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前后买了三次的同一本四格幽默漫画《碰丁先生传》

90年的春节假期,怀揣着10块钱,应该是压岁钱,和哥哥去了沙滩。北京人会说沙滩儿,那里也是北大红楼的旧址,有个五四书店,

90年的春节假期,怀揣着10块钱,应该是压岁钱,和哥哥去了沙滩。

北京人会说沙滩儿,那里也是北大红楼的旧址,有个五四书店,还有就是街边的书摊。

在那个娱乐还只是电视收录机的年代里,看书也是消遣之一。

我第一次在书摊上见到了大开本全彩色的图书《超时空猴王》以及一本正方形全红封面的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以生活·爱情·幽默为主题系列的漫画《父与子》

那个春节,我的记忆仿佛永远是这两本书,火红的封面(与春节很应景),《父与子》5元的价格。全彩大开本的科幻孙悟空,1.7元定价。我的10元钱瞬间就变成了3.3……真的太贵了。

《超时空猴王》和《父与子》以后有机会聊,主要是想说说生活·爱情·幽默这个系列。

该系列自89年至92年,大多是20开本,共出了26本。

系列的第一本正是卜·劳恩的《父与子》,之后的第二本是植田正志的《碰丁先生传》

我的记忆里,这个系列我只买了这两本书,但是碰丁是何时买的我早已忘记,只记得后来自己高二的一次期中考试,上午语文考完后,和同学坐公交车来到了县城,去买周华健新出的专辑《花心》,跑了多家都没有,更气人的是有个店主说,哎呦,真不巧,刚卖完……

最后我终于在一家店里把店主正在听的磁带买走了。

手头还有点零钱,在某个书店,看到了这本蓝色的正方形漫画《碰丁先生》,虽然之前买过,但早就丢了,印象中我还是花了5元钱把这本书买了回来。

碰丁先生属于四格漫画,这种简短的只需四张画即可展现一个小故事的漫画形式我很喜欢。而且还是幽默搞笑的。

闲言少叙(你说的还少吗?)就挑点当年自己印象深刻的漫画。

枯叶飘落,老剑客瞬间出剑,落叶化为两半,老剑客自叹年龄虽大功力可没减,是没减,树都被他砍成了两半砸到了自己。真应了那句话莫装* 装*遭雷劈。

碰丁正在吃丸子串,旁边人训斥他,让他不要把签子随地扔,要把签子扎成一捆,碰丁答应着拾起来,之后他赶忙跑了,原来签子都插在训斥人的帽子上了。

写这篇长文挑这幅漫画才发现,图中的这个训斥人看样子应该是个虚无僧,之前总会在日影或者动漫里见到这个形象,也没理会,看完《蓝眼武士》后对这个形象有点兴趣查了查。

有个武士进了一家便宜的旅馆,旅馆里围炉旁的碰丁让武士坐到围炉旁的一个角落,武士不好意思地说来迟了还给了我一个好地方。让位的碰丁小声说不算好地方。晚上熄灯睡觉武士才知道这个角落太小了,腿根本伸不直……

房东来要房租,租客说你来的正是时候,请伸出手来。房东欣喜地伸手,想不到收租这么顺利。租客手拿筷子从火烤的篦子上夹起烧得通红的钱币……

流浪汉背着包裹,在地上发现了一个崭新的皮包,赶紧打开皮包,全是现金!他收拾妥当将自己的包裹里的东西全放到皮包里,将现金替换到自己以前的包裹布里放下。把新包拿走了,换新的感觉真好。

百米跨栏的运动会现场,现在遥遥领先的碰丁先生越过了一个个跨栏,看来第一名是他的了,怎么回事?到了终点冲刺带他也跨过去了?

海边两个人看海里的人冲浪,赞叹道姿势真好,胖子说要学成这样好得练一段时间吧?另一个说不,如果你有运动体质应该很快就能学成他那个样子。胖子很淡定的说,不,不行,以物理学的角度:他脚下的冲浪板被他踩在水里无法浮起……

一对男女正在卿卿我我,门外女的老公喊我回来啦,快开门,我买好东西回来了。女的慌忙让男的躲在床下。谁知门外的老公指挥搬运工,原来他买了个新床回来。

入境大厅,海关正在检查碰丁先生在国外购买的商品,问还有没有其他外国商品?碰丁回答有的,不过东西很小。海关说只要是外国买的再小的东西我们也要检查。碰丁只好在他们面前拉了一泡米田共,解释道这是我在洛杉矶吃的晚饭……

这个真是刀神啊,在多块相同大小的饼上切出了她们想要的块数,实际上每个人却吃的一样多。

想起了少年科学画报上的某一篇数学童话,蜜桃方阵,八戒怕孙悟空偷吃桃子,将16个桃子摆放成正方形,每个边有5个,他这才放心去采摘别的果子了,悟空偷吃了4个,重新摆放,使得每边还是5个,八戒回来觉得少了也没办法。后来又吃了两个,眼看越来越少,还是能数出来每边5个……

要是真能这么付款就好了 哈哈哈。

这一篇哥哥曾跟我说过印象深刻,一只猫看四下无人,跑到鱼缸上准备捞条鱼,过一会儿主人过来看吃了个精光,在读者以为鱼缸里的鱼都被猫吃了情况下,最后展现的是猫被吃的仅剩骨头架子,浴缸上贴着警示语“危险 食人鱼”

这几幅不是放在一起的,但我觉得仿佛说的是同一对情侣从恋爱到结婚再到老年的各个时间段,恋爱时因为男的身高,热恋时男的是个马大哈,婚后除夕夜他俩聊起了自己的小日子,生了娃,建了自己的小房子,男的升职了薪水也涨了,俩人正在感慨这个新年真好,屋外的小偷听着也暗自窃喜碰上这户人家真好,各有各的喜事。最后一幅是年轻时啥样,年老时又是啥样?

这两幅本来不是放在一起的,但我觉得说的是一个事儿就拼在一起了。都是给自己的爱狗做狗窝,一个是窝里的地板全被钉子砸穿了,另一个是本来做好的窝,狗以为自己有新狗窝了,正等着入住,没想到下雨了,主人把狗窝拿进屋里,狗却在屋外的踏板底下躲雨。

恩爱夫妻,妻子对正在刮胡子的丈夫说今天她早班要先走了,面包只剩下一块儿,她吃了一半,另一半在面包炉里。丈夫自我感动 早上的面包两个人分着来吃,真的是夫妻恩爱啊。结果面包弹出,妻子吃的是心儿,外皮边角留给了丈夫……

现在闺女吃切片面包也是心儿她吃,我吃边角……

发电厂一群记者穿着防辐射的衣服和帽子来采访,社长拍胸脯保证没有辐射很安全,记者回来洗照片显示把社长拍成了骨架,都变成了x光片了,哈哈真讽刺。

两口子激烈的争吵,男的大喊滚出去,妻子一怒之下收拾好行李要出门,发现找不到鞋,男的示意孩子不要出声,原来他早把妻子的鞋收起来了。

小时候很喜欢漫画里的关东煮,也没吃过类似的像有师傅推着小车,车上一个个小格子那样的水煮食物。印象中后来的街边麻辣烫有点像。当年一个寒冷的冬天接媳妇下晚班,经常路过也是一对年轻夫妻开的麻辣烫店,我们每次去都会多给我们一些量,虽然寒冷,但是坐在小店里挨着麻辣烫锅也很温暖,后来他们做的很多人来吃,你猜怎么着?不不不,不是什么里面有违禁品,而是我们再去吃,不是他俩经营了,变成了房东,可能是觉得这个火了眼红了,就接手自己来做了。

后来,终于在711等便利店吃到了关东煮,如今每个周末闺女上课外课也会去来几串果腹。

有人在草地上吹笛子,路过的人听见后感慨道流浪的人在吹笛子很风雅啊,问吹笛的人是什么流派?吹笛人说我是自己派。原来他拿笛子是个幌子,实际上是用嘴在吹口哨模仿笛子声。

幼儿园时,我曾边跳绳边奔跑从教室的这个角落到那个角落,让其他小朋友惊叹不已,后来他们才看出来,原来我双手各拿了一套跳绳,当然能快速的奔跑了。

应该也是同年,哥哥买了几本蔡志忠的漫画回来,也是四格漫画,也是熟悉的画风。我一直觉得蔡先生的画风是受植田正志的影响吧。个人见解,可能不对。

某一年,电视上曾播放过一个名叫《秋天的小穗》的动画片。这个有着青皮后脑勺的小男孩,天真活泼善良,都是围绕他展开的家长里短有趣的事儿。

有趣、欢乐也有感动,记忆里最深刻的一集是《蜻蜓停一停》貌似是小穗最喜欢的幼儿园老师嫁入离开了幼儿园,她教给了小穗的蜻蜓停一停的小游戏,小穗举着手,食指指向天空,追着蜻蜓喊着蜻蜓停一停,想让蜻蜓落在自己的指尖,可蜻蜓自己飞自己的,小穗又想起了老师黯然惆怅……

这个动画片也是根据植田正志的四格漫画《小穗》改编制作的。据说现在小穗依旧在连载中?!

也是在92或是94年,我也买到了国内引进的3本一套的小穗,那画风如碰丁先生一样的有趣。

可我丢了第一本,以后有机会孔网补齐吧。

后来“生爱默”系列也出版过另一部植田正志的漫画《草包阿姨》画风一样,有机会也可以写一写。

最后也说说我的马大哈,在搜索植田正志时,搜到的是摄影大师植田正治,他还是福山雅治的老师?我当时心想难道大师主业是摄影?漫画只是爱好副业吗?后来仔细辨别才知道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啊。等等,《小恐龙阿贡》也是植田正志吧?拜托,那个是田中政志……

这一篇的动漫忆往追昔就到这里,写得比较仓促,难免有错,请见谅。我们下一篇见。谢谢大家上一篇的留言点赞与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