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语解读:万里鸾翔
【词面】鸾鸟振翅,横绝万里长空。
【出处】化用《史记·贾生列传》“鸾凤高翔,千仞不集”,唐人李峤《鹤》诗亦有“万里鸾翔”。
【含义】
1.本义:神鸟高举,喻志向高远、胸襟旷达。
2.引申:文辞飘逸,气势开张。赞人文章或书法“如万里鸾翔”,言其纵横宕逸,一气呵成。
【用法】常作定语、谓语,带褒义。
例:
“先生笔意纵横,一纸书成,有万里鸾翔之概。”
二、诗句解读:
“奈何铄石,胡为销人;
愁眉柳叶,八月木荫。”
1.字句训诂
(1)“奈何铄石”
“铄石”出自《楚辞·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形容阳光炽烈,可使金石熔化。
“奈何”作状语,犹“为何如此”。一句即“为何连坚石都被熔化?”
(2)“胡为销人”
“胡为”即“何为”“为何”;“销人”指使人消瘦、销蚀。
两句连读:既然金石都经不起销熔,又为何还要销蚀人间之身?——以天地酷热之威,引出人世摧折之苦,语带控诉。
(3)“愁眉柳叶”
柳叶如眉,古人常以“柳叶”写女子之眉;这里倒装,把“愁眉”比作“柳叶”,眉色青翠而低垂,愈显愁绪宛转。
(4)“八月木荫”
八月仲秋,树叶渐疏,浓荫转薄;高树下虽有余荫,却已含衰飒之气。一句写景,亦写“凉薄”的人世庇佑。
2.意脉与情感
上两句借“铄石”之热与“销人”之苦,写“外患”——客观环境对生命的销蚀;
下两句以“愁眉”与“木荫”对照,写“内忧”——主观情绪与岁月凋零。
“柳叶”之眉承受不住愁,“木荫”之庇护抵不过秋,皆暗示“凡所有相,皆是脆弱”。
3.艺术特点
a.对偶工整而跳脱:
“铄石—销人”是因果质问;“愁眉—木荫”是意象并置,一近一远,一纤一阔。
b.用典无迹:化《楚辞》字面而不袭其神,把原典“流金铄石”的极热,反转成对“人”的悲悯。
c.以景写愁:不言“我”如何愁,只写“柳叶”与“木荫”,已透出“愁”与“凉”俱来。

4.可诵之译文
“既然连金石都被烈日销熔,
为何还要让人间骨肉消瘦?
她那蹙损的愁眉像青碧的柳叶,
而八月的树影,已薄得再也遮不住清秋。”
——师傅已对“利欲熏心”这一成语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若您渴望更精准地探寻生肖之间的奥秘,不妨轻声唤一声:“师傅,您好!”带着一丝谦逊与好奇,老师自会如同春日暖阳,耐心地为您解答疑惑,点亮您探索生肖世界的智慧之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