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课程场景化——构建沉浸式的学习生态系统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而空间则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当二者从彼此分离走向深度融合,便能够释放出巨大的教育能量,构建起一个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而空间则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当二者从彼此分离走向深度融合,便能够释放出巨大的教育能量,构建起一个无边界、沉浸式的学习生态系统。这种融合我们称之为“课程场景化”,其本质是让学习环境本身成为一门巨大的、隐形的课程。

沉浸式学习生态系统策划设计

课程场景化首先体现在为特定课程内容量身打造空间载体。如果学校开发了关于本地生态的课程单元,那么校园内一处真实的湿地或农田景观便是最理想的授课场所,学生可以在此进行持续观测与项目研究。如果学校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一方仿古营造的中式庭院则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园林布局、诗文意境与哲学思想的交融。

沉浸式学习生态系统策划设计

反过来,一个精心设计的空间也可以主动生成新的课程内容。一面开放的艺术创作墙可能催生关于公共艺术与美学的短期课题;一座基于真实数据的校园气象站,则能成为融合数学、科学、地理与信息技术的跨学科项目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扮演着关键角色,增强现实(AR)、数字屏幕等工具能够无缝嵌入实体环境,连接虚拟与现实,极大拓展课程的内涵与维度。

沉浸式学习生态系统策划设计

课程与空间的深度融合有效打破了传统教室的物理边界,让整个校园转变为一个可探索、可感知、可学习的巨型博物馆与实验室,真正迈向“处处是课程,人人在学习”的理想境界。

注:文中所用配图是因编辑需要,与文字内容无必然联系,供读者参考;

提示:我们一贯尊重信息原创,致力于为大家提供具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也会积极维护自身作品的版权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