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里的机床低鸣,屏幕上的算法跳动,山东大汉智能科技正悄然推动一场工业母机的智能变革。

在滕州墨子科创园,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机床正从这里走向全国。山东大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将AI技术与工业母机深度融合,让传统机床变得“会思考”。
在这里,工人只需通过自然语言发出指令,AI机床便能自动识别工程图纸、生成数控代码,几分钟内完成样品加工。这并非科幻电影场景,而是日常生产画面。
专注技术深耕,从单一制造到整体解决方案
山东大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自创立起便锁定高端装备制造赛道。如今已成长为集“工业母机+AI大模型+大数据”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
作为清峦福兴工业科技集团旗下核心企业,大汉智能现有员工700余人,其中汇集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以及177名高级工程师及高级工。这个团队为企业攻克AI与机床融合的关键技术难题提供了坚实支撑。
公司从最初的数控机床生产,已发展成为提供智能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他们的产品涵盖4大种类100多种产品系列,包括车铣复合、工业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大数据产品等高科技型产品。
车铣复合技术打底,AI赋能增智慧
在技术路径上,大汉智能选择以车铣复合技术为基础,结合AI赋能,形成独特竞争力。其HTMC800T摆头车铣复合机床最大加工直径达800mm,定位精度达到±0.003mm,能够胜任航空航天发动机叶片等复杂曲面加工。
“一机多用是车铣复合技术的核心优势。”过去一个复杂零件需要在多台设备间“旅行”,反复装夹不仅费时,累积误差更是精度杀手。而车铣复合技术实现一次装夹完成全部工序,效率提升30%-50%。

AI赋能如同给机床装上“智慧大脑”。通过清峦工业大脑系统,机床能实时采集主轴负载、温度等300多个参数,自动调整切削参数,将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加工效率提升25%,刀具寿命延长40%。
创新应用落地,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2024年,大汉智能营业收入突破10.16亿元,成为鲁南经济圈首家营收超10亿元的机床企业,客户回头率高达46.22%。其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销售,更成功远销东南亚、俄罗斯、巴西等海外地区。
在新能源汽车与机器人领域,高端机床需求增长率显著,这两个领域贡献了超过60%的高端机床需求。大汉智能精准把握市场脉搏,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机器人核心部件等高精度领域。
公司自主研发的DTU智能网关,以极低的价格让传统机床轻松接入物联网,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低成本的智能化改造方案。这一“巴掌大”的设备,却能让老旧机床“连上网、会说话”。
构建AI生态,从“制造”到“智造”的蜕变
大汉智能的创新不止于硬件。2023年,公司率先在行业内落地基于ChatGPT的AI大模型人机对话功能;2025年初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后,进一步推动AI技术在制造业场景的深度应用。

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工人无需专业编程知识,便能完成复杂零部件加工。跨模态数据融合技术让机床能同时“读懂”图纸、视频与文本信息,生成的代码高度贴合实际工况。
公司建立的“基于AI大模型的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项目,近期被评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项目,这将为行业培养更多适应新技术革命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
如今,走进大汉智能的生产车间,可以看到双主轴双刀塔车铣复合机床正在同步加工复杂零部件,AGV智能小车穿梭其间,将3个工人的工作量压缩成1台机器完成。
大汉智能的目标不仅是成为滕州高端机床行业的领军企业,更希望实现“全国机床看山东,车铣复合看滕州”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