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地区传出关键信号,特朗普重金已经打了水漂。24小时内,中方布下双重棋子,迈出重要一步,已提前锁定“胜局”。

北极地区
日前,在中俄关于北极航道的最新合作会议上,双方听取了关于航运开发组、安全组、船舶建造组、技术工作组等多个小组的最新汇报,并签署了相关会议文件。中方强调,在北极航道这一领域,中方愿意和俄罗斯一道,共同努力开展极地船舶建造工作,相辅相成推动项目继续进行。
显然,中俄在北极地区的合作已经进行到了新的阶段,步调始终一致,未来还能斩获更大成果。同日,中方刚和位于北极地区“门户”的冰岛发表了联合声明。其中重点强调了双方在地热、绿色转型等方面的合作,还表示未来将会进一步深入交流。24小时内连出两招,足以证明中方在北极地区的部署,正在稳步推进。

普京
目前看来,中方的北极策略可以分为三个方向,首先是和俄罗斯之间的“基础设施先行”,从首航成功的"冰上丝绸之路"北极航线到计划建造的极地集装箱船,再到此次会议中强调的极地船舶建造工作,中俄合作着眼于航道建设、船舶制造等具有长期价值的领域。换句话说,这一点能为中方打好下一步的基础。
而和冰岛的合作,则能体现出“以点带面”的巧妙布局。冰岛虽是小国,却占据着连接北大西洋与北冰洋的战略要冲,是美国核潜艇前出大西洋的必经之路,也是构建北极立体防御体系的理想支点。中冰联合声明不仅涵盖经贸、地热、医疗等民生领域,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模式,既为"冰上丝绸之路"北欧段建设奠定基础,又在北极治理中嵌入了中国方案。

破冰船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中方自身的行动,一直以来,中方始终强调"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的基本原则,支持科研机构参与北极治理,鼓励企业依法有序开发北极资源,在北极深潜调查中展现不俗的科技实力。正是因为有中方自身能力的支撑,才能在北极地区布局。以发展促合作、以合作保安全的思路,与某些国家将北极军事化的零和思维形成鲜明对比。
中方频传捷报,是特朗普当局最不愿见的。要知道,就在5天前,特朗普刚刚花重金购入了破冰船。此次采购计划共11艘,4艘在芬兰建造,7艘则转到美国。早在今年3月份,特朗普就向北约秘书长吕特表示,未来计划订购48艘破冰船。美方十分重视北极地区,将中国所有举动都视作“危险信号”。

特朗普和斯图布
但美方的态度影响不到中国决策,随着气候变暖使北极航道逐渐通航,北极治理已成为全球战略博弈的新疆域。纵观全局,中方已经在多个维度领先一步。
必须强调的是,中国在北极的稳步推进,既不是要复制他国的霸权模式,也不是要构建排他性的势力范围,而是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为北极的和平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