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为在上海练秋湖研发中心发布了其最新一代鸿蒙6操作系统,该发布会第一次采用了类似苹果发布会“沉浸式视频+高管讲解+场景演示”的形式,高级感满满的背景布置、镜头语言、节奏感与苹果的风格高度相似,不少观众惊呼:原来国内企业,也能打造类似苹果这种“高级感”满满的发布会!

不得不说,华为鸿蒙6这种沉浸式的宣发效果,令不少国内厂商汗颜,看完了华为整场发布会,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前不久魅族22极致简练的发布场面:没有租场地、没有舞台大屏、也没有请太多观众,只在公司总部一楼搭个台子,看上去宛如某个公司开年会抽奖。

想当年,魅族手机的市场号召力丝毫不逊色于华为,如今时过境迁,魅族俨然已经沦落为一家边缘化的“珠海小厂”,即便是发布一年一度的新款旗舰手机,也难以在主流消费电子市场激起太大的浪花。要不是魅族自己在社交账号宣发新品,估计很少有人还会记得这个标榜为“青年良品”的手机品牌。

如今,手机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2024年上半年,魅族市占率仅为0.2%,在整体市场格局中仍处低位,早已沦为“边缘化”厂商,此前甚至一度传出,魅族将要砍掉手机业务的消息,逼得魅族一次又一次下场辟谣。

既然市场存在感极低,盈利能力前景黯淡无光,魅族为什么还要坚持做手机呢?
从“国产iPhone”到今天的“边缘者”:魅族的辉煌与沉寂
2009年,魅族发布了首款智能手机M8,凭借其超大触控屏和Windows CE系统,成为当时技术的代表,甚至一度被誉为“中国的iPhone”。那时,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刚刚起步,M8的上市让魅族迅速成为热议话题,排队购买的场面几乎媲美iPhone的发布盛况。有人甚至为了一部M8手机,横跨四个省,辗转三次火车,一趟汽车,几乎成了“疯狂追逐”的象征。

没有人想到,这样一部与美国苹果公司产品媲美的手机,竟是一家生产MP3的工厂做出来的。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M8上市的第二年,黄章就选择了隐退,将公司交给了白永祥等“战友”,开始了魅族的“空窗期”。

随着创始人的隐退,魅族在产品定位与发展方向上陷入了迷茫,此时,雷军曾尝试通过投资入主魅族,但最终被黄章拒绝。谁能想到,雷军随后创办的小米竟迅速崛起,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巨头,而魅族却逐渐远离了舞台的中心。

伴随着小米的崛起,原本属于魅族的市场份额被逐渐蚕食,无奈之下黄章只好重出江湖,并在魅族推行股权激励并同阿里巴巴合作,销量一度出现反弹。然而,这只不过是“回光返照”,2017年以后,魅族的销量逐步下滑,再也没有重新提振的迹象,魅族也为此陷入了经营困境。

2019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魅族被吉利收购,成为星纪魅族,似乎开始了新一轮的重生。然而,这一重生之路并不平坦。魅族虽然在一些中低端市场取得了一些成绩,甚至推出了备受欢迎的魅族Note系列,但在智能手机的高端市场,魅族依然处于“追赶者”的位置,始终未能实现突破。

收购完成之后,46岁的黄章将创办了19年的魅族交由他人之手,从此彻底离开了他一手创办的魅族。
被吉利收购,魅族能否逆势翻盘?
随着手机市场逐步饱和,头部品牌占据主导地位,魅族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都在逐年下降。尽管如此,魅族依旧坚持每年推出新机,并且将目光投向了车机系统这一新赛道。Flyme Auto车机系统的推出,给了魅族一线生机,截止到2025年5月份,Flyme Auto的合作车型销量突破了116万辆,这为魅族带来了相对可观的市场份额。

至于魅族每年坚持推出的新机,则延续了往年一贯的性价比路线,不过在性能和配置上,仍是在拼命追赶头部品牌。可随着头部品牌纷纷向高端冲击,魅族如果继续跟进头部品牌的配置而疯狂堆料,显然将承受更大的成本压力。

以今年魅族新发布的魅族22系列为例,魅族能够搭载的处理器,只能是网络质量略好,但是功耗和性能都略差的骁龙 8 Gen3,之所以搭载一款2023年发布的略微过时的次旗舰处理器,原因也很骨感,魅族难以在高通面前获得更大的议价空间。

即便隔壁的米OV等中端机型骁龙 8 Elite Gen 5 和天玑 9500都快要打起来了,魅族能够在保持性价比的前提下,所能拿出来的最好的处理器,只能是两年前的产品。毕竟,相比于小米OV,魅族的出货量实在有点不够看,高通又怎么心甘情愿牺牲单颗芯片的利润来成全魅族呢?

其实,魅族的处境也确实映照了手机市场竞争的残酷现实,手机小厂面对上游供应商缺少话语权,面对新技术缺少短时间内调校适配的能力。因而产品周期只能被头部品牌们吊着走,面对同期发布的大厂竞品,魅族等小厂商往往难有突出的优势。

不过,魅族显然也意识到,在手机领域同头部厂商的竞争难以取胜,因而早在2024年初,魅族就宣布暂停传统智能手机项目,转型“全力投入AI设备”。于是,魅族除了在车机交互系统上发力之外,还另外开辟了智能眼镜等穿戴式AI设备的赛道,今年也特意推出的StarV Snap智能眼镜,在电子数码圈也算是引发了一阵小骚动。

可颇为尴尬的是,魅族的车机系统和AI穿戴一路高歌猛进,作为车机系统与穿戴设备交互的终端接口,魅族手机较低的市场占有率,反而将拖累其他业务的进一步增长。毕竟,手机作为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终端设备,一旦彻底放弃,就意味着魅族与终端用户渐行渐远,彻底脱离主流市场,因此,魅族短期内依然不会放弃手机业务。

当然,魅族始终保有创业者的基因,如今又有吉利的强力支持,如果坚守初心,再坚持做几款大家喜闻乐见的产品,未来重返主流手机厂商之列并非没有可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