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国稀土管制出手,美国战机飞不起来?

十月的美国,五角大楼又一次迎来了难得的“不宁静”。在中国商务部接连发布的两项公告之后,美国对稀土依赖的脆弱性开始暴露无遗

十月的美国,五角大楼又一次迎来了难得的“不宁静”。在中国商务部接连发布的两项公告之后,美国对稀土依赖的脆弱性开始暴露无遗。10月9日,中国商务部的公告就如一颗炸弹,直接将稀土的出口控制推向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局面。这不仅仅是对技术的简单限制,而是对全球稀土产业链的深远调整。

第62号公告明确将稀土开采、冶炼、金属处理等关键技术纳入出口管制,任何未获许可的交易,都将面临重重关卡。而更具戏剧性的是,第61号公告直接跨越国界,提出了“长臂管辖”的概念。未来,任何中国原产稀土或稀土技术生产的产品,若要再出口到第三国,都必须经过中国的审批。这一举措,犹如一只笼罩全球市场的巨手,紧紧把控着稀土的每一次流动。

美国的焦虑情绪迅速蔓延。五角大楼对中国的稀土管制,直指美军装备的生命线。F-35战机每架需要超过900磅的稀土,这些稀土不仅仅是材料,更是性能保障。如果没有它们,战机无法承受高温,飞行性能将大打折扣。而美军的舰艇、潜艇甚至陆基导弹系统,对稀土的需求更是无处不在。没有这些元素,美军的百余种武器系统将变得无法启动。甚至五角大楼的报告都明确指出,如果稀土供应中断,F-35的生产只剩下六个月的库存。短短几个月,足以将整个美国军事生产链拖入深渊。

然而,美国并非没有稀土资源。美国的芒廷帕斯矿拥有丰富的稀土矿床,但却受制于精炼技术的差距。目前全球稀土的精炼技术,几乎全部掌握在中国手中,特别是中重稀土的精炼,几乎为中国的五大磁材厂所垄断。美国虽有矿产,却无法精炼到军工所需的高纯度,导致稀土矿石不得不先被送到中国,再通过精炼后运回美国,构成了一个极其脆弱的供应链。

这一现状,早在几年前便开始显现。中国的管制措施并非突如其来,实际上,早在2025年,中国便开始限制七种稀土元素和磁体的出口,视为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反制。然而,美国显然低估了这一举措的深远影响。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国防部曾斥资4.39亿美元试图改变这一局面,但结果却只是在局部改善上有所收获。尽管五角大楼已经成为MP Materials的大股东,斥资数亿美元进行稀土开发,但他们的技术依然无法突破重稀土的瓶颈。

中国显然已经掌握了稀土领域的主动权。上海稀土期货交易所的成立,已经让全球稀土定价权从伦敦转移到中国。与此同时,中国在稀土技术领域的突破也让美国望尘莫及。仅在专利方面,中国的稀土专利总数已超过四万,而美国仅为1.25万件。而在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得益于先进的技术,中国的稀土回收率已从过去的35%提升至92%。

美军试图通过拆除退役战机的稀土磁体来应对稀土短缺,但这种“头痛医头”的解决方案无疑是纸上谈兵。测试结果表明,这样的替代品会导致磁通量下降12%,推力大幅减弱,显然无法满足实际战场需求。

稀土作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尽管在实际用量上看似不大,但它对于高端技术和军事领域的意义,却不可替代。在这个全球化日益加剧的时代,稀土的战略重要性愈发凸显。中国的这一举措,毫无疑问为全球供应链加上了一道枷锁,同时也让世界各国开始深刻反思依赖外部供应的风险。

这场围绕稀土的博弈,已不仅仅是经济和贸易的较量,而是一场力量与资源的真正对抗。全球秩序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而谁能掌握稀土的命脉,谁将成为未来的主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