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律媒名家观音山公益研讨会:从诺奖看中国科研

全文约2558字,预计阅读需要5分钟。
正文:

共襄“律媒名家”盛举:律媒视界,名家风范。日前,第二届律媒名家观音山公益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主题是从诺贝尔奖看中国科研。
本次研讨会的嘉宾有:著名科研体系研究专家、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栏目主讲顾海兵教授;高科技贸易壁垒及政策研究专家刘云枫博士;资深媒体人、《企业与法律》主编、《中国律师100人》创始人金仲兵主编;著名时事评论员、神州普法网王法明总编;著名学者、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胡星斗教授。

顾海兵教授指出:诺贝尔奖不用申报、填表、宣传、造势,只需原创,从0到1,而不是从1到10。原创就需要宽容、容忍,“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他认为主要是这样一些制度体制:院士制度、高考制度、大学治理制度(教授治校)、职称评审制度、科研评价制度、行业准入制度(比如增加民企的产业准入)等等妨碍了中国的科技发展。

刘云枫教授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谈如何看待知识:中国古代的“藏书楼”,书是不让别人看的,显示的是知识的私有化和特权,如今中国大学图书馆也是不让普通市民进去的,而欧洲日本乡镇都建有图书馆,拿破仑一有好东西首先送到博物馆,而不是私藏。日本公司负有传播知识的责任,企业对民众开放参观,即使遇到维修维护的时候,他们都想方设法让参观者进入;日本的批发市场都建有图书室、读书会,吉田松阴被判处死刑还要办读书班。学习型社会,培养了民众好奇、好读书的习惯,提高了全民的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加上开放、自由、平等的社会氛围,诺贝尔奖自然会出现。

金仲兵主编用“四个警惕”刻画了他的观察:警惕“后发优势”变成“后发劣势”,太容易走捷径,所以不从源头上改革;警惕“中等陷阱”,包括“中等收入陷阱”——陷入腐败和两极分化,“中等技术陷阱”——似乎几十年超越了别人几百年积淀的幻觉;警惕“功利性的制度设计”,围绕着权力利益去钻研;警惕反智、反文明的逆流,如果青少年的才智从教育源头上被扼杀,那么他们的眼中就没有星辰大海。

王法明总编深入比较分析了中国的某些奖项与诺贝尔奖的区别,认为是这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两个不同的标准”的奖项,中国主要是通过应用科技拉动产业和经济发展,是从1到10的技术的多种探索,是拿来主义的升级与改造,而非突破性与原创性研发。诺贝尔的精神是“真善美”,真是真实,善是善意,美是美好,中国社会科技的发展应更快地趋同于诺贝尔精神。

胡星斗教授从最近两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谈起: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关于知识与经济增长的,有所谓认知知识(理论知识)与技术知识之分,理论知识可以免费获取,导致获取者的原创性动力不足。技术知识,我称之专有知识,如芯片、光刻机,研发者保密,追赶者很难有捷径。去年诺贝尔奖是关于内涵(inclusive)制度与外吸(extractive)制度的,内涵制度也叫包容性制度,是能够在社会各个阶层比较公平地分配利益的制度,外吸制度也被翻译成掠夺性制度,是一种向外吸血的制度,这种制度是不可能经济持续增长的。胡教授强调,过去,中国提出经济增长模式要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现在,我们提出:中国的科研也要从数量型科研向质量型创新型科研转变,也就是中国要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研究院,既要解决理论知识拿来主义的弊端,又要解决核心专有知识的不足。
据报道,律媒名家观音山公益研讨会围绕经济法律时事,坐集众智,体现学者、律师与媒体的深度融合、律媒与专家的观点激荡,其主旨是促进社会进步,第二届律媒名家观音山公益研讨会的诸位嘉宾在中国科研体制转型和完善方面取得了共识。
附:
大爱涌动观音山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履行社会责任观察
来源:人民政协网2025年03月17日 15:19 | 来源:东方资讯
年缴税超过1000万元,年免收门票超过1000万元,累计捐款超过1000万元;近年来,每一场大型相亲交友、健康登山等活动都能带动当地消费近10亿元;特别是“关爱‘小候鸟’”活动,为当地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们创造了一个个安全、快乐、充实、有意义的假期,在他们心中植下了生态文明的理念……
这是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履行社会责任的点滴故事。从1999年开发观音山,到2005年被批准成为国家森林公园,再到如今誉满珠三角,作为我国首家民营国家森林公园,园方始终秉承正确的价值观、使命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力服务地方发展,为东莞乃至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董事长黄淦波先生表示,自开发观音山以来,就始终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如今更是为展示绿美广东建设成果、传播生态文明理念而奋斗,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黄淦波董事长看来,“善行天下”是企业家必须遵循的道德理念。多年来,他也是秉承这样的理念,带领公园在公益事业上不断前行,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传递爱心与希望。
据了解,早在2003年,黄淦波先生便提出为年满60岁的老人、残障人士等群体提供免票优惠。无论是否东莞户籍,只要凭有效身份证明,这些群体均可免费入园。截至目前,这项政策的免票金额已累计超过数亿元,惠及了无数需要关爱的群体。
此外,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还对樟木头镇所有户籍居民实行门票免费政策。近年来,每天免费入园参加晨练、晚练的居民超过600人次,每年共有20多万人次免费入园。仅此一项,公园每年免收门票金额就超过1000万元。这一举措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休闲健身的场所,也进一步拉近了公园与社区的距离。
如果说公园的免费政策惠及了当地居民,那捐资助学、精准扶贫等行动更如一股春风从岭南吹向全国。
自2007年起,黄淦波先生在清华大学设立了“观音山奖学金”,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这一举措不仅帮助了许多寒门学子圆梦大学,也为社会培养了更多优秀人才。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改变命运”的理念,展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公益团队连续多年深入地震灾区、贫困地区,捐资捐物,实施精准帮扶。
2018年,公益团队又前往甘肃省宕昌县,为当地带去了20万元的善款和物资。这些公益活动不仅为灾区人民送去了温暖,也展现了观音山公园的社会担当。
有关专家表示,黄淦波先生与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慈善公益之路,不仅体现在经济上的慷慨解囊,更在于对社会价值的深刻理解与践行。无论是普惠大众的免费政策,还是深入灾区的精准扶贫,亦或是助力教育的捐资助学,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始终以实际行动传递着爱心与希望。(有节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