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得知村口的化粪池是我炸的,婆家要求立刻跟我完婚

我二十五岁了还没找到婆家,媒婆介绍我和男方见面。男方一家话很少,感觉对我并不满意。席间媒婆对我大肆称赞。“小莹手很巧,不

我二十五岁了还没找到婆家,媒婆介绍我和男方见面。

男方一家话很少,感觉对我并不满意。

席间媒婆对我大肆称赞。

“小莹手很巧,不仅烧得一手好饭菜,还会自己动手做衣服呢。”

男方依旧默不作声。

“她也很能干,家里那十来亩地也都是她一个人种的。”

男方还是不发一言。

媒婆怕对方觉得自己是在夸大其词,于是实话实说道:“那缺点肯定还是有的,就是性格比较泼辣,脾气不是很好。昨天隔壁村口那个化粪池就是她炸的。”

谁知那男方妈妈一听到这个立刻激动地站了起来:“这姑娘我看上了,出价吧!”

1

媒婆和我都皆是一惊。

媒婆试探性地开口:“小莹家里情况比较特殊,她要十八万八的彩礼。”

男方妈妈斩钉截铁道:“成交!”

于是我就莫名其妙有了个未婚夫。

婚期就定在春节前夕。

这一家人话都很少,个个看起来都不善言辞。

唯有年仅十八岁的小叔稍微活泼一些。

他饶有兴致地问我:“昨天那个化粪池是真的是你炸的吗?我听说那个是你们村主任弟弟家。”

我本来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多做纠缠。

一是大家正在饭桌上,不太文雅。

而是这件事情就极其不文雅。

没想到另外三个人的眼神都投了过来。

他们好像都对这件事情非常感兴趣。

啊,农村人就是这样。

粪便对他们的生活还是极其重要的。

我清了清嗓子说道:“是村主任弟弟家,可他们一家都小脑没发育好,每次挑粪从我们家门口过都会泼掉一点。”

“如果是正在吃饭的点,泼得更多。第一次的时候我就说了,可以给桶加个盖子。”

“泼第二次的时候我说,不要再有第三次。”

“等第三次泼的时候,还看着我笑,说我能拿他怎么办?我就在他口袋里揣了几个点着炮仗一脚给他踹下粪坑了。”

媒婆气我太实诚,刚准备说点别的圆场。

那四个人却听得津津有味。

临走的时候,男方妈妈拍了拍我的肩膀:“好样的啊,我就喜欢你这样的,下个月就订婚。”

2

农村人规矩是很多的。

订婚时候更是不遑多让。

我家里就我一个人,没什么人替我操持。

媒婆两边传话,也总算将礼数周旋了七七八八。

没想到到了订婚的那天还是闹了笑话。

我的准未婚夫付长征家里的话事人是他姑姑。

他们家那一代唯一的大学生。

听说这些年承包鱼塘发展得很好。

家族里的任何事情,她都是要把关的。

最近她在外地研究鱼苗,我跟她侄子之间的订婚宴倒成了漏网之鱼。

订婚的车开到他们家门口了,姑奶奶堵在那不让进。

媒婆苦口婆心地劝。

“大姑奶奶,你有什么话也得让新人先进门再说。”

“我没同意这门婚事呢,让她回去吧。”

媒婆急了:“这是要退婚吗?我们这人还没进门就被退了,这回去还能找到婆家吗?”

说来也很奇怪。

上次见到的婆家四个人,一个也没见着。

正僵持不下的时候,一行四个人从我背后出现了。

几个人身上都混着泥浆,狼狈得不得了。

付长征看到我倒挺高兴,腼腆地笑了一下说了句:“来了啊。”

我当场就要爆脏话:我本人订婚我能不来吗?

准婆婆也说了句:“今天挺漂亮。”

那大姑奶奶掷地有声道:“这婚事我不同意,叫她哪来的回哪去吧,一个孤儿还想嫁进我们付家,这不是在痴人说梦吗?”

有人当场就劝她:“那你倒是给你侄儿找个对象啊,他今年都三十了,能找到个姑娘嫁给他就不错了。”

还有邻居在一旁附和:“人家一家人都没意见,你管那么多干嘛?”

那老太太一时气急指着我问她侄子:“你喜欢这个泼妇啊?”

“上个月她把邻居家的鸡全杀光了,请全村吃了鸡公煲。”

“去年过年,邻居们请她吃饭,她一连掀了三家桌子,几桌子好菜全都拜了土地公。”

没想到,不善言辞的付长征眼冒金星地说了句:“喜欢。”

3

付长征的一句喜欢。

让这场订婚宴有惊无险地办了下去。

毕竟是大龄男青年的心声,那么多邻里邻居看着。

大姑奶奶手伸得再长,也不想落人口实。

订完婚以后,按理说我们两家就要正常走动起来了。

头一个月,付长征每天都来。

不是在田里帮忙,就是在家里打扫。

因为不是一个村的,大家看他还挺新鲜,偶尔还会拿他逗趣儿。

他是个老实的,每次都是呵呵一笑并不往心里去。

跟那些人见了我会立刻闭嘴。

付长征很开心地对我说:“他们都好怕你。”

我瞥了他一眼:“这有什么好开心的?”

“说明你在这里不会被欺负啊。”

我心里微微一动,觉得这个人真的挺善良的。

看来当初我确实没有看错他。

也不枉我亲自找到媒婆替我说亲。

我妈妈教给我的人生智慧之一,就是你要找一个本身就善良的人,而不仅仅是只对你好。

那天临走前他忽然告诉我:“等一下我要去我姑的鱼塘帮忙,估计有十天半个月回不来。你这里有什么重活不要自己干,我弟周末放假来帮你做。”

我问他:“你一直在替你姑姑打工吗?”

他老实巴交地说了句:“嗯,我们一家三口都在鱼塘,等我弟毕业了也过去。”

这之后他果然好久没来。

时间一晃就到了结婚前夕。

弟弟付长超来替他哥哥传话:“我哥去姑姑家取彩礼了,回头来接你去镇上买衣服。”

4

原来他们一家为他姑姑打工的这么些年,一直都只发最低的生活费。

剩下的那些钱被姑姑扣下来做理财。

毕竟她是家族里唯一的大学生,确实要见多识广一些。

门路也更多一些。

这些年也确实挣到了一些钱。

付长超说:“我姑姑家起了两栋大房子了,昨天我们一家连夜算了账,这些年放在姑姑那边的钱,也足够给我和我哥盖房子了。”

“嫂子,你放心,我跟我哥感情很好,不会有兄弟不和的事情让你难做。”

我心想,小家伙平时看起来蔫不拉叽的,关键时候也挺会说话。

不过他们这一家是怎么回事?

挣的钱怎么能全放在别人手里?

这关系也太好了一点吧。

可他们这位姑姑看起来不是很好惹的样子。

我估摸着这钱不太容易拿回来了。

果然临到晚的时候,付长征耷拉着个脑袋就来了。

他坐在那半天没说话,我也就没催他。

他见实在没有台阶下,只好自己说道:“我姑说钱都在银行存定期,还有一部分在基金里,还有一部分在股市,全都出不来。”

除了银行定期,其他的我一个也听不懂。

我有点纳闷:“你要结婚这事儿没通知你姑吗?我们大半年前不就订婚了吗?”

“是呀,一个老早就告诉她了,本来都取出来了,可前一阵说股市特别好,就又给投进去了。”

我也不怕他生气,直接说道:“确定之前是到了哪个市场了吗?不是听你弟弟说你姑姑家刚起的房子吗?”

付长征有点为难:“我跟我爸妈也觉得不一定全在股市的,我姑就是抠搜不想掏出来。”

我挑了挑眉对他说:“这样吧,让你姑给我打欠条,这彩礼可以之后给。”

5

付长征大约是没想到我这么好说话。

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行,我回去跟我姑说。”

没承想他姑也答应了。

结婚头天晚上,就让付长征揣着欠条找我。

“我姑说了,等咱们结完婚,只要那股市里的钱一出来就把彩礼给你补上。”

我开玩笑地问了句:“那钱放在市场里就是有亏有赚的,回头它要是出不来了怎么办?”

付长征思索了一会儿回答道:“那我姑也说了,她有个定期还有一个月就能到,到时候取出来给你一样的。”

我跟他确定了一下:“这钱确实是给我了吧?我跟你姑姑要,会不会影响了和气?”

“这钱就是用来娶你的,当然是给你了。你拿回属于我的钱,怎么会影响和气呢?”

但愿吧,我的傻男人。

婚礼举办得热热闹闹,流水席摆了两三天,开了有百桌。

最后拿了礼钱去结账,发现钱还不够。

付长征有点奇怪:“怎么会不够呢?我姑一个人就上账了五万块。”

我婆婆走过来看了一眼账簿,问那个记账先生:“这里写了五万未到账是什么意思?”

那记账先生掏出一张定期存单:“这是你们家大姑奶奶给的,说到期了得去银行取。”

我接过来一看。

好家伙,倒确实是有五万。

写着他大姑的名字,三年后的日期。

我婆婆有点生气:“她这人怎么总这样?问她要钱从来不爽快,一天天地做主做惯了。”

话虽然是抱怨,可声音却越说越小了。

我一抬头,原来是姑奶奶走了过来。

我公公虽然看起来不太高兴,但也只是撇了撇嘴没说话。

我看着他们俩这窝囊的样子,也是有点无语。

看来非得我出马不可了。

6

“怎么一群人全堆在这儿?不是还要闹洞房吗?长征带着他的堂兄弟们先过去了,新娘子也快去吧。”

我笑着说道:“在看大姑给我送的存折呢,本来准备用它来结席面的钱,没想到是三年后的,大姑不会是在防着我吧?”

她大概没想到我会当众说出来,脸上立刻透露出些许尴尬。

“小莹这嘴巴可真厉害,我哪里是那个意思呢?这不确实身上没现金吗?”

我还是笑:“其实没多少钱,我掏也行。”

我从口袋里掏啊掏,掏出了一张欠条。

我忽然一拍脑袋说了句:“哦,我也掏不了。毕竟我的彩礼还是大姑打的欠条呢。”

“要我说还是大姑办事有意思,我爸妈和长征的工资打成欠条给我做彩礼钱,只有给了一张三年后的存单做礼钱。”

假装没看到大姑难看的脸色,冲着我婆婆说了句:“妈,那你直接拿现金出来结吧,我也不能倒贴进你们家门吧?”

我婆婆小声地说了句:“我也没钱呀,钱都在你大姑那。”

周围都是正在帮忙的邻居,纷纷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付长征他们一家都是老实人,大概从来没有在外人面前说过这个情况。

大姑当面被揭了短,脸色铁青。

她忍着怒气问那个做席面的:“还差多少钱?”

那人老老实实道:“还差一万五千八。”

农村办酒席,向来是入不敷出的。

礼钱全填进去不说,多多少少都是还要亏一些。

这价格也是很合理的。

大姑气呼呼地说了句:“明天我找人送给你。”

7

这下没轮到我说话,隔壁邻居已经开口了。

“长征他大姑,我们这里席面是不能赊账的。你是做大生意的人不了解这小习俗,烟酒可以一年算总账,但这席面当场要结清的,都是挣的苦力钱。”

这姑奶奶被气得不轻。

打了个电话将他儿子从前面新房叫了过来。

听说要他付钱,还有点不大乐意:“我表哥这啥情况,娶媳妇还得我掏钱?”

他从包里掏出两沓现金,付完钱就准备走。

我叫住了他:“表弟,这钱算你付的还是算大姑付的?”

他愣了一下问道:“这有什么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这钱本来应该你长征哥付,可你妈压着长征哥的工资不给,这钱就应该你妈来付。所以你付到底代表谁?”

他被我几句话绕糊涂了,不耐烦地说了句:“我付了不就是帮我妈付了?”

我点了点头,声音特别洪亮地对大姑说:“大姑,既然表弟这么说了,那这钱我得给你加个收条。后面记得从长征的工资里扣。”

说完这句,我就从礼簿的最后一页扣撕了一张下来。

我没怎么读过书,字写得鳖爬,只好请记账先生代劳。

那先生是个很严谨的人,金额精确到几分几角。

大姑接过那张收条,怒气冲天地走开了。

8

大姑走后,我也没有急着去新房。

我找了把椅子坐在我婆婆旁边,跟她聊天。

她平时虽然不怎么说话,但记性还挺好。

脾气也很不错,有问必答。

我随口问她:“咱们家的钱都在大姑手上吗?”

她点了点头说道:“本来我结婚的时候说给我的,可管了没两年她就全要走了。”

“我其实不想给,谁不想钱在自己手上呢。可她是咱们家第一个大学生,家里人都偏心她,软磨硬泡的就都拿走了。”

“再后来她作为大学生回乡创业,我们就一直跟着她工作到今天。”

旁边有位大妈听到了,问她:“你们工作不给你们发工资吗?你们一家三口都在那里呢。我听说她赚得盆满钵满。”

“也是有发的,我们在她的渔村吃住,一年发个几千块钱过年。”

那人惊讶道:“哦哟,她那个渔村搞了有十来年了吧,一直就不给你们钱,你们也忍啊?”

“那当时也说好了帮我们投资的,大事小事她也得出钱的。”

我有点好奇地问:“那咱们家这些年办了什么大事呀?”

我婆婆一五一十地说道:“那倒也没办什么大事,主要就是你和我们长征结婚。”

我晃了晃手上的欠条和那张定期存单,有点好笑道:“这就是在大事上出钱啊?”

旁边人都笑出声了:“小翠啊,你这个大姑子可真够精明的,不然不会把你们一家的玩弄于股掌之间。”

我婆婆在一旁讷讷地没有说出话来。

我看着她说了一句:“妈,现在我嫁到咱们家来了,我是不可能受这窝囊气的,从这个月开始,长征的工资必须给我。”

9

周围邻居都在帮腔:“那是肯定的,长征是你男人,挣的钱当然要交给你。”

我婆婆想了一会儿说道:“明天我去跟他大姑说一下,以后家里的钱都交给你,包括我和你爸爸的。”

我不是一个很爱大包大揽的人。

但我也不能看他们欺负老实人。

尤其这老实人,还是我以后的家人。

“那我明天能去问我姑要钱不?”

我这话一说,我婆婆就露出了为难的脸:“啊?明天就要啊,会不会有点太着急了?你跟我说了,下个月定期到了就给咱。”

我退了一步:“那要是下个月到了她没给,我能去她家里要吗?”

正好此时付长征从不远处跑了过来,他整个人喜上眉梢,看起来精神得不得了。

他笑眯眯地问我:“怎么一直不回房?一直在等你呢。”

“我嫌闹洞房吵。”

他有点得意道:“我就知道你怕吵,已经把他们都撵走了,咱们回去吧。”

周围人打趣他急着做新郎官儿。

我婆婆有点苦恼地问他:“下个月你大姑要是不肯把彩礼给小莹怎么办?”

我直截了当的说道:“那就没办法了,没有彩礼的话我肯定要退婚的。”

付长征赶忙在一旁说道:“那怎么可能不给?她是我姑子,而且我们之前也说好了,等我结婚了,就把账给我们都结了。”

我婆婆耷拉着脸继续说道:“那她要就是不给怎么办?”

我挑了挑眉没说话,付长征立刻道:“就是不给咱就去她家闹!”

“你去闹,你爸能同意吗?”

“我爸不是说了吗,我结婚了以后我就是一家之主。一家之主说的话他凭什么不同意?她要是不给咱就去闹!”

我婆婆拍了拍我的手:“听到了吗?一家之主发话了,放开手去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