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人民空军在76周年主题微电影《梦远》中首次公开攻击-11隐身无人机与歼-20、歼-16协同训练画面,展现“有人机+无人僚机”作战模式。这款全球首款服役的飞翼隐身无人机采用无尾翼设计,雷达反射面积极小,已部署西藏日喀则机场(海拔3800米),具备全疆域作战能力。五角大楼此前预测中国2025年实现该技术,但现实进度远超预期。

西藏日喀则机场的卫星照片最近让西方军事专家坐不住了。画面清晰显示,至少6架攻击-11隐身无人机已在该机场完成实战部署,这个海拔3800米的高原机场瞬间成为战略支点。 攻击-11的1500公里作战半径像圆规画圈,轻松覆盖新德里在内的北印度核心区域。更致命的是它的隐身性能,无尾飞翼设计配合特殊涂层,雷达反射面积仅相当于一片落叶。印度花54亿美元买的S-400系统,在它面前可能变成"睁眼瞎"。
高原巡逻曾是边防战士的噩梦。现在攻击-11能连续巡航20小时,搭载的红外设备连雪地里兔子脚印都看得清。有战士形容,过去要爬三天的巡逻路线,现在无人机半小时就能完成全维度扫描。

对比印度还在试飞的"勇士"无人机,攻击-11已形成完整战斗力。三机编队配合歼-20的战术,让传统防空体系彻底失效。想象一下,当隐身无人机群带着精确制导弹药穿越喜马拉雅山脉,边境军事平衡的天平已经倾斜。
值得注意的是,攻击-11在日喀则的常态化部署证明它克服了高原启动难题。稀薄空气下发动机功率下降30%的魔咒被打破,这项连美军X-47B都没解决的技术瓶颈,中国工程师用涡扇-13交出了满分答卷。

西部战区空军某部指挥官透露,攻击-11与歼-20的协同训练频率越来越高。这种有人机指挥无人机蜂群的战术,正在重塑高原空战规则。印度空军参谋长最近紧急访问莫斯科,背后的焦虑不言而喻。
攻击-11的亮相引发国际军事界震动,外媒称其“改写空战规则”。国内网友热议“玄龙08”代号与歼-20的协同战术,赞叹“从模型到实战仅用6年”。专家指出,这标志着中国空军完成“网络中心战”转型,而美军同类项目X-47B因技术瓶颈停滞。争议点在于无人机的伦理问题,但多数观点认为技术领先“就是最好的威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