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西班牙国王18年后再访华,欧洲对华政策正在转向?

当费利佩六世踏成都上的土地时,这位身高近两米的欧洲君主不仅带来了橄榄油和火腿的订单,更携带着欧盟对华战略的微妙转向密码。

当费利佩六世踏成都上的土地时,这位身高近两米的欧洲君主不仅带来了橄榄油和火腿的订单,更携带着欧盟对华战略的微妙转向密码。这是西班牙国王登基十年来首次访华,也是时隔18年西班牙王室再度造访东方,背后折射出欧洲在地缘政治博弈中的新选择。

政治博彩的赢家从来不是赌徒,而是看懂底牌的人。就在美国对欧盟挥舞关税大棒之际,西班牙却悄然完成对华访问的"大满贯"——首相三度访华、外交大臣跟进洽谈,如今国王亲自站台。这种"政府务实推进+王室战略背书"的组合拳,在欧盟对华政策分歧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醒目。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潘灯的观察一针见血:西班牙正在用行动拒绝大国"选边站"。

翻开合作协议清单,农产品与清洁能源成为最亮眼的注脚。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的西班牙猪肉、橄榄油生产商,终于在中国市场找到新出路;而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项目的落地,则直指产业升级的命门。数据显示,中西双边贸易额已从建交时的2000万美元飙升至500亿美元,这种2500倍的增长速度,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更具说服力。

与德国总理带着商业代表团讨价还价不同,费利佩六世的行程透着"长期主义"的智慧。在成都参加经济论坛,在北京签署10项合作协议,王后莱蒂齐亚则穿梭于文化活动现场。这种"政治+经济+文化"的三线并进,恰似其2米身高投射出的战略视野——既着眼当下贸易逆差,更布局未来产业协同。正如西班牙《国家报》所言,马德里正努力跻身"与北京关系更紧密的欧洲国家之列"。

值得玩味的是访问时机的选择。当中欧就电动汽车关税问题僵持不下时,西班牙国王的到访犹如投下关键票。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崔洪建指出,王室访问超越具体政策层面,传递的是国家层面的战略互信。这种信号在欧盟内部引发连锁反应——当布鲁塞尔还在争论"去风险化"时,马德里已经用真金白银的合同写下答案。

金融市场永远最先嗅到风向变化。就在费利佩六世启程前,中西企业已敲定价值3亿美元的新能源项目。相比美国要求将军费提升至GDP5%的政治施压,中国提供的产业链合作方案显然更对西班牙胃口。这种"技术换市场"的模式正在产生磁吸效应:葡萄牙、希腊等南欧国家近期对华态度明显升温,连传统亲美的东欧国家也开始重新评估得失。

站在中西建交50周年的门槛回望,两国关系的韧性令人惊叹。从1978年胡安·卡洛斯一世首访中国,到如今费利佩六世续写友好篇章,西班牙王室的外交传承恰似其国粹弗拉门戈舞——既有节奏分明的务实步伐,又不失优雅从容的战略定力。当"钢铁驼队"满载伊比利亚火腿穿越亚欧大陆时,世界看到的不仅是两个文明的对话,更是多边主义对抗单边主义的生动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