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套现了7、8个亿都没事,如今落袋5000万就摊上事儿了。
近日,上市公司达实智能发布公告,实控人刘磅被有关部门带走了,立案调查并实施管护。
所谓管护,其实就是超短期的留置,人也被限制在留置场所里,只是期限比较短,一般最长不超过7天。
不过,这并不代表管护就比留置的风险低,如果管护期限内调查没完成,完全有可能转为留置。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半个月前,刘磅刚刚在二级市场减持套现了5000万,落袋的钱都还没揣热乎呢,这就被带走了。
调查是否与套现有关不得而知,但刘磅在此之前着实套现了不少。
根据历史公告统计,从2017年-2023年间,刘磅通过协议转让、竞价、大宗交易等多种方式,累计套现了约7.8亿。
曾经接受媒体采访时,刘磅说:
“我希望能把达实做成百年老店”。
一边百年老店,一边落袋为安,到底哪样是真,恐怕只有刘老板自己清楚。

达实智能被称为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但实际就是物联网智能设备提供商,如果再说得接地气一点,也就是系统集成商。
只不过,达实智能有自己的品牌,也有自己研发的平台、系统、设备,与一般的杂牌系统集成商相比,各方面都要专业得太多。
在深圳南山区粤海街道旁矗立着一栋大楼叫达实大厦,就是达实智能投资修建的,2015年花了11个亿,这显然不是普通杂牌集成商能承担得起的。
不过,要是追本溯源,达实智能其实也是从杂牌变过来的,甚至一开始连杂牌都算不上,只不过是外国设备的一个小小代销商。
达实智能的招股说明书里,刘磅的身份证是湖南长沙的,但实际上,刘磅是安徽宿州人,本科也是安徽的合肥工业大学上的。
1985年,刘磅考入了湖南长沙的中南大学自动控制系读研究生,而这一年,我国正好开始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刘磅的身份证前六位就成了湖南长沙的代码。
然而,刘磅并不留恋长沙,由于在学校里经常看深圳特区的报纸,心早就飞到那里去了,1988年,刘磅如愿被分配到了深圳一家国企。

自动化控制的高材生,自然备受重用,刘磅被安排到研发中心干开发,不过,面对当时遍地的挣钱机会,刘磅对经商更感兴趣。
现在往回看,一切都是时代潮流使然,深圳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吃到了很多红利,而身处深圳的刘磅,正是抓住了红利机会的人之一。
1990年,刘磅跳槽到中国航天进出口公司干贸易,通过承包经营赚到了第一桶金,然后就开始自己代理销售外国的计算机控制相关产品。
那个年代,我国所需的计算机、机电产品主要就是从深圳进口,隔岸的香港有很多外国品牌的工业控制器、计算机产品,而刘磅干的事情,就是把香港的东西买过来,转手卖给国内的客户。
实际上,深圳很多企业都是靠这种倒手生意的模式起家的,包括华为,也是从倒手外国交换机开始的。
不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仅深圳可以进口,北京、上海等沿海多个城市都可以进口了,深圳的这种优势也就没了。
于是,深圳的相关代理业务就升级进入了来料加工、系统集成,达实智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刘磅是学自动化控制的,深圳彼时又正大批量建楼,所以达实智能一开始的业务也就定位在了楼宇自动化上。
具体来说,其实就是整个建筑的门禁、广播、监控、消防报警、网络系统、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等等,属于非常标准的系统集成类业务。
不过,就像之前的进口代理业务一样,到了本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后,深圳的特区优势减弱,全国都可以做系统集成了,达实智能又继续升级。
开始搭建自己的建筑智能化平台,研发自己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并把别人的建筑智能化设备都整合到自己的品牌体系当中。
这一升级后,就叫自主创新了,达实智能建筑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由此诞生,然后又经过一系列演化,就是如今的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
达实智能的智慧空间现在主攻两个方向,不仅要智能化,还要节能低碳化,也就是建筑物要达到碳中和。
前面提到的达实智能的办公大楼深圳达实大厦就是深圳第一栋碳中和建筑,连续多年处于碳中和状态。
不过,建筑碳中和目前还只能是个追求目标,
一栋建筑要想达到碳中和,不只是要求建材生产和运输做到低碳,还有建筑投入运行后的用水、照明、电梯、空调、燃气等能源消耗都要低碳,要求太高了,在绝大部分建筑上都无法达到。
所以,达实智能主要的生意其实还是智能化,而建筑智能化这个行当,如前所说,其实就是系统集成,到底有没有护城河大家心照不宣,从老板刘磅一路高歌、一路减持的操作就可窥一斑。
当然,套现不违法,但套现的本质是贪欲,而贪欲往往促使让人干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刘老板有没有干过什么,很快就会有结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