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医院接诊了一位 32 岁的小伙子小李,做互联网行业的他,加班是家常便饭,外卖、炸鸡、烧烤成了日常主食,周末还总约朋友喝几顿酒。前阵子他总觉得没力气,吃不下饭,一开始以为是加班累的,想着歇两天就好,直到发现眼睛和皮肤都有点发黄,才慌了神来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出来,小李的谷丙转氨酶(就是检查里常看的 “肝指标”,高了就说明肝细胞可能受损)比正常范围高了 3 倍,胆红素也超标,医生说他得了脂肪肝,还伴有早期肝功能异常,再不管的话,可能会发展成更严重的肝病。

现在像小李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我国有近 2 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问题,其中很多都和长期吃太油、喝太多酒有关。大家总觉得肝脏 “耐造”,有点不舒服忍忍就过,可等真出大事时,往往已经晚了。
肝功能异常不是小毛病,这些信号别忽视可能有人会问,肝脏平时安安静静的,怎么判断它是不是出问题了?实际上,身体早已发出信号,只是大多数人对此不以为意。这些细微的警示,往往被我们在不经意间忽略,待到问题凸显,追悔已然不及。
除了小李出现的乏力、没胃口、皮肤眼睛发黄,如果经常觉得右上腹隐隐作痛(肝脏就在这个位置)、尿色变深(像浓茶色)、甚至莫名体重下降,都可能是肝功能异常的提醒。这些症状一开始可能很轻微,容易和 “累了、上火了” 混淆,但只要持续几天,就别硬扛,赶紧去查肝功能。
肝脏可是我们身体的 “全能代谢工厂”,吃进去的油腻食物要靠它分解脂肪,喝下去的酒也要靠它代谢。它还能清除体内的 “垃圾毒素”,合成身体需要的蛋白质,要是肝脏出了问题,整个身体的代谢都会乱套。
为啥油腻饮食、过量饮酒会伤肝?先说说油腻饮食。我们吃的炸鸡、肥肉、奶油蛋糕这些油腻食物,含有大量脂肪,这些脂肪需要肝脏来 “处理”。若长期过度饮食,肝脏不堪重负,难以高效代谢。脂肪便会于肝细胞内逐渐堆积,日积月累,脂肪肝便悄然形成,危害身体健康。一开始脂肪肝可能没明显症状,但肝细胞里堆满脂肪,就像 “泡在油里”,时间长了会慢慢坏死,进而发展成肝炎,甚至肝硬化。
再说说喝酒。酒精进入身体后,主要靠肝脏代谢,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 “乙醛” 的物质,这种物质对肝细胞有直接的伤害。偶尔喝一点,肝脏还能扛住,但长期过量喝,比如每天都喝、一次喝好几瓶啤酒或几两白酒,乙醛会持续 “攻击” 肝细胞,先导致酒精性脂肪肝,再变成酒精性肝炎,最后可能发展成不可逆的肝硬化,严重的还会引发肝癌。
更可怕的是,肝功能异常早期大多没明显感觉,等出现明显疼痛、黄疸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治疗难度会大很多。
想护好肝,这几件事一定要做好实则,养护肝脏并非难事,从日常习惯着手便颇具成效。无需繁杂手段,只需于点滴生活中做出改变,肝脏自能受益。
第一,控制油腻食物摄入。不是完全不能吃,而是少碰油炸、肥肉、高脂零食,多吃蔬菜(比如菠菜、西兰花)、粗粮(比如燕麦、玉米)和优质蛋白(比如鸡蛋、鱼肉),让肝脏 “减负”。
第二,尽量不喝酒,实在喝要限量。男性每日饮酒,酒精摄入量勿超 25 克,约为一瓶啤酒或一两白酒的量;女性则不宜超 15 克。且饮酒勿求每日,应给予肝脏代谢酒精之时间,呵护肝脏健康。
第三,定期查肝功能。尤其是经常吃油腻、喝酒的人,每年做一次肝功能检查(抽血就能查),早发现问题早调理,别等严重了才重视。
第四,别熬夜。夜间十一点至凌晨三点乃肝脏修复之时。若长期熬夜,不仅会阻碍肝脏修复,更会加重其负担。故而,为呵护肝脏健康,宜在十一点前安然入眠。

肝脏不像其他器官那样容易 “喊疼”,但它其实很 “脆弱”,长期吃太油、喝太多酒,都会慢慢伤害它。别觉得 “年轻就没事”,像小李这样 30 多岁就出现肝功能异常的人,现在越来越多。
日常若出现乏力倦怠、食欲不振、皮肤泛黄等信号,切莫硬撑。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状况,或许暗藏健康隐患。应即刻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为健康护航。更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少吃点油腻食物,少喝点酒,规律作息,定期体检,别等肝功能真的出了大问题,才追悔莫及。呵护肝脏,实则是守护我们身体的康健。肝脏于人体而言至关重要,悉心保护它,方能维持身体的良好运转,让健康常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