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卫生计量与评估研究所(IHME)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该研究揭示了全球抗击艾滋病毒/艾滋病的重大进展,同时严厉警告说,目前的趋势表明世界尚未走上实现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30年雄心勃勃的目标的轨道。

该研究分析了 1990 年至 2021 年 204 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区域和国家艾滋病毒/艾滋病负担,并预测了到 2050 年的趋势,强调了在抗击这一全球流行病的斗争中取得的成就和挑战的复杂情况。
2010 年至 2021 年间,新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数从 210 万减少到 170 万,与艾滋病毒相关的死亡人数从 120 万减少到 718,000 人。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但研究人员发现艾滋病毒应对措施存在地区差异,并预测世界无法实现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2030 年将新发艾滋病毒感染和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减少 90% 的目标。
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减少新发艾滋病毒感染和死亡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全球艾滋病毒发病率的下降主要是由撒哈拉以南非洲推动的,自1995年达到峰值以来,那里一生中感染艾滋病毒的可能性下降了60%。该地区的人口在没有抑制艾滋病毒 (PUV) 水平的情况下也实现了最大的下降,从 2003 年的 1970 万人减少到 2021 年的 1130 万人。
相比之下,1995 年至 2021 年间,中欧、东欧和中亚的 HIV 感染终生概率从 0.4% 增加到 2.8%,而 PUV 从 2003 年至 2021 年间从 310,000 人上升到 680,000 人。
IHME副教授兼研究作者Hmwe Kyu博士说:“世界在显着减少新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数和因该疾病而丧生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全球进展,但仍有挑战需要克服。“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感染新的艾滋病毒,在400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中,四分之一没有得到治疗,”她补充道。

尽管取得了进展,但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 2030 年减少艾滋病毒感染和艾滋病相关死亡的目标将无法实现
尽管在艾滋病毒发病率和艾滋病相关死亡率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世界尚未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将新发艾滋病毒感染和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减少 90% 的目标。
预计到 2039 年,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将达到 4440 万的峰值,随后到 2050 年逐渐减少至 4340 万人。
参考文献:GBD 2021 HIV Collaborators., (2024)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HIV/AIDS, 1990–2021, and forecasts to 2050, for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 The Lancet H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