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照片
在深圳市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的30强项目中,我们总能感受到深圳这座城市的民生温度。本期特别关注的福田“M餐”公益项目,正是为未就业大学生、实习青年以及临时遇困群体量身定制的暖心实践。
当奋斗者在拼搏的道路上暂时遭遇困境,需要一餐温暖的饮食来提供支持时,这个由福田区民政局发起、福田区守善公益发展中心策划并负责运维的全国首创公益项目,正通过“美味+免费”的餐食,构筑起城市与奋斗者之间的情感纽带。
在2023年南园街道的“M餐”市集上,小君(化名)在爱心食物盲盒领取点前驻足良久。“您好?”工作人员的问候让她突然抬起头来,“我…… 我可以领取吗?”她轻声询问。感受到工作人员的友善,小君逐渐放下了戒备。她手持病历,述说着自己因白血病而经历的两次骨髓移植,耗尽家庭积蓄,日常药物开支更加重了生活的负担。她讲述这些时,目光落在自己的鞋尖,仿佛是讲述着别人的故事。
再后来,每周三的物资分拣点总能看见她。起初她只是默默跟着大家分拣食物盲盒,后来她主动登记物资、引导新受助者注册。“每次把食物盲盒递给受助者时,我就会想起当时自己的感动。”小君的话里,藏着公益最动人的循环。
和小君一样,阿杰(化名)也被温暖所包围。2024年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他的电脑进水,项目文件因此丢失。这不仅意味着他需要支付昂贵的电脑维修费用,还导致他失去了工作。在身无分文的那一天,他在写字楼楼下的“M餐”爱心餐厅前徘徊不定。最终,他凭借“三次免认证领取”快速救助通道,领到了一份卤鹅饭。饭盒上贴着手写的“加油”二字,笔迹因水汽而略显模糊,仿佛有人在默默地给予他鼓励。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无论生活多难,总会有人默默地给予支持。如今阿杰已经找到了新的工作,他每月都会为慈善公益项目捐款。原来温暖从来不是单向的河,有人在这里接住了“失落”的自己,也有人转身托起了“溺水”的人。
“M”取自汉语拼音“美”和“免”的首字母,既象征“美味”“免费”的餐食,也承载“每人、每餐、美好一天”的愿景。项目通过小程序搭建爱心平台,企业可依据营业时间捐赠餐食,受益者能一键预约领取;同时开通无需预约和前三次免认证的快速通道,保障临时遇困人群快速获得帮助。自启动以来,项目已稳定运行超950多天,覆盖福田区10个街道、117家爱心商家,日均提供上百份免费餐食,累计达12.6万份,公益产值320万元,实现“可持续、可复制、可提高”的公益目标。凭借创新模式与显著成效,该项目斩获多项荣誉:2024年度深圳民政“十佳”典型案例、2024年首届福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优秀示范奖、2023年度广东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以及福田区2023年十大志愿服务项目。
展望未来,项目将聚焦来深建设者群体,深植公益文化,优化工作方案,推动街道社区“M餐”全覆盖。通过民政牵头、多部门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参与的协同模式,共同营造“人人做公益”的社会氛围,让温暖餐食持续传递至城市每个角落。
我们期待,在鹏城努力拼搏的每个人,都能在每一顿饭、每一次关怀中感受到城市的善意和力量。
后续,我们还将为大家带来更多深圳大赛30强项目的精彩故事,敬请继续关注!
注:本文案例素材及相关数据均由项目方提供。
大赛背景深圳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由深圳市民政局主办,深圳市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承办,立足深圳、面向全国,植根十余年的创新实践,不断优化全国推介、公益创投和评选展示相结合的社会化赛事运营理念与模式,以基层基础民生服务需求为导向,聚焦老年人、残疾人、儿童以及社会救助对象、精神障碍患者、临时遇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遴选和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优质公益慈善项目,建设深圳公益慈善项目库,搭建开放、多元、务实的公益慈善项目创投赋能实践平台,助力深圳打造民生幸福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