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5年攻坚克难
备受市民关注的
如意路南延接东部过境通道市政工程
于8月19日
正式实现全线通车!
这条全长1.835公里的城市主干道的顺利贯通,不仅有效破解了片区交通瓶颈,更成为串联龙岗核心发展片区、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黄金走廊”。
高效串联撑起深圳东部中心南北融合“脊梁”
如意路南延接东部过境通道市政工程起点位于如意路与爱南路交叉口,沿线上跨龙岗河、惠盐高速,以隧道方式下穿嶂背郊野公园,再上跨嶂背大道、樟坑三路(规划)及沙荷路,最终接入东部过境通道。
其核心价值在于强大的连接功能——
内部贯通
无缝衔接大运新城、龙岗中心城、宝龙科技城、阿波罗未来产业城等龙岗重点发展片区,成为支撑深圳东部中心南北融合发展的关键交通“脊梁”。
外部提速
待东部过境通道全线建成,从龙岗中心城驱车至莲塘口岸最快仅需30分钟,这将极大强化龙岗、坪山等深圳东部中心区域与深圳中心区,乃至香港、惠州、汕头等区域之间的快速联系。
攻坚克难匠心打造穿越复杂地形的“安全路”
项目自2020年启动便面临严峻挑战:短短1.835公里密布13个关键控制点——需上跨河流、高速,下穿山体公园,紧邻深圳地铁14号线,且初期施工面仅有起点100米。拆迁、涉河涉林审批等难题接踵而至。
破局关键在党建引领与技术创新。2021年5月,由龙岗区建筑工务署牵头,联合龙城街道及参建单位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技术骨干“分片包干”13个控制点,创新“问题销号制”,逐一攻克涉河、涉地铁、涉高速、林木迁移等难题。
361米长的嶂背隧道堪称最大难点。这座双向6车道的双连拱隧道,最大埋深46米,最小处仅4.8米,洞身穿越的强风化粉砂岩遇水即散,极易坍塌,且进口距惠盐高速行车道仅40米,任何微小沉降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项目团队成立“党员技术攻关组”,创新应用“管棚+小导管”双重支护体系:顶部先铺设36根直径159毫米的管棚形成稳固“保护伞”,再通过小导管注浆加固隧道周围岩体,同时布设260个自动化监测点实时掌控沉降,严控在24毫米安全范围内,以“绣花功夫”确保隧道安全贯通。
通途惠民开启区域发展新格局
如今,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50公里、全程无红绿灯的如意路坦途已现。项目总投资约8.4亿元,以高达75%的桥隧比巧妙穿越复杂地形。
其通车意义深远,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嶂背路、宝荷路交通压力,显著改善沿线居民通勤和生活便利度,同时促进大运新城、宝龙科技城、阿波罗未来产业城高效联动。未来通过东部过境通道,龙岗中心城可快速通达莲塘口岸及惠州、汕头等地,为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增添关键一环。
如意路的全线通车,是龙岗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全力攻坚重大民生工程的生动体现。龙岗区建筑工务署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做好项目后续质保工作,并聚焦民生需求,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持续发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铺就更多畅顺“惠民路”“发展路”。
深圳地铁17号线建设有新进展
市民朋友今后从龙岗⇆罗湖更方便!
01
施工现场
8月16日,随着刀盘缓缓转动、轰鸣声响起,深圳地铁17号线一期工程丹石区间左线盾构在丹竹头站顺利始发,至此,丹竹头站至石芽岭站区间进入双线掘进阶段。
据了解,项目盾构始发面临连续穿越复杂地质环境、始发姿态斜线角度大、近距离下穿管线风险高等技术难点,为此,建设团队科学组织、合理规划,有效应对复杂地质环境和降低安全风险,为盾构始发提供有力保障。
▲深圳地铁17号线一期工程线路示意图
(以实际运营为准)
深圳地铁17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起自侨社站,终至上李朗站,全长约18公里,采用全地下敷设方式,共设车站18座,均为地下站。线路建设将加强罗湖中心、布吉、南湾等人口岗位密集片区的轨道覆盖,支持重点区域开发建设。
深圳地铁17号线建成后
将显著加密
龙岗南部轨道交通网络
有效缓解丹竹头、石芽岭等
片区交通拥堵压力
港深新专线开通!
跨境看十五运会一站
为更好地满足广大旅客
体育爱好者和乐迷朋友
跨境观赛观演的需求
深圳机场联合机场汽车站
香港跨境运输企业
开通香港跨境文旅专线
助力内地旅客
高效直达香港启德体育园
香港跨境文旅专线运营时间为每日8:30至16:30,每天24个班次,单程票价120元。新专线开通后,旅客仅需90分钟便能从深圳机场直达香港启德体育园,相较于传统出行方式需多次换乘跨境巴士与港铁,新专线可为旅客节省时间超2小时。
启德体育园作为香港新地标
拥有5万座位的主场馆
已成为举办体育赛事
演唱会的热门场馆
也是十五运会香港赛区的主会场
深圳机场作为中国内地旅客前往香港的重要中转站,经过深圳机场跨境观赛观演的旅客持续增长。专线的开通是深圳机场高质量保障十五运会举行,推进交旅融合的重要举措。
内容来源:深圳发布综合深圳人社、深圳特区报、龙岗融媒、深圳龙岗发布、大公文汇、广东城市之声、滴滴出行
编辑:许坚琳 钟汝芳
审读:黄淳 马丹 梁力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