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军事频道《国防军事早报》披露的一则消息引发关注,解放军东部战区第72集团军某轻高机合成旅已正式列装红旗-13 近程防空系统。从性能衡量,这是目前全世界作战性能最强的轻型近程防空系统。

在央视的画面中,这款新型防空装备以第三代猛士高机动越野车为底盘,在雷达与光电探测设备的协同下,展现出对来袭目标的精准拦截潜力。这套轻型近程防空系统,有着“出口转内销” 的特殊背景,综合多方面特征判断,红旗-13是此前已实现出口并具有经实战检验的FB-10A防空导弹系统的自用版本。
FB-10A防空系统由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主导研制,是FB-10近程防空导弹家族的最新改进型,早在第十五届珠海航展便完成首次公开亮相,目前已成功出口至阿联酋,更在苏丹战场上取得实战战果。相较于基础型号FB-10,FB-10A的升级重点集中在两大方向:一是配套雷达系统大幅优化,探测距离显著拓展,让目标发现能力更上一层;二是拦截弹技术性能全面提升,射程与射高两项核心指标均有明显突破,进一步扩大了防空覆盖范围。

从任务定位来看,FB-10A的作战用途十分广泛。据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介绍,该系统可精准拦截无人机、巡航导弹、武装直升机及固定翼飞机等多种空中目标,且针对不同目标的单发杀伤率表现亮眼,对飞机类目标杀伤率不低于0.8,对导弹类目标杀伤率不低于0.7。更关键的是,FB-10A具备行进间作战能力,这一特性使其既能伴随地面部队推进,承担野战伴随防空任务,也可部署在关键区域,执行要地防空作业,灵活适配近程与末端防空的不同需求,这种多场景适配能力正是解放军看中它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于FB-10A导弹系统的成熟性能,解放军将其引入并命名为红旗-13地空导弹系统(代号 ADK-13),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武器系统。这套系统不仅包含核心的导弹发射车,还配备了雷达指挥车、弹药装填车、电源车及模拟训练器等配套装备,形成了从目标探测、指挥控制到导弹发射、后勤保障的全链条作战体系。

公开亮相的雷达指挥车与导弹发射车均采用第三代猛士底盘,这一选择带来多重优势:一方面保证了装备出色的越野机动能力,可适应复杂地形快速转移;另一方面实现了底盘通用化,降低了后勤保障的压力,同时也便于通过运输机进行战略投送,兼顾战术灵活性与战略部署效率,堪称 “机动与保障” 的双赢设计。
尽管央视报道中,红旗-13导弹发射车仅展示了2枚拦截弹的搭载状态,但实际该车型具备更强的载弹能力,最多可携带8枚拦截弹,火力持续性远超画面呈现。
从导弹本身来看,红旗-13拦截弹采用鸭式气动布局,为两级结构设计,固体火箭发动机占据弹体三分之二的长度,能提供充足动力;弹头前端与弹体尾部各设置4片舵面,可精准调整飞行轨迹。制导方式上,该弹采用“修正指令+红外凝视成像”的复合制导体制,这种组合不仅确保了打击精度,还具备稳定跟踪目标、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在复杂电子环境下仍能可靠作战。

作为自用版本,红旗-13的性能显然不会止步于FB-10A的水平。公开信息显示,FB-10A的拦截范围为射高20米至7500米、射程1公里至18公里,而红旗-13作为解放军列装的自用装备,其作战高度和射程必然有所突破,以满足更高标准的防空需求。
对于外界质疑其发射架“过于简陋”的声音,实则忽略了这种设计的优势。结构简单意味着反应速度更快,能缩短从发现目标到发射导弹的时间,同时还能有效控制成本,更适合大规模列装与高强度作战场景,完全贴合红旗-13的战术定位。
雷达系统是红旗-13的“眼睛”,其配备的雷达采用相控阵体制,可实现方位360°、俯仰0°至45°的全向探测,探测距离不低于50公里,能同时跟踪多个空中目标。目前唯一待确认的疑点是,该雷达是否实现了目标搜索与跟踪制导的一体化集成,若能达成这一设计,将进一步简化系统结构,提升指挥效率,对作战能力而言无疑是重要加分项。除雷达外,红旗-13的导弹发射架中部还安装了光电观瞄仪,可在雷达受干扰时作为备份探测手段,确保对目标的持续锁定,形成“雷达+光电”的双重保障。

红旗-13地空导弹系统的性能底气,还来自其出口版本FB-10A的实战验证。今年10月,美国《防务博客》网站报道称,苏丹快速支援部队从乍得(装备由阿联酋提供)获得FB-10A防空系统后,成功击落一架苏丹政府部队使用的土耳其“袭击者”察打一体无人机。这一战果直观展现了FB-10A在反无人机领域的实力。但也需客观看待,“袭击者”作为传统察打一体无人机,目标特征明显、航速较慢、机动性有限,被现代防空系统锁定后难以逃脱,此次拦截只能算是FB-10A与红旗-13的“基本功”。
真正的考验在于应对单机或集群出动的FPV无人机,这类目标体积小、飞行灵活、成本低,且常以蜂群形态发起攻击,而红旗-13凭借高机动、多载弹、强抗干扰的特性,在应对这类目标时能展现更出色的作战效能,这也是解放军将其列装的关键考量。
在现代战场上,单一防空装备难以应对复杂的空中威胁,红旗-13的作战价值还体现在体系协同中。未来,它将与SWS3型35毫米弹炮结合武器系统形成搭配。红旗-13负责中远程拦截,SWS3则利用高射速火炮承担末端防御,二者互补形成多层防空火力网。

这套组合将为解放军轻型高机动合成旅提供关键保障,在低空威胁密布、FPV无人机蜂群来袭的复杂环境下,构建起一道可靠的空中屏障,让对手难以找到突破空隙。从出口明星到自用利器,红旗-13的列装不仅丰富了解放军的防空装备体系,更标志着我国近程防空技术已实现“实战检验-技术迭代-自用列装”的良性循环,为地面部队的战场生存能力注入了新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