐事中的男人而言,往往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爱情乌托邦"。
在这个世界里,他不需要操心柴米油盐,不必操心养育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每天只需享受风花雪月的浪漫约会,说一说甜言蜜语,这样的关系,无论对象是谁,都能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满足感。
当婚外情暴露,妻子的激烈反应和外界的压力,使得这个美好幻境在最高潮时戛然而止。男人不得不重新回到充满责任与矛盾的现实世界,又要整日面对琐碎的家务、孩子的教育以及工作的压力。
这种从"天堂"坠入"凡间"的巨大心理落差,就像一个刚开始了期待已久的悠闲假期就突然被迫提前结束的人,自然会念念不忘那段未尽的美好时光。

与此同时,外部的阻力还会引发"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越是遭遇阻碍,当事人越容易将自己代入"苦命鸳鸯"的悲情叙事中,觉得自己就像剧中的罗密欧和朱丽叶一样,排除万难也要相爱。
男人甚至会将这段不正当关系美化为"真爱",将自己塑造成为了爱情反抗世俗压力的英雄,追求自我的浪漫叙事,外面的阻力越大,他们的反抗似乎越勇敢,这种自我美化的过程,使得分离变得更加困难。
此外,"三人行"的关系状态本身就能满足男人的多方面需求。
他既可以在家庭中获取安全感和稳定感,享受"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温馨,维护社会形象;
又能在婚外情中获得激情、新鲜感、肯定与自我满足。
这种"两边通吃"的模式让他获得了全方位的情感补给,他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能实现“既要又要”,何乐而不为?如果彻底切断任何一端,都意味着要面对巨大的"丧失感",这对许多男人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2心理层面:第三者充当了"功能性角色"让男人难以割舍
许多人将男人无法离开第三者理解为男人爱得太深,或是第三者魅力太大。
这其实是对问题本质的误解。如果我们深入分析个体的心理动机,就会发现男人爱上的往往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这个人所扮演的、弥补他内心缺失的"功能性角色"。
第三者常常是维系男人脆弱自尊的"镜像"。许多出轨者内心都有一个脆弱而不稳定的自我,他们无法依靠自己确认个人价值,必须通过他人的崇拜、需要和迷恋来获得存在感。
在长期的婚姻生活中,夫妻双方的缺点和弱点都暴露无遗,朝夕相处又极容易产生矛盾和摩擦,因而很难保持无条件的崇拜和仰视。
而第三者和出轨者的相处是低频和偶然的,他们很少有机会看见对方真实的样子,恋爱带来的新鲜感又会刺激多巴胺分泌,为两人蒙上了一层滤镜。
因此,第三者通常可以像"粉丝"一样,给予男人充分的欣赏和肯定。
对这一类男人来说,这种感觉太美妙了,断开与第三者的联系,就意味着失去了自己的头号粉丝,重新陷入自我价值感的虚无中。

还有一些男人,将第三者视为"需要拯救的对象"。
在他们心中,对方是个孤苦无依、生活不幸的可怜人,她们很需要自己的关爱和拯救,通过维持这段关系,他们不仅能体验到被需要的满足感,更确认了自己是强大、有力的"施予者"。
这种道德上的优越感,成为他们维持自尊的重要支柱。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许多男人缺乏处理分离焦虑的能力。
对于具有依赖型人格特质的男人而言,主动、彻底地结束一段亲密关系会引发强烈的焦虑,这往往根植于童年时期对被抛弃的原始恐惧。
因此,他们宁愿用欺骗和拖延的方式偷偷摸摸维持现状,也无法承受明确结束关系所带来的冲突和罪恶感。
3婚姻系统中的三人"合谋"让三人行成立
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断不干净"的状态看似病态,实则是原配、第三者和男人相互妥协、共同促成的结果,形成了诡异的"三角平衡",每个参与者都在这个系统中获得了某种隐形的收益。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原配态度坚决,要求不彻底断联就立即离婚;或者第三者同样强势,要求男人必须离婚才能继续交往,这种"三人行"的模式还能持续吗?
显然不能。
表面上看起来是男人决定了维持关系,实际上是因为他不需要为此承担太大的代价,这让他有恃无恐。这个三角系统中的每一环都不可或缺,而男人并非唯一具有主动权的元素。
这种系统的维持,往往是因为它满足了婚姻中某些潜在的需求。
婚外情的发生本身,就表明婚姻中存在着未解决的问题,比如长期沟通不畅、情感疏离或性生活不和谐等矛盾。
婚姻中的两个人都处在压抑、委屈的状态里,当事人不会处理婚姻中的问题,有些人就需要通过婚外情来寻求情感出口,逃避婚姻中的问题。否则,这段婚姻可能早就分崩离析了。
在这个三人行的系统中,男人通过婚外情达成了内心的平衡,愿意继续留在婚姻中,甚至愿意给予妻子更多的温情和补偿;

而妻子则因丈夫的出轨占据了道德制高点,获得了关系中的权力优势,从而获得某种心理补偿;
第三者也可能并不想承担作为妻子的责任,陷入日常生活的琐碎,而是满足于享受恋爱的激情与乐趣,默许男人不离婚而继续保持联系。
也就是说,三方都在这个扭曲的关系中各取所需,形成了一种病态的稳定结构。
4从困境走向解脱:妻子的应对之道
当然,这种程度的"回归"根本不算真正的回归。
男人表面上声称回归家庭,心依然流连在外,这变成了一种更为隐蔽的背叛。婚姻的走向依然悬而未决,妻子的伤口也无法真正愈合。
那么,如果你就是这个提问者,正处于这样的困境中,面对不肯彻底断联的丈夫,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你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一点,他"断不干净"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他自身的人格成熟度不足和处理冲突的能力有限,而不是因为你不够好、不够有魅力,或者比不上第三者。
请停止这种自我攻击,不要再苛责、评判自己“没用”、“无能”,也放弃用受害者思维思考问题,可以避免你陷入"无论做什么都没有用"的无助感中。
然后,设定一个明确的边界和底线。
无论他出于什么原因不肯断联,你都是有选择的,设定边界,就是保护你不受伤害的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你的终极目标不是一定要让他选择你,而是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和自由之道。
当你明确了这个方向,就不会被困在"必须挽回"的执念中,而是以自己的感受为基准,设定清晰的边界。

比如,如果他暂时无法回归,你可以设置一个时间,明确你能接受他用多长时间来彻底回归,一旦他超出这个时间,你就毅然离开;
或者,如果他坚持"三人行",而你又因为某些原因暂时无法离开,你可以向他交涉,提出你需要他满足你哪些条件。
也就是说,在婚姻里,每个人对于忠诚的要求并没有一个唯一的标准,你们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和资源进行理性博弈。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你需要把关注点放回自己身上。重新审视自己的需求和价值,投资自己的成长和幸福,建立不依赖婚姻的自我认同,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起责任,无论最终是去是留,都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当你的内心足够强大,视野足够开阔时,你就会发现,问题的关键不再是他是否能够断联,而是你值得什么样的生活和对待。真正的解脱,始于将幸福的掌控权从他人手中收回,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