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光伏光热园区内,全球单机规模最大的塔式光热发电项目正式开工。这一项目创造了全球光热发电领域的四个“最”:单机容量最大、镜场反射面积最大、储能规模最大、年设计发电量最高。
项目总投资约54.35亿元,采用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塔式熔盐储能光热发电核心技术。这一巨型光热电站预计于2027年9月底前全容量并网发电,每年可产生清洁电量约9.6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6.3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2万吨。
全球单机规模最大的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在青海格尔木破土动工,标志着中国在光热发电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01项目概况与突破性意义
格尔木350MW塔式光热发电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光伏光热产业园区,海拔约2800米。该项目作为青海省2024年光热发电示范(试点)项目之一,已于2025年10月16日正式开工建设。
项目采用“三塔一机”设计方案,即三座集热塔配套一台汽轮发电机组。镜场总面积约330万平方米,相当于463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是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单机最大镜场(迪拜100MW项目)反射面积的1.89倍。
这一大型光热发电项目配置了14小时熔盐储热系统,储热容量达10.6GWht,熔盐设计总量约10.7万吨,是全球储热容量最大的塔式光热电站。
相比目前已建成的全球最大储热容量塔式光热电站(智利Atacama110MW项目),格尔木350MW项目的储热容量是其2.5倍以上。
项目所在地的典型年DNI值(太阳直接辐射量)为1916kWh/㎡,具有良好的光热发电条件。根据青海省发改委发布的《关于青海省光热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该项目上网电价为0.55元/kWh(含税)。
02技术创新亮点解析
格尔木350MW光热发电项目实现了多项重大技术创新突破,体现了中国在光热发电技术领域的领先实力。
超大规模聚光集热系统是该项目的重要技术亮点。项目镜场控制规模达8.9万台定日镜,控制系统规模全球第一。
这些定日镜采用可胜技术第四代37㎡高精度、高可靠性智能定日镜,具有良好的抗风性能,最大运行风速和生存风速进一步提升。
针对光热电站多云天气运行工况复杂、操作员水平参差不齐的痛点,可胜技术成功开发出聚光集热系统智能运行系统。该系统可精准识别天气变化、自动切换运行工况,实现聚光集热系统一键启动、一键集热和一键疏盐功能,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
03项目对光热发电产业的影响
格尔木350MW光热发电项目的开工建设,对中国乃至全球光热发电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该项目将推动光热发电成本进一步下降,为行业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
该项目作为灵活调节电源,可支撑更大规模风电、光伏并网运行。光热发电兼具调峰电源和储能的双重功能,是电网友好型电源,为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传统能源提供有效手段。
项目投运后将充分发挥光热发电顶峰、调峰、调频、备用等作用,显著提升青海省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与高峰时段的电力供应能力。
根据《中国太阳能热发电行业蓝皮书2024》,截至2024年底,中国建成光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838.2MW,在全球占比提升至10.6%。目前中国在建光热发电项目34个,总装机容量3300MW;规划光热发电项目37个,总装机容量约4800MW。
格尔木350MW项目作为全球单机规模最大的光热发电项目,将在技术、装备、工程与运行等方面积累重要经验,为全国乃至全球光热发电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示范。
截至目前,由可胜技术提供核心技术与系统装备的光热项目累计装机规模已达1710MW,光热业绩持续稳居行业前列。
格尔木350MW光热发电项目的开工建设,标志着中国在光热发电技术领域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这个“超级工程”将带动中国光热发电产业迈向规模化、低成本化与智能化发展,为中国乃至全球光热发电行业树立新标杆。
随着我国在建和规划中的光热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已超过8GW,光热发电有望从“补充电源”逐步转向“支撑性电源”,在中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