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院士亲自下场“把关”!温州园博园山水中国馆,预计年底建成!

在瓯海区站西-仙湖区块,一座形似山峦又似波浪的建筑正在悄然成形。这就是由程泰宁院士主持设计的温州园博园山水中国馆,它不仅

在瓯海区站西-仙湖区块,一座形似山峦又似波浪的建筑正在悄然成形。这就是由程泰宁院士主持设计的温州园博园山水中国馆,它不仅是即将到来的第十五届中国(温州)国际园林博览会的主展馆,也将是园博园未来的标志。

程泰宁院士在10月底亲临施工现场,仔细查看外立面的每一块铝板,叮嘱施工团队必须注意不同光线下的平整效果。走进馆内,从玻璃幕墙的安装、入口雕塑的布置到吊顶高度的调整,他都一一提出建议。他强调,建筑既要成为视觉中心,也要与周围的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设计理念源自温州“山水城市、千年商港”的地域特质,建筑与自然彼此呼应。场馆最大的亮点在于“看景”——人在其中,能感受到山水的流动与建筑之间的对话。

程院士还特别提到,场馆不能只服务于短期展览,因此预留了厨房与宴会区域,未来可承办各类活动,让这里真正成为一个常年活跃的公共空间。

建筑外观取意“如山似浪,层檐帆影”,层叠的屋檐既像延绵山峦,又如片片船帆,其造型灵感还来源于温州市树——榕树的舒展树冠。

为实现这一流畅形态,屋面采用双曲弧形钢桁架结构,主次桁架交织成空间网格,最大跨度超过42米,最高点达29米。整个屋面由约1.2万块钢构件拼合而成,用钢近千吨。外墙则采用高达19米的玻璃幕墙,单块玻璃最高7.5米。

场馆内部规划了多功能厅、主展厅与临时展厅,均为可容纳千人的大空间,兼顾展览与公共活动需求。施工中运用了BIM建模、机器人抹光、无人机辅助等智能建造手段,并在建设中特别保护了园区内的百年古榕。

目前,山水中国馆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接下来将推进金属屋面、幕墙封闭、机电及屋面光伏等工程,预计今年12月全面竣工。2026年2月将迎来试运营,同年4-7月正式承办园博会。

而更重要的是,会后这座建筑不会落幕,它将作为永久展馆持续运营,真正实现“永不落幕的园博会”,长久陪伴这座城市。

你对山水中国馆的设计作何评价?

欢迎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