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十出头,和老公张伟结婚五年了。那天是五一假期,我们早早计划好去青岛玩几天,散散心。
票不好抢,我提前半个月守在12306上,好不容易抢到两张高铁票,可惜没挨着,隔了一排。我还安慰自己:就几个小时,忍忍得了。现在想想,真是天真。
上了高铁,车厢里人挤得跟春运似的,行李架塞得满满当当,空气里混着泡面味、汗味,还有点莫名的脚臭味。
我费了老大劲把行李箱塞上去,刚坐下喘口气,张伟就发来微信:【老婆,我的座位被人占了,两个大爷,态度挺硬,不肯让。咋办?】
我皱着眉回了句:【你先跟他们说清楚,这是咱们的座位,不行就叫乘务员。】
没过一分钟,他又发:【说了没用,他们一个劲儿说腿脚不好,赖着不走。你快过来吧!】还附了一串抓狂的表情包。
我叹了口气,提着包从靠窗的座位挤出去,车厢过道人挨人,腿都伸不开。好不容易挤到张伟那儿,他正站在过道上,手插兜里,脸憋得通红,像个被老师点名的小学生。他那座位上,坐着两个五十多岁的大爷,一个拄着拐杖,腿架在前面的空位上,另一个靠着窗,闭着眼装睡。
我压住火气,尽量客气地开口:“大爷,不好意思,这座位是我们买的,您看能不能让一下?腿脚不方便可以找乘务员安排爱心座。”
拄拐杖那大爷眼皮都没抬,哼了一声:“我腿脚不好,不方便站着,你们年轻人身强体健,站一会儿咋了?没点同情心。”
另一个大爷也睁开眼,瞥了我一眼,阴阳怪气地说:“就是,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计较啥?”
我火气一下就上来了,但还是忍着,回头看了张伟一眼。他低着头,小声嘀咕:“算了吧,晓晴,别吵了,少惹事。”
我瞪了他一眼,心想:你怕啥?站那儿跟个木头似的!
“两位大爷,”我尽量平静地说,“这不是计较,是规矩。这是我们的座位,您占着不合适。”
拄拐杖那大爷猛地拍了下座椅扶手,声音拔高:“咋的?你还想跟我动手?现在的年轻人,真自私!”
这话像点燃了火药桶,我气得脑子一热,脱口而出:“自私?您占别人座位还理直气壮,这叫什么道理?”
他腾地站起来,指着我鼻子骂:“你个小丫头片子,嘴硬是吧?有本事你叫人来啊!”旁边闭眼那大爷也跟着嚷:“就是!一点教养都没有!”

我心跳得厉害,手都有点抖了。周围的乘客要么低头玩手机,要么远远看着,没一个上来劝的。张伟站在我身后,也低着头刷手机。
那一刻我突然有点明白,也许在他眼里,凡是有冲突的事都叫“惹事”,哪怕我只是想要个公道。
就在这僵持的时候,乘务员总算挤了过来,皱着眉问:“怎么回事?”我赶紧说:“这两位占了我们的座位,还不肯让。”
拄拐杖的大爷立马换了副嘴脸,装可怜:“我们年纪大了,腿脚不好,这小姑娘非得跟我们过不去!”
我冷笑:“车上有监控,谁对谁错一查就知道。”
乘务员打圆场:“两位大爷,前面有爱心座,我带你们过去吧。”那俩人互相看了一眼,磨磨蹭蹭地收拾东西,嘴里还嘀咕:“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冷漠。”
好不容易拿回座位,我坐下后心还怦怦跳。转头看张伟,他挠挠头,嘿嘿一笑:“没事了,晓晴,别激动。毕竟人家岁数大。”
我盯着他那张嬉皮笑脸的脸,气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激动?我在前面跟人吵得脸红脖子粗,他站在后面当缩头乌龟,现在还劝我别激动?
整个后半程,我都没搭理他。他倒好,刷着手机,时不时冒一句:“青岛天气不错,明天咱去栈桥转转?”我看着窗外飞驰的风景,只觉得心里堵得慌。
想起这些年,每次他受了委屈,都是我冲在前面。单位拖欠他年终奖,是我去找领导理论,愣是把钱要了回来;同学聚会,有人当众嘲笑他混得不如意,也是我拍桌子怼回去。可他呢?每回都一副“算了算了”的样子,站在旁边当好人,事后还劝我“别太较真”。我原以为他只是脾气好,现在才明白,那不是好,是怂。
到青岛站时,他提着行李,笑眯眯地说:“总算到了,咱好好玩几天!”我没接话,拖着箱子走在前面,看着站台上人来人往,忽然觉得一阵空落落的。那一刻,我明白了,有些人,不是不爱你,只是他们更爱自己。
后来几天,我表面上跟他嘻嘻哈哈地逛了海边、吃了海鲜,可心里的那股寒意怎么都散不去。回想那天在车厢里,他站在过道上,低头玩手机的样子,我总觉得,这段婚姻里,我好像一直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想,也许一段关系能走多远,不在于爱多深,而在于他愿不愿意在你最难堪的时候站在你身边。
你们说,遇到这种事,是该继续替他出头,还是该学会放手,让他自己面对?人这一辈子,总不能一直替别人硬扛吧?欢迎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