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造车犯了什么重大战略失误?智能汽车似乎并不像其它电子产品那样,只要专注技术,专注用户体验,就能万事大吉、基业长青。
我觉得定位有问题,打造产品战略有问题!定位我觉得太过于强调速度了,而这两年小米汽车的安全事故,很多时候都开车开的速度很快!这种速度营销的确能吸引很多人购买,但也会产生很多的隐患!既然强调了速度,却并没有为速度保驾护航,例如安全方面,这两年汽车厂商一直在强调AEB,强调车辆的硬度等等方面!

我觉得对于错误的开车方式,过分的速度,对于环境不能产生好的认知就用非常快的速度,作为智能化汽车就应该去管控,去把控!也有提前预防意识,而不是等到撞上去了才后悔!
当然第二个方面问题是智能驾驶,小米这次非常注重强调自己的技术打造,什么都是自研的,什么都是原创设计的!但汽车工艺有一些标准,有一些体系都需要战略合作的,例如智能驾驶和谁家合作,例如电池和谁家合作,例如汽车安全和谁家合作!

小米太过于大包大揽了!毕竟现如今很多的车企都要找外部合作,还是过去非常很成熟的企业,但小米试图自己独立完成产业链的80%以上的自主化!当然这是好事,但自己的技术不成熟,可能就会有隐患,这是小米没有意识到的!
他们虽然很拿手做软件做系统。但智能驾驶,一方面车辆自己开走了,另外一方面智能驾驶安全系数非常低,都是短板。也许和行业合作,数据共享,授权用特色化技术可能是最好的出路!但他并没有这样选择!


当然产能和交付方面,销量很高,但并不能和很好的定期交付。这个很让人遗憾,其实我们很多时候要看自己的生产力去打造产品的。如果自己做不到,要么找代工或者授权一些销量要么找的车企一起生产。
其实造车就像盖楼,地基得打牢。小米造车太想往上盖,我觉得安全这块地基没夯实(不够成熟,没有给速度做兜底,特别是还有参照物的时候,还是智能车时代,即使之前很多汽车品牌没有做到也没有关系,现在没有做到就有问题),纽北速度宣传搞得挺火,但很多出事的车主速度也很快,出现多了就傻眼了。

而且要全靠自家技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一口气就要很多都是独家技术,可能并不能做到完美。在智能驾驶这种硬骨头上,无论是成绩还是很多车主的应用上路成绩也不算绝佳。产能也是,订单接了一堆,车造不出来,用户天天催。其实学学别家,安全技术找专业的合作,智能驾驶用成熟方案,产能不够找代工厂,别啥都自己扛,可能反而走得稳。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评论列表