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非洲猪瘟病毒检测试剂盒
作者-深圳恒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预防非洲猪瘟病毒感染,核心在于严格落实生物安全措施,切断病毒传播途径,而非依赖检测试剂盒(试剂盒仅用于诊断监测)。以下是关键预防措施,适用于养殖场、屠宰场及相关涉猪环节:
1.严控人员与车辆流动
养殖场入口设置消毒通道、车辆洗消区(使用2%氢氧化钠、过硫酸氢钾等有效消毒剂),所有进入人员需更换工作服、鞋套并消毒,外来车辆(尤其是运输过生猪、猪肉的车辆)严禁入内。工作人员避免前往其他养殖场、屠宰场或生猪交易市场,返回后需彻底消毒。
2.杜绝外来疫源引入
禁止从疫区或不明来源处购买生猪、精液、胚胎等,引种前需查验检疫证明并隔离观察至少21天,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严禁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泔水(餐厨剩余物)喂猪,这是非洲猪瘟传播的重要途径,需严格遵守“泔水禁喂”规定。
3.强化猪群管理与环境消毒

◦定期对猪舍、饲养工具、排污系统等进行全面消毒,频率建议每周1-2次,发病风险高时可增加至每日1次;粪便、污水需经无害化处理(如发酵、消毒)后再排放。
◦避免不同日龄、不同来源的猪只混养,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及时清理病死猪,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焚烧、深埋等),严禁随意丢弃或售卖。这是预防病毒感染的基础环节。外出时务必规范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地铁、商场、医院),选择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确保口罩覆盖口鼻及下颌,定期更换(一般4小时一次,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勤洗手是关键,接触公共物品(如门把手、电梯按钮、手机)后、饭前便后,需用流动水配合肥皂或含酒精(75%浓度)的免洗洗手液,按“七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揉搓至少20秒,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鼻、眼睛。此外,外出时尽量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避免扎堆聚集,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肘部遮挡,不随地吐痰。免疫力是抵御病毒的重要屏障。日常需保证充足睡眠,成年人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8小时,避免熬夜,让身体有足够时间修复免疫细胞;均衡饮食也至关重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如新鲜蔬果)、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高油、高糖、高盐饮食,避免过度饮酒,减轻身体代谢负担。同时,坚持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快走、慢跑、瑜伽等运动方式,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帮助增强心肺功能与免疫细胞活性,提升身体对病毒的抵抗力。
这是预防病毒感染的基础环节。外出时务必规范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地铁、商场、医院),选择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确保口罩覆盖口鼻及下颌,定期更换(一般4小时一次,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勤洗手是关键,接触公共物品(如门把手、电梯按钮、手机)后、饭前便后,需用流动水配合肥皂或含酒精(75%浓度)的免洗洗手液,按“七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揉搓至少20秒,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鼻、眼睛。此外,外出时尽量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避免扎堆聚集,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肘部遮挡,不随地吐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