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重庆急了,被成都双机场压着打,第二机场是唯一的出路吗?

最近,重庆要搞“两场一体”国际航空枢纽的消息传了出来,市发改委已经开始招标研究了。这事儿说白了,就是给未来的第二机场(璧

最近,重庆要搞“两场一体”国际航空枢纽的消息传了出来,市发改委已经开始招标研究了。这事儿说白了,就是给未来的第二机场(璧山正兴机场)和现在的江北机场,提前规划好怎么“配合作战”。

消息一出,重庆网友都很兴奋,当然也有担忧的。毕竟,江北机场都还远远没有吃饱,二机场就要来了吗?

答案可能就五个字:重庆有点急。

重庆航空和成都差距,已经越来越大了

咱们来看一组数据:

客流量上,2025年上半年,成都天府和双流两个机场加起来,旅客吞吐量干到了4348.5万人次。重庆江北机场呢?2483.98万人次。半年就差了超过1800万,这个差距已经不是小修小补能追上的了。

再看国际航线。成都天府机场已经开了62条国际(地区)航线,中西部第一。2024年,国际旅客量570万人次,全国第四。重庆这边呢,在飞的国际航线30多条,去年的国际客流190万,差不多只有成都的三分之一。

还有货运,成都双流机场的货运航班量全国第九,西部第一。重庆江北机场排在第16名。

说白了,成都靠着双机场的“组合拳”,已经把规模效应和枢纽地位玩明白了。重庆这边,还是一个江北机场在“单核带队”,面对这种局面,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一个机场硬扛,已经到天花板了?

说句公道话,江北机场自己已经很努力了。2025年提前9天就突破了4000万人次大关,T3B航站楼和第四跑道也已经开工,未来能满足8000万人次的年吞吐量。

但是,一个机场的容量终究是有上限的。更要命的是,周边的对手不止一个。成都就不说了,昆明长水机场这几年的客流量也在猛追,跟重庆的差距越来越小。在整个西南地区的航空版图里,重庆的位置有点尴尬。

继续在江北机场上修修补补,显然已经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局面。建第二机场,成了重庆必须要做的一道题,而不是一道可选题。

重庆的大规划:不只是多修一条跑道

修第二个机场,不是简单地多几条跑道、多盖几座航站楼就完事了。如果定位不清,两个机场自己“打架”,那就成了笑话。

重庆这次提出的“两场一体”,核心思路就是差异化发展。

有网友的观点就很到位:江北机场以后可以专注于客运和国际航线,做“高大上”的国际枢纽。而新的正兴机场,则可以把重点放在货运、航空制造、飞机改装维修这些产业上,形成一个产业集群。一个主外,一个主内(产业),一个拉人,一个拉货,形成互补。

所以,重庆这步棋,考虑的不仅仅是客流量的追赶,更是整个临空经济和城市产业布局的未来。

第二机场,是“解药”还是“豪赌”?

从长远看,重庆的目标是到2035年,整个机场体系的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2亿人次。这个目标不可谓不宏大。

第二机场的建设,无疑是实现这个目标最重要的一步。它既是追赶成都的“解药”,也是重庆提升自身城市能级的一场“豪赌”。

毕竟,一个超大型基建项目,从规划到建成再到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巨大的投入。这期间充满了不确定性。

但对于重庆来说,这一步又非走不可。在区域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慢一步,可能就意味着失去一个时代,重庆显然不想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