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车续航1000公里?"销售小哥说得比神仙还玄乎。我笑着问:"那它出厂的时候,有'出生证明'吗?"他愣了一下,眼神飘忽——这不,我刚发现,有些新能源车连"出生"都不存在!


1913家车企,72家被查出在"玩数据",93亿补贴就这样"蒸发"了。最离谱的是,有人辞职开空壳公司,一年狂捞5个亿。一辆成本6万的车,骗补能拿到10万,比卖车还赚钱。我身边一个开4S店的朋友说:"这谁还老老实实造车啊?不如改行当'数据师'!"

苏州、无锡已有车企被永久取消补贴资格,追回资金、高额罚款只是开始。但问题在于,这些操作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系统性漏洞下的"常规操作"。

这话听着有点道理啊,但挡不住网友纷纷质疑:"为什么偏偏是你家车'凭证不全'?为什么特斯拉一辆都没被核减?"我问了几个懂行的朋友,他们笑得直拍桌子:"特斯拉从不玩'数据游戏',它靠的是真本事。"

但公众的愤怒也不是没道理:补贴本是扶一把汽车产业,结果养出一堆"数据玩家"。这不就是"把补贴当唐僧肉"吗?

国补退场,不是新能源的终点,而是新起点。行业洗牌不可避免,但这是好事。只有把"数据"变成"实力",才能走得更远。
作为消费者,你买的新能源车,是真车还是"数据车"?下次买车前,多问一句:这车的销量数据,是真实的吗?

这不就是最好的对比吗?一个靠真本事,一个靠"数据"。
国补退场后,行业进入"真香"时代。不是靠政策套利,而是靠产品力说话。那些还在玩"数据游戏"的车企,迟早要被淘汰。
别再玩"数据"了,好好造车吧!毕竟,消费者要的是真车,不是"数据"。下次买车前,记得问一句:这车的'出生证明',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